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8高一上·贵阳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彘(zhì)肩乳(lǔ)液和(huó)稀泥浑身解(xiè)数B . 甄(zhēn)别彳亍(chìchù)软着(zháo)陆兵不血(xiě)刃C . 游说(shuō)玉玦(jué)飨(xiǎng)士卒目眦(zì)尽裂D . 骨髓(suǐ)荆(jīng)棘颓(tuí)圮变徵(zhǐ)之声2. (2分) (2017高一上·涞水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曼山遍野轻歌慢舞藤蔓蔓延B . 无比愁怅未雨稠缪一愁莫展浪恶飞舟C . 膺品义愤填赝压苗助长偃旗息鼓D . 张灯结彩无精打采满腹经纶张皇失措3. (2分)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事已却悔,如何已:停止。

B . 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约束。

C . 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留。

D .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免:避免。

4.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 .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因而厚遇之C .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 .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5. (2分) (2017高一下·盐城期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 ①不如因善遇之②素善留侯张良B .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 . ①既来之,则安之②安能屈豪杰之流D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 (2分)比较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A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7. (2分)下列各选项中加线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B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C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荆轲顾笑武阳D .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燕国见陵之耻除矣8. (2分)选出与例句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A . 吏呼一何怒。

B . 大王来何操?C . 豫州今欲何至?D .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9.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包括其处女作和成名作《雷雨》,还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

B . 《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擅长描写战争,也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绝”,即曹操的“奸绝”、赵云的“义绝”和孔明的“智绝”。

C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篇)小说,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高老头》是其序幕,表现了“金钱” 取代了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的社会现实。

D . 《炮兽》中,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面对炮兽的肆虐,在众人的无能懦弱中,表现出刚毅坚定、指挥若定的一面,最后对炮队队长的奖惩,又表现出赏罚分明、严酷无情的一面。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高一下·延边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道出诗人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________”是白居易听到浔阳当地音乐时的感受;而“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他当夜听到琵琶声时的感受。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中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学识修养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5月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

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

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

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

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记得快。

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

“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材料二: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40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

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

由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摘编自唐小丽《普及AI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材料三: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

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

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

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

B . 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

C . 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D . 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AI教育,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

B . 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C . 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

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 . 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AI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AI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五、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12. (18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

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

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

”改为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

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力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