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本原理

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本原理









一、复习
由老师引导,对上次课的内容作一个重点性的回顾,特别是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示功图应作重点复习。
二、分析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每个实际过程,从影响因素着手,在示功图上进行分析,示功图的形成采用动画的方式,逐步分析,逐步绘制。
三、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侧重能量损失,用能量损失的分析来修正示功图。
四、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1、卡诺循环
2、卡诺定理
§1.3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指标
一、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1、理论循环
2、理论循环分析








一、用引导的方式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主要针对两部分知识: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气体基本状态参数。
二、讲解气体的基本状态过程
抓住气体状态基本方程,分别固定不同的参数来讲解并推导过程关系式。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举一些生活实例以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分析卡诺循环及其规律
此过程应抓住每个过程的特点,并明确其效率与实际效率之间的关系。卡诺循环是一个极限,实际循环是达不到的。
四、分析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分别从汽油机和柴油机着手,每过程要充分各影响因素,由于因素复杂,不应一概而论,应分清影响程度的大小。
每过程应配合动画,逐步展开。
五、启怎样的影响?
1、发动机基本名词术语
2、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3、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4、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5、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1.2工程热力学基础
一、工质的热力状态
1、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热力过程功量
4、工质的比热
5、工质的内能








一、引言
分清卡诺循环的理论性和极限性,从而使学生明白效率的极限值。发动机理论循环中各因素的各自影响部分,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第三讲发动机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一)
教学内容
发动机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一)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状态参数变化及示功图绘制
2、掌握发动机指示指标的含义及定量计算
项目
内容
1)进气过程
2)压缩过程
3)燃烧过程
4)膨胀过程
5)排气过程
2、循环的指示功
(二)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比较
1、实际循环向理想循环的简化
2、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影响
2)换气损失
3)燃烧损失
4)传热损失
三、发动机指示指标
(一)循环的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
(二)指示功率
(三)指示燃油消耗率
(四)指示热效率
(2)导致汽油机与柴油机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六、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1、试述卡诺循环的过程及其效率
2、用示功图说明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七、结束
由老师引导思路对本次课内容作一个系统回顾。
知识性练习
从等容过程开始,采用与学生一起推导的方法分析其它一些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
形成性评价
抓住气体基本状态方程,从不同的热力过程推导各状态参数的变化;汽油机、柴油机的理论循环要遵循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特点分析比较容易讲解。
说明本课程的重要性、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及发动机最新的发展。
二、引入发动机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知识
此过程分别采用教具、挂图及动画演示。分类中应对有的分类方法(如:气门布置)作一个说明,因为侧置式气门现在已不存在。
三、启发性质疑
二冲积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上的区别及原因。特别是对于排量相等的情况,功率是否相等,原因是什么?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发动机指示指标含义及计算
逐步推导
教学难点
针对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绘制
综合各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动画
发动机示功图绘制过程
演示工作过程特点
30m




每节主题
§1.3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指标
二、发动机实际循环
(一)实际循环
1、实际循环的进行情况
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举日常生活实例分析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动画
发动机工作过程
演示工作过程特点
30m
2
教具
发动机工作过程
演示工作过程特点
10m
3
投影
工质状态参数变化
掌握参数变化特点
20m




每节主题
§1.1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本原理
一、发动机分类
二、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讲解工程热力学知识
为便于理解,可以举几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气筒打气等,进行形象思维。打气过程中气筒下面变热的对比。
五、课程练习
由全班同学参与,对气体状态方程的定量关系进行实例计算。以巩固该部分知识。
六、结束
根据讲课的思路,由老师引导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一次分析,特别应讲清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性练习
四、对以上知识进行质疑
用提问的方式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达到互动的效果。讲授完重点部分的知识点时,老师应都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用二冲程发动机的摩托车与四冲程发动机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为例,由学生分析其主要性能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
对于发动机的组成,只作初步性了解,具体知识将贯穿整门课详细讲解,基本专业术语是发动机全部知识的基础,必须掌握。在讲二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时,每个环节应对照四冲积进行。
工质热力学部分,本次课是起点,必须使大家稳固掌握。
第一讲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基本原理、工程热力学基础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发动机编号规则、分类、组成、基本名词术语及四行程发动机工作过程
2、掌握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3、熟悉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过程
动画演示
教学难点
第二讲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
教学内容
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
2、掌握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3、掌握汽油机、柴油机理论循环的特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特点
逐步图画演示
教学难点
气体基本热力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特点
逐步推导分析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动画
汽、柴油机循环过程
演示工作过程特点
30m




每节主题
§1.2工程热力学基础
二、热力学基本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能量平衡方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气体基本热力过程
1、等容过程
2、等压过程
3、等温过程
4、绝热过程
5、多变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