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统一规定

电缆统一规定

XXX电厂工程
2×600MW机组
电气专业施工图
电缆选择与敷设统一规定
专业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编写人:
目录
1. 总的要求
2. 电缆选择
3. 电缆敷设及制图要求
4. 支架、托架型式
5. 电缆编号
6. 对其他专业的要求
7. 图例符号
附录A 本工程选用电缆表
附录B 6kV交联聚乙烯绝缘三芯电缆载流量
附录C 在空气中敷设1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附录D 直埋敷设时1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附录E YC通用橡套软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的载流量
附录F 动力电缆配管
附录G 控制电缆配管
附录H 托架规范及放置电缆根数
附录I 电缆编号
附录J 图例符号
1. 总的要求
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应遵照以下规定:
1.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第三章部分;
1.3 本院“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防火阻燃和火灾报警的设计技术统一规定”等。

2. 电缆选择
2.1 电缆选型见附录A。

2.2 除灰、除尘、输煤、燃油及其它易燃易爆场所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C级阻燃电缆;其它辅助车间采用普通电缆;动力电缆一般选用多芯铜导体电缆;
2.3 重要的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不停电电源、直流跳闸回路和事故保安电源等使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耐火铜导体电缆。

2.4 6kV动力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6kV动力电缆的绝缘水平应为133%额定电压。

2.5 电缆载流量:
2.5.1 6kV电力电缆见附录B;
2.5.2 380/220V电力电缆见附录C、附录D;
2.5.3 阻燃电缆载流量可参照上述同型号电缆载流量选用。

2.6 修正系数
在选择电缆时应对上述载流量乘以下表的修正系数K.
表2.6-1 修正系数K
3. 电缆敷设及制图要求
3.1 排列顺序,由上至下排列如下:
6kV

380V

220V

直流

控制

通讯
3.2 允许弯曲半径如下:
聚乙烯电缆:10倍电缆外径。

交联聚乙烯电缆:15倍电缆外径。

3.3 电缆配管:见附录F、附录G。

电缆保护管在地下及室外部分采用镀锌水煤气管,室内地上部分及在现浇层中的保护管可用普通水煤气管。

3.3 直埋深度:屋外电缆直埋深度见《施工设计技术组织措施》。

3.4 电缆长度测量: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都按电缆通道中心线(中心高度)计量长度,再加上GB50217-94, P63附表E.0.1中的附加长度后乘以1.1系数四舍五入按米取整。

3.5 防火要求,按第1.3条规定执行,并进一步明确如下:
3.5.1 动、控电缆应尽量分开敷设;分不开时应作隔离处理;在同一通道上下层布置时也应采取隔离措施。

3.5.2 应将消防水系统、事故照明及直流电源等重要的回路的电缆尽量布置在两个独立的通道内。

3.5.3 主通道与分支通道之间,两台机组之间,厂区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

3.5.4 所有的盘(柜)电缆竖井等电缆孔洞都应进行封堵。

3.5.5 易发生火灾处(如:制粉系统、汽机机头、油系统等附近)的电缆托架应加盖板或采用防辐射热隔板,两端适当处应作隔离。

3.6 制图要求:
3.6.1 直埋电缆应尽量减少穿越基础;在穿墙、穿基础时应要求土建留孔或埋管,并在电气图中注明。

3.6.2 由架空托架引下电缆的敷设方式必须在图纸中交代表示清楚,如穿管或电缆槽盒
引下。

3.6.3 平面布置图中应画出有关专业的大孔洞和管道及设备。

3.6.4 电缆架构平断面图中应注明土建预埋件及位置。

3.6.5 配电箱的位置应注意和有关专业配合,并注意会签。

4. 支架、托架型式
4.1 支架以及使用范围
4.1.1 采用镀锌角钢,用于不宜采用托架处。

4.1.2 支架规范及放置电缆根数见下表。

支架材料规范及放置电缆根数
4.1.3 支架层间距离见下表。

表4.1-1 支架层间距离(mm)
4.2 托架以及使用范围
4.2.1 除不宜使用托架之处外,全厂一般均选用托架。

4.2.2 托架规范以及放置电缆数量见附录H。

托架立柱一律采用槽钢,不用工字钢。

4.2.3 直线段长度超过30m时应设伸缩缝,并重复接地。

5. 电缆编号
5.1 电缆编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类元素为安装单元编码,第二部分4位数字组成数码元素。

