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盘古开天地讲课稿

盘古开天地讲课稿

讲课稿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朋友,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哪吒、嫦娥、沉香)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谁知道什么叫神话故事?
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宝库当中的璀璨明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感到神秘莫测,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么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

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质疑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师:请打开书,大声读课文。

听好读书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生字多读几遍。

开始
师:(出示词语)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语来考考大家,认识吗?自己读一下。

指名分行读、齐读
2、检查生字(课件)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

你能不能用上屏幕上的一个或者两个词语甚至更多的词语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3、提炼中心句
师:课文能读通吗?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你们行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快速的找出来。

生回答。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叫它——中心句。

我们一起来读
师:还有一句话说,“读书的更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句话里能读出哪个词呢?
课件:创造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情境:开天劈地
师:盘古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师: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
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

师:同学们看看这句话,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你们知道什么叫抡起吗?
生:就是拿起。

师:老师把盘古开天地这句话改一下,你看行吗?“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去。

师: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咱们做做抡的动作,感受一下。

想想,怎样做,才使得上劲?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说!
师: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

师: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情形,咱们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

师:读得多投入呀!这一抡,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就叫做--开天劈地。

(板书:开天劈地)
师: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读。

(课件)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

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一下,你读的时候,把下一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

(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男、女生分读。

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真会学习。

用上了这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天地形成过程,及是由什么形成的。


理解混沌
情境:顶天立地
师:盘古劈开天地以后,他又沉睡了吗?
生:不是。

师: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
生:顶着天。

师:用脚……
生:使劲蹬着地。

(板书:顶天立地)
师:(出示课件)盘古就是这样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

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盘古这样顶天立地站了多久呢?
生:不知道多少年。

我们来做一下盘古顶天蹬地的这个动作,全体起立。

师:一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老师问你们,你们实话告诉老师,这样顶天蹬地,感觉怎么样?
师: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但是为了宇宙不再混沌一片,他还是坚持不懈的顶着天,蹬着地,情境:化作万物
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师: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桌同学合作,一位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位读变成了什么?
学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读完了,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
生:很神奇
师: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听老师读一句,看看你的眼前能够出现怎样的画面。

师读变成云的句子。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风在刮
生:我看到了龙卷风
师:可能是盘古生气了
生:我还看到了吉祥云
师:好,那我们就把自己的感受带进这句话的朗读中,先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句。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女生读
师:大家也来试一试
生读
师:刚才女同学读的声音很美。

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像,读书要出画。

请大家继续朗读,待会儿把你看到或听到的最美的景象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自由朗读其它句子。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画了没有?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见了隆隆的雷声。

师:听,这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你能把隆隆的雷声读出来吗?
指名读。

咱们一起来读。

生:我仿佛看到了花草树木。

师:是呀,花草树木多美呀,想看看吗?(生看)
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咱们一起美美的来读读。

(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茂盛的花草树木,边上还有学多小鸟在那里玩耍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是盘古的血液变成的,瞧,这就是奔流不息的江河。

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示吗?
指名读,咱们一起来读。

生:我仿佛看见了辽阔的大地。

师:是啊!看看我们这辽阔的大地,那就是盘古的肌肤呀!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齐读。

师:刚才,我们读着文字想象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如果我们想象着画面来朗读肯定能读得更美。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

)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生,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学生配乐一起读第四自然断。

师: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好有气势!
师:同学们,盘古把自己的肌肤变成了大地,把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全身都奉献出来,化作了万物。

(板书:化作万物)
师:你们能看着提示连线,并说说盘古的变化吗?(课件)
师:盘古身体的变化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学着课文中的句式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他的——————,变成了————的—————。

师:是啊!盘古就这样把自己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把自己的心变成了天下所有母亲的爱心,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

课堂情境:
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盘古,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吗?
生:盘古,你真了不起。

(评:你也很了不起。


生: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谢谢您!(你真会表达自己。


师:是啊!盘古,你确实伟大!盘古,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头分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又是你,把自己的全身都化作了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宇宙,没有你,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他蕴藏的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他又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宝藏。

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中,还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要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我要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2、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