外出参观党的历史遗址
今天,党务工作部带领学院第70期党课成员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我们组有幸到三大会址进行参观,瞻仰先人的遗迹,重温党的历史,得到很多收获和感悟。
三大会址是193(转载于:外出参观通讯稿)8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时候被炸毁的,经过悉心的整理与修复,会址尽力恢复了当年的风貌,带我们走进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峥嵘岁月。
另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三大会址的实景人物蜡像,站立发言者神情凝重,其他同志则细心听讲,端坐着若有所思,影像资料中模拟着会议的进程,发言者慷慨激昂,历史与现实重合,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社会上的动荡与不安,感受到饿了当时共产党员,各界民主人士的强烈爱国情怀和救国图存之愿望,历史,将随着这样一次大会翻开崭新的一页。
展馆中,珍贵的文物,真实的影像,历史资料的遗存,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三大的背景,展现了人民生活的动荡与艰难,展现了斗争的艰苦卓绝,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奔波,展现了每一个胜利的来之不易。
2010年10月30日,正是在我们脚下的这一寸土地上召开,它开启了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先河,书写了国共合作的光辉历史,掀起了大革命的波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中国人民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推动了广东党组织的迅猛发展,南粤大地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
今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为新中国成立英勇牺牲的先烈分不开,与中国早期领导人的远见才识分不开,与统一战线的各方民主人士分不开。
这次参观使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更加坚定了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之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决心。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党的三大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习工作中勤恳踏实,永葆党员的先进性,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员在认真做笔记
学员们在认真地参观三大会址并拍照留念篇二:西安曲江一中参观学习通讯稿
去曲江一中学习一点感受和建议
三原南郊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11月3日,我校四十多名语文教师前往西安市曲江一中参观学习。
这一天,我们参观了曲江一中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了解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听取了所到之地领导关于学校建设和学校发展的经验介绍。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我们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本次参观学习的特点很多,体会更多。
短短一天参观学习时间,大家一路学习取经,一路深入思考,感受很深,收获非浅。
现依据本次参观学习,结合我校发展现状,谈谈自己的收获。
参观曲江一中是一所十分年轻的校园,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坚持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相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这一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根植传统。
国学成为曲江一中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学校自主编写了国学教材,作为课本内容的补充;同时利用每天集会的时间,全校师生背诵古诗词。
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将经典名著《论语》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高一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带领学生在课下学习《论语》,并坚持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抽出三分钟让学生自学、自讲一则论语,强调的是谈出自己的对这则论语的感受,既检查了学生的《论语》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所学校在有限的课时中还开设了国学经典阅读课,两周一次的课程,成为学生感受国学、品味经典最佳途经。
这次学习,学校一共安排了四节课,其中两节国学课很有特色,《项脊轩志》一节,完全
突破了常规的授课方法,把传统文化与校
1
本教材有机结合,以“中国式书房”为主题,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悲喜,了解中国传统
文人精神情怀,使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同时不自觉中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的浓厚的
兴趣;本节课上有三位“汉服社”成员身着中国传统服饰为学生们解读了他们心目中的书斋,
一方面使本课更加生动,另一方面也将学生社团与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
这所学校的国学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我们有幸观看了高一学生的《论语》挑战赛,现场
的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老师从《论语》随机抽出的题目,没有一道可以难倒学生,
可见学生对《论语》的掌握。
我认为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培育国之栋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
学校也应该将国学文化研究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