电缆编号格式如下:
5.1.1 电缆的全厂数据字符N 的规定如下:
5.1.2 电缆的分类元素为开关柜、控制盘或保护盘的安装单元编码 5.1.3 电缆的数码元素规定如下:
5.2 电缆编号的举例
6. 对其他专业的要求:
6.1 电缆沟、隧道的排水坡度应大于5‰,应有独立的排水系统以防止倒灌,应有防渗漏措施。

6.2 屋外明电缆沟道应高出地面100mm,暗电缆沟盖板顶距地面不宜大于300mm。

6.3 在非电气专用间(室)内的电气盘(柜)的基础都应高出地面100mm。

6.4 电缆隧道的人孔直径应≥700mm, 并尽可能高出地面100mm。

6.5 电缆沟、隧道应根据支、托架布置要求,在一侧或两侧预埋-50x6的通长扁钢。

扁钢接头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两倍扁钢宽,三个棱边焊接。

每一通长段至少向沟、隧道外引出两个接头,以便与主接地网连接。

6.6 在应设阻火设施处,按设施要求预留埋件。

6.7 凡电缆埋管与土建结构有关联,由电气专业施工的,必须请土建图中注明:电缆埋管见电气图纸,施工时通知电气专业配合施工。

7. 图例符号:
按本工程《制图统一规定》,补充规定见附录J。

附录A 本工程选用电缆表
注:a、绝缘水平: 6kV U o/U=6/6kV
0.4kV U o/U=0.6/1kV
控制电缆: 220V及以下处U o/U=450/750V
220V及以上处U o/U=0.6/1kV
b、铜芯电力电缆的使用范围,按《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第3.1条规定执行,并强调如下:励磁、直流、高温、易爆、强腐蚀、振动等场所,以及大电流场所和厂用电源回路应使用铜芯电力电缆。

c、铠装和不带铠装电缆的使用范围:
(1) 从敷设条件分:
当采用支架敷设或直埋敷设时应选用带铠装的电缆;
当采用托架敷设时,应选用不带铠装的电缆;
(2) 从控制电缆屏蔽要求分:
在采用晶体管保护的回路和屋外配电装置以及电缆太长可能受到干扰的回路用屏蔽电缆KVVP2,KVVP2/22或带铠装的电缆KVV22/1,采用电磁型保护处用不带屏蔽或铠装的电缆(KVV)。

d、3+1芯电缆的中性线截面:
3x6+1x4 3x10+1x6
3x16+1x10 3x25+1x16 3x35+1x16
3x50+1x25 3x70+1x35 3x95+1x50
3x120+1x70 3x150+1x70 3x185+1x95
本工程采用计算机敷设电缆,在开列清册时取消“1x”两个字符,如3x6+1x4应写成3x6+4。

详见《计算机敷设电缆统一规定》。

附录B 6kV交联聚乙烯绝缘三芯电力电缆允许载流量(单位:A)
注:①缆芯最高工作温度+90℃
②周围环境温度+40℃
③土壤温度+25℃
④土壤热阻系数1.2℃·m/w
注:①缆芯最高工作温度+70℃
②周围环境温度+40℃
注:①缆芯最高工作温度+70℃
②周围环境温度+25℃
③土壤热阻系数1.2 ℃·m/W
附录E YC通用橡套软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的载流量(单位:A)
注:①缆芯最高工作温度+65℃
②周围环境温度+25℃
附录F 动力电缆配管(水煤气管)
注:①表中符号: D ——电缆外径
DN——电缆配管公称管径
②电缆配管的最小弯曲半径:
当公称管径≥100时为10倍公称管径;
当公称管径<100时为8倍公称管径。

③直埋以及用于屋外时应采用镀锌水煤气管。

④电缆外径采用上缆厂《电线电缆》P322、P324表11、12和P340表4值。

⑤配管的设计要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线部分P952 五电
缆保护管。

附录G 控制电缆配管(水煤气管)
注: 1 表中符号: D ——电缆外径DN——公称管径
2 电缆配管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公称管径D的8倍。

3 直埋以及用于屋外时应采用镀锌水煤气管。

4 电缆外径采用江苏宝胜电缆厂89年1月样本值。

5 注有“*”的电缆型号为可以参照此表配管的电缆型号。

6 配管的设计要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线部分P952 五
电缆保护管。

附录H 托架规范及放置电缆根数(尺寸mm)表4.2.2-1
注:堆放电缆高度不得高出托架边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