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瘫的康复治疗优秀课件

偏瘫的康复治疗优秀课件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下述运 动速度达健侧2/3以上 1.立位伸膝位髋外展 2.坐位,髋交替地内、外旋, 并伴有踝内、外翻
上田敏式偏瘫功能分级
偏瘫功能检查综合判定
偏瘫手指机能检查 手的实用性判定
肩关节半脱位
• 检查方法: • 1.观察检查:患者取坐位,观察肩峰下有无凹陷。
检查者用手指轻按凹陷部位,以1、1.5、2、2.53 横指为单位度量并记录。 • 2.X线检查: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关节正位片显 示肩峰与肱骨头间隙超过14mm,或俩侧间隙之差 大于10mm。
联合反应及姿势反射
上肢联带运动(共同运动)
下肢联带运动(共同运动)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上、下肢 伸展。
检查方法:头部转向一侧; 阴性:无论哪侧的肢体都无反应。 阳性: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肌紧张度增高;
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 屈肌紧张度增高。
阳性支持反射
中枢性瘫痪康复的本质
• 以往认为中枢性瘫痪是痉挛性瘫,周围性瘫痪是 弛缓性瘫。这种认识并未揭示二者本质的区别, 现代康复医学学术上较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完整地 描述了中枢性瘫与周围性瘫的本质。即:
• 中枢性瘫(central paralysis)是运动模式质的改变。 • 周围性瘫(peripheral paralysis)是肌力量的改变。
Ⅵ级
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 正常。 Ⅴ级 动作的速度达 健侧2/3以上

1.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 状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 大小不等
1.能进行各种抓握 2.全范围地伸指 3.可进行单指活动,但比健 侧稍差
下肢
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分离运动增强 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 出,踝能背屈
1.功能、形态障碍:指脑血管病或脑外伤等导致的 集体功能障碍。根据上田敏教授的观点可将偏瘫 的功能障碍贵纳为一下三类:
1)、基本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障碍、器质性精神 症状、失语、失用、失认及感觉障碍等。
2)、原发合并症:由病灶部位决定,如视野缺损 (同侧偏盲)、癫痫等。
3)、继发性合并症:分为全身(如体位性低血压、 感染、体力底下、精神功能底下等)和局部合并 症(如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萎缩、骨质疏松、 异位骨化、压疮、坚守综合征、肩周炎、静脉血 栓及浮肿等)。
偏瘫痪患者步行能力评价
针对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康复采取“治疗”的 方法,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预防合并症; 2)促进偏瘫肢体的恢复; 3)改善失语; 4)改善认知功能; 5)增进体力。
偏瘫的障碍学
2、能力障碍:指因功能或形态学障碍导致的进食、 梳洗、如厕、洗澡、更衣、转移、步行、上下楼 梯及交流障碍等。 康复采取“适应”的方法,包括:1)日常生活活 动训练;2)拐杖、矫形器、轮椅、自助具等辅助 具乃至环境控制系统的利用;3)环境改造。
肩手综合征的评价
• 根据临床进展过程,分为: – 急性期 :肩痛并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出现 血管运动性反应,手指伸展位,屈曲受限,此 期持续3~6个月。 – 营养障碍期:肩手肿胀、自发痛消失,皮肤和 手指肌群明显萎缩。手指ROM受限加重,此期 持续3~6个月。 – 萎缩期 :手部皮肤干燥、发凉,肌肉萎缩显著, 手指关节挛缩严重,骨质疏松。
阳性支持反射是由于足底突然受到压迫刺激而引起 的、伴有拮抗肌放松的全下肢伸肌张力增高。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下降的恶性循环
偏瘫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
不论是从生理的角度或病理的角度观察,我们都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常的运动或功能活动,是 在平稳、协调、高效、安全、省力及随意的状态 下进行的。它的前提保障是高级中枢控制下的正 常的肌张力、正常的姿势反应、正常的运动模式 和正常的感觉等。偏瘫病人则相反,是因高级中 枢神经系统失控后,低级中枢的异常反射造成上 述的各种因素均失常而形成的恶性循环链,如不 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这种恶性循环将越 来越重,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偏瘫的障碍学
3、社会障碍:即社会群体水平的障碍。指存在能力 障碍的患者因各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因素(建筑结 构、公共场所的设施、社会群体对于残疾人的态 度、法律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而导致失业、 在单位或家中作用底下、人生价值丧失等。 康复医学采取“改善环境”的方法,其中包括:1) 房屋改造;2)城市无障碍环境改造;3)对家庭 的教育与指导;4)提高社会人群素质;5)职业 康复;6)社会康复等。
偏瘫的康复治疗优秀课件
内容
1.概述 2.平定学 3.治疗(运动疗法)
一、概述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 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概述
一、偏瘫的障碍学 二、中枢性瘫痪康复的本质 三、联合反应及姿势反射 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下降的恶性循环
偏瘫的障碍学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 开,手指能半随意、小范
围伸展
痉挛开始减弱,开始脱离 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 1.坐位,足跟触地,踝能 背屈 2.坐位,足可向后滑动, 使踝背屈
分级
上肢
Ⅴ级
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分离运动增强
1.上肢外展90°(肘伸展, 前臂旋前) 2.上肢前平举并上举过头 (肘伸展) 3.肘呈伸展位,前臂能旋前 旋后
二、评价
康复评定: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判断患 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 度以及预后的过程。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分级 Ⅰ级
上肢 弛缓,无任何运动
Ⅱ 级 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 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
Ⅲ级 痉挛 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 运功 或其成分
Ⅳ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 运动模式的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屈肘 90°,前臂能旋前、旋后
手 弛缓,无任何运动
下肢 弛缓,无任何运动
出现轻微屈指动作
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 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展,有时可由反射引 起伸展
痉挛 加剧 1.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功 或其成分 2.坐 位和立位时髋、膝 可 屈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