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中低产林改造规划成果编制规范和基本要求
一、总则
(一)目的意义
为推进我省中低产林改造,为县级中低产林改造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指导和规范中低产林改造规划成果,保证规划质量,根据有关中低产林改造的政策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划规范和基本要求。
(二)规划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县(州)级中低产林改造规划,规划范围为县(州)级行政区域内的林业用地。
(三)编制依据
①州(市)、县(区、市)人民政府或州(市)、县(区、市)林业局的委托书。
②省、州、县人民政府关于中低产林改造的相关文件。
③相关技术标准等。
(四)规划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报告、规划表、规划图及附件。
(五)规划要求
1、规划应实事求是,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分析和评判中低产林。
2、由于各县的林地生产力和经营水平的不同,导致森林、林木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因此,规划成果必须附有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中低产林标准。
3、规划编制过程,应先制定中低产林规划《原则方案》,明确改造的目标、规模、布局等关键规划指标,经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讨论并签章确定后,再依据确认的《原则方案》编制规划成果。
4、规划成果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成果。
5、规划统计单位一般为乡(镇),有条件的可统计到村,甚至到小班。
6、自然保护区林、原始天然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生态脆弱地区的公益林、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林地不纳入改造范围。
二、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规划文本格式如下:
1、封面:
标题:××县(州)中低产林改造规划(正下方标注规划年度,年度在括弧内)
落款:县(州)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名称,纵向排列
完成时间:×年×月
资质证书号:右上角(全院统一使用林资证字甲A012号资质,
如使用其它资质,需得到院长批准)
2、规划资质
3、院责任人名单(院长、联系本分院或分管的副院长、总工)
4、规划编制单位及规划人员名单
5、行政区划图
6、前言
7、目录
8、正文
9、附表
10、附图
11、附件
(二)规划正文编写提纲及基本要求
规划文本格式如下:
第一章规划概要
1.1名称:××县(州)中低产林改造规划(规划年度)
1.2责任单位: ××县人民政府
1.3编制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分院完成的可加分院名称)
1.4规模和布局:
1.5建设期
1.6总投资
1.7资金来源
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基本情况
简要概述,为确定中低产林评判标准、改造规模作铺垫。
2.1自然地理概况
2.2社会经济概况
2.3森林资源现状
2.4林业生产经营现状
2.5商品林建设成就与存在问题
2.6改造的必要性:从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林农收入、促进森林保护和建设森林云南的角度考虑。
2.7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中低产林现状
本章主要根据批准的“中低产林标准”确定州(市)、县(市、区)的各类中低产林面积。
中低产林包括低效防护林和低质低产林;在地类上包括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不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林种上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起源上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不包括原始林。
3.1中低产林标准
在运用中低产林评判的通用标准、生态标准和经济标准时,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中“相同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的林分平均值”的正确理解应是:衡量低效林各类指标的参照标准是相同立地条件和经营
水平、相同树种和相同林龄的林分平均值。
在符合通用标准的前提下,低效防护林按生态标准评判,低质低产林按经济标准评判。
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评判标准确定,且按程序批准的中低产林标准,可作为规划编制中确定中低产林的依据。
3.2中低产林确定方法
按照确定的中低产林标准,对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因子一览表,经现地补充调查,逐小班判定是否属于中低产林,汇总得到全县(市、区)面积。
本方法得出的中低产林面积,只说明规划县(市、区)总量有这么多,不能直接用于作业设计,也不附评判的小班因子一览表。
3.3 中低产林面积、蓄积
3.3.1 按行政单位统计
3.3.2 按地类统计
3.3.3 按起源统计(低效次生林、低质低产林)
3.3.4 按经营目标统计(低效次生林、低质低产林)
……………………
第四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任务
4.1指导思想
4.2规划原则
①坚持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
②坚持政府引导、主体明确、群众自愿、多渠道筹资的原则;
③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的原则;
④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靠科技、集约经营的原则;
⑤坚持科学规划、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稳步推进的原则;
⑥坚持按项目管理、严格审批的原则;
⑦坚持规范操作、注重环境保护的原则。
4.3规划依据
①《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的意见》等省、州(市)、县、林业厅(局)有关林业产业及生态保护文件;
②《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
③《西南西北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LY/T 1174-95);
④《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
⑤《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2003);
⑥《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
⑦其它标准和规范;
⑧有关社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⑨当地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等。
4.4目标与任务:
分近期、中期、远期提出改造目标任务。
商品林改造后,综合产值提高50%以上,公益林改造,要不断优化树种结构、完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第五章中低产林改造方案
5.1规模
在确定的中低产林范围内,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林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确定改造规模。
5.2布局
5.2.1按行政单位统计(乡镇或村)
5.2.2按地类统计
5.2.3按起源统计(分低效次生林、低质低产林)
5.2.4按经营目标统计(分低效次生林、低质低产林)
5.2.5 按改造方式统计
5.3改造期限与年度安排
5.3.1改造期限:由地方确定,一般按政府官员任期或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期限确定。
5.3.2改造年度安排:综合考虑筹资渠道(整合现有项目、吸纳社会资金等)后确定年度改造计划,如存在更替改造,要考虑采伐限额是否能满足改造规模的需要。
5.4改造方式及技术措施:执行《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5.4.1补植
5.4.2封育
5.4.3更替
5.4.4抚育
5.4.5调整
5.4.6复壮
5.5树种选择
规划改造树种及其配置等
第六章建设重点
结合各规划单位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区位确定建设重点。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估算依据
7.2估算说明
7.3投资估算:包括调查、采伐、造林全过程。
分行政单位、改造方式、改造主体估算。
7.4资金来源:包括国家、集体、个人等。
第八章效益分析
分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第九章保障措施
9.1政策导向与组织领导
9.2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
9.3资金支持与融资渠道
9.4保障改造主体的合法利益
9.5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
(三)附表、附图和附件
1、附表
必须附的表格:①林业用地面积蓄积统计表(分统计单位、权属、林种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②中低产林统计表(分统计单位、权属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③中低产公益林统计表(分统计单位、权属、
林种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④中低产商品林统计表(分统计单位、权属、林种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⑤中低产公益林改造规划表(分改造对象、改造方式和年度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⑥中低产商品林改造规划表(分改造对象、改造方式和年度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其他表格根据规划需要而附,附表顺序按规划顺序排列。
2、附图
图名:××县中低产林改造规划图。
采用平面图,不带等高线及高程,须有县(市、区)、乡(镇)界,乡级以上公路网、主要河流;规划区域须上色、标注改造面积、改造年度等。
3附件
包括中低产林标准及认定文件、原则方案批复文件、规划评审意见和规划批准文件等。
(四)正文排版格式
1、一级标题:章名、字体用楷体、二号字、居中、段后空一行
2、二级标题:1.1加标题名、字体用黑体、三号字、左对齐、单倍行距
3、三级标题:1.1.1加标题名、四号仿宋、加粗、左对齐、单倍行距
4、四级标题:1.1.1.1加标题名、四号仿宋、加粗、左对齐、缩进两中文字距、单倍行距
5、正文文字:仿宋四号、单倍行距
二○一○年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