希望我们能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加强
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好读书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提高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
素养,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
此次参观学习感受很深,获益匪浅。
实地的考察参观学习极具特色。
一是参观学习活动
内容丰富。
外出参观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紧凑。
通过观摩考察,切实地感受到了不
同学校的不同风格。
二是参观学习形式内容新颖。
三是参观学习活动收获显著。
让我在今后
的工作中,又领悟到了一些教育的真谛。
一、曲江一中亮点:
1、曲江一中对国学的重视让人震惊。
①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他们在几年前已经着手
规划,现在已有了自己的特色教学形式和专门教材。
②有专门的国学教室,对国学的学习渗
透到教学的的各
2
个环节。
③有专人负责指导学生,一周必有一节国学课。
④有国学社团,有具体、实在
的课题研究。
2、曲江一中学习国学的氛围极其浓厚。
①校园宣传标语体现经典国学内容,对学生潜
移默化。
②国学教室布置富有国学特色。
③课间操吟诵国学经典,已使学生形成习惯。
④其
他学科老师对国学活动的认可和参与。
二、对学校建议:
1、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
2、举行全校性的师生朗读经典活动。
3、去掉各年级教学楼前的宣传标语,在各类楼前设立符合本楼的多学经典语录,使教育
更注重育人氛围,而非考试氛围。
3篇三:三花控股集团参观通讯稿
三花控股集团参观通讯稿
2013年6月3日,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防技术学会陈凯老师带领下我们浙江警官职
业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赴三花控股集团进行参观学习。
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
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先后获得全国质量奖、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出口名牌、中国优秀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机械
工业500强、浙江省纳税百强企业等多种荣誉和称号。
到了三花集团,我们很荣幸的得到了陈宝祥总经理的热情接待,并对企业的发展路程,
主要生产和涉猎的产品与市场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讲解。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三花集团将
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陈技术员的讲解下,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企业对安全的重
视,更是对国家“以人为本”政策的支持。
并且又在江技术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企业产品
展示中心,看到工人们在凭着专业的技能和坚定的信念,为了汽车零部件的腾飞,民族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劳作成果。
我们在此次参观中领略到了三花集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企业作风。
我们坚信行动改写人生,态度决定成败。
篇四:参观大学通讯稿
近朱者赤,近学者勤
—记翰林小学生苏州大学游览
12月4日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为使小学生感受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翰林小学组织学生来苏州大学游览。
本次活动轻松愉快,行走停留间又给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盛会。
在解说员姚莎等同学的带领下,小朋友们驶向今天的第一站——炳麟图书馆。
伴随着解说员幽默诙谐的语言,小朋友们了解了图书馆的由来及其规模,,馆内特有的气氛令小朋友的躁动之心归于平静,馆内精美的展览更是令小学生们为之驻足,犹如徜徉在书山学海。
紧接着,横空出世的东吴大门再次令小学生们眼前一亮。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寥寥几个雄健大字诉说着前人的高远志向,更鞭策着后人为之学习。
感受着这沧桑又不失雄伟的建筑,小朋友们纷纷与之合影留念。
随后,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楼和济济一堂自习室更是令小学生们体会到浓厚的学习氛围。
当介绍到医学部、艺术学院、凤凰传媒学院和共青广场时,小学生们纷纷来了兴趣,吵嚷着将来也要往这些方面发展,老师的笑骂声和小朋友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久久环绕在天际。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后活动迎来了尾声,郝军老师也加入了我们,在夕阳的映照合影留念,记下了那张张纯真的笑脸。
良辰美景,赏心悦事。
本次活动为小学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精彩生活,使大家充分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了组织交际能力,愉悦了身心,小朋友的青春活力更是为此行增添了一把火。
那张张稚嫩的笑脸,不禁令人感叹:曾几何时,我们也曾这样无忧无虑。
最后,衷心祝愿他们学业有成,勇于面对生活中的的挫折,早日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篇五:通讯稿外出考察通讯稿
2012年11月14日-24日,亳州华仑国际文化投资有限
公司分两组外出考察学习,第一小组主要以对拟备选的四家施工单位和在建项目进行了考察和学习,考察组先后在合肥、芜湖、北京、廊坊等地对各单位在建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第二小组主要以对和亳州公司北地块项目比较近似的在建项目的考察学习为主,考察组先后赴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对七个大型在建项目进行了考察学习。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使参加考察人员拓展了视野,认识到亳州项目在经营和管理上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为日后更好的做好亳州项目树立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