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的的重点问题和区域)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的的重点问题和区域)

(2)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沙大, 盐碱重,水土资源分配不均衡;交通不便, 经济、文化、技术落后,信息较闭塞;生态 环境脆弱。
6、西部大开发
(1)目的: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 展,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 发——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 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基本解 决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遏制西部城乡居 民收入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
(4)重点: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
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分析:西部地区荒漠化、 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森林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比较突出);②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交通运 输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点,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分析:西部 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③依托交通、能源、 技术等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带和重点城市,发 展有资源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分析:如优势矿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 牧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民族风情与雅丹地貌, 等等)。
为避免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破 坏沿线生态环境;工程严格规定28米宽的 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决不允许超出范围, 施工中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 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 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工程完成以后,可 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农 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 带来的环境压力。
超过粮食作物。针对本地区水资源匮乏等状况,该地
区还大力推行了间作套种、立体农业、节水农业等先
进农业技术,既合理利用了水土资源,又提高了农产
品的产量和品质。然而,新疆的葡萄等水果,要及时
销到其他地方去,长途运输是个大问题。
5、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近年的勘探结
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
地总储量的1/3。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主
力油、气田的开采已经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产
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很大。随着国家“稳
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20世
纪80年代开始提出)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
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6、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对农牧业 的影响
7、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 果着色。新疆的红色系列——西红柿、石 榴、枸杞等特别有名。夏季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 棉花生产基地。
坎儿井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由直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几部分组成。直 井又叫工作井,在开掘和修理时用来出土和通风。暗渠为 输水道,使地下水由地下流出地面。暗渠同明渠接头处的 蓄水池,为蓄水用,又可减缓暗渠水流的冲力。
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 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 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修建 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特色鲜明 的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 物。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 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它们以产量丰富、品质 优良而闻名全国。发挥这些名优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是新疆绿洲发展特色农业的希望所在。
(2)范围: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区(陕、 甘、宁、新、青、川、滇、黔、渝、藏、桂、内 蒙古上),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71.4 %,人口3.67亿。
(3)时间: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 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 都生活在西部。西部大开发于2000年开始 启动,国家投巨资建设西部,把西部的资 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 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 、典型题例
例题1: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经纬度、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等,判断图中属何种地 形区:北部B的地形名
称是 天山山地 (地形区具体名称)。
,其南侧塔的里A地木区盆是地
(2)A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左右,沙漠广布,其典型地貌形态
是 沙丘
,它风是力搬运和风力堆积
作用的产物。
(1)西气东输工程及线路: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
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这四大盆地的
气区全部分布在我国中西部,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
占全国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累计探明储量达4190
亿立方米。

主干线沿途经过的主要城市:新疆轮南、哈密,
⑧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战略的实施(实现 经生态、经济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
西气东输工程能够调配能源资源地域 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 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 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为沿途 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 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 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 力。
3、新疆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1)问题: 目前,在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
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现有的引水手段,已经不能满 足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对水的需求。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已成为当地普遍关注的问题。
(2)对策: ①应该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坎儿井灌溉工程;②大力建设
水利基础设施,如跨流域调水、水库等;③运用先进的打井技 术,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④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 术,发展节水农业;⑤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 价值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甘肃玉门与武威、宁夏干塘与中宁、陕西靖边、山西
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等,最终到达
上海市区。

西气东输工程建起点轮南(新疆塔里
木盆地的的天然气田),通过管道输往能
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终点上海。主
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
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
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
山北面称北疆,天山南面称南疆。

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
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
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盆地边缘
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
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
水和冰雪融水。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
表水难以保存,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
的荒漠,人迹罕至。
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例题2:下图中的乙河 流域近30年来冰川呈 总体萎缩状态。冰川 退缩是十年来气候变 暖影响的结果。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山的走向是
东西走向
(2)乙河的流量变化与 变化有密切关系。与外河 流相比,该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
气温 流程短,流量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 (季节性河流)
(3)乙河河流的冰川退缩是全球变暖的结 果。简述引起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保护水源;防止沙漠化(保护草场,植树 种草)
4、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 件:
水源。根本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牧, 退耕还林。

5、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丰 富的动能资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及农牧 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二、西北重点区域:新疆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1、地貌特征:三山夹两盆
-高山、荒漠和绿洲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 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雄伟
的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
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通常把天
4200千米,横跨9个省市区。管道工程采
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
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线路图
(2)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作用):
I.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能够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 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有利于加快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 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 /4都在中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 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
甲地区夏季高温,光照强,有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利于长 绒棉生长;乙地区夏长冬暖,降水丰富,土壤发育,适宜橡 胶生长
⑷两地区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旅游资源的类型差异很大。你觉 得它们各应发展哪些特色旅游?(各举两例以上,合理即可)
《西北地区 的重点问题与区域》
一、西北地区的重点问题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显著: 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
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2、新疆的黑白战略: “黑”—石油 “白”—棉花:光热条件好,绿洲灌溉水
源条件好,较适合棉花生长,棉花质量高。
3、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⑤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天然气是比较 清洁能源,能够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据监 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 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 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 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从西部地 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
(3)与东东北北河河流流相比,年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的


A
(4)图中发生在北部地区的地理事象有(仅有一个正确)( )
A.地震活动强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