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一:两汪乡食用菌发展调研报告两汪乡食用菌发展调研报告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基地坡度在20度以下的低丘缓坡,土壤以种植土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当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木料资源,是培育食用菌的优良区域。

于2012年组成的贵州省榕江县苗岭菌类生产加工厂,共投入50多万元,成立椴木灵芝孢子粉生产基地和黑木耳、香菇示范基地三个综合性基地共15亩,员工7人。

吃苦耐劳的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人决心利用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充足的森林资源,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一、项目背景及开发的必要性《农业部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发展意见》农经发(2005)5号文件指出,通过发展合作与联合,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自主兴办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这是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新形式,是新时期的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有利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互相合作,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形成群体规模,获得更高规模的经济效益,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经之路。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成为农民与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有利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的重要内容。

贵州省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是一家集食用菌选育、栽培及其加工技术的微型企业,研制出最适合高山地区灵芝的栽培技术,从选种、培育、优选到定株,围绕其特殊的专业栽培技术和改进开发,技术积累成型,技术水平已跨入成熟期。

工厂化栽培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即在相对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采用高密度、立体化栽培,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可控生产。

该栽培技术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同时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具备雄厚的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基本情况两汪乡岑熬村位于贵州省榕江县西北部。

榕江县是贵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必经之路,境内有厦蓉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素有“两广通道”之称。

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平均海拔350 —800m 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346m m,无霜期长,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

发展立体农业和夏秋“冷凉”蔬果、旅游服务条件优越。

贵州省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在食用菌产业上大做文章。

以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为食用菌生产主要原料,利用本地的富裕劳动力,按照政府的“优果、兴牧、富菌”的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

于2013年注册商标。

通过招商,现初步和贵州省独山县惠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由客商组建产品回收公司,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组织农户发展基地生产。

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建立合作社方式发展这个产业,通过项目带动群众扩大种植。

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将引进农民食用菌种植新技术,建立产品销售的平台,使榕江县及周边农民能在家门口种好菇卖好菇,让广大农户尽快脱贫致富。

三、市场分析(一)项目产品榕江县两汪乡的地理、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灵芝、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生长。

榕江县自古产灵芝,是我国灵芝真菌类资源分布最集中地区。

灵芝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珍贵的药用植物。

研究表明,基业基地灵芝具有扶正固本,整体调节,增强免疫,抑制肿瘤,健脑益胃,滋补强壮,解毒,保肝,强心,镇静,抗缺氧,抗惊厥,止咳平喘等多方面生物活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灵芝是滋补保健,延年益寿的保健佳品,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和高级营养价值。

将灵芝其深加工产品应用于养生保健、营养皮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传统的保健食品,被称为“素中之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润泽,荣光焕发,还具有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

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有“植物皇后”美誉。

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味甘,性平。

(二)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大力发展保健食品及其系列化产品是必然趋势。

目前,随着全球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癌症、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引发了对人类免疫能力的极度恐慌;加上老年人普遍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中青年创业者群众出现“亚健康状况者”比例逐年增高趋势。

有资料表明,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15%,患有各种疾病者也约占1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约65%左右。

对此,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品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据京沪等市场调查,目前有93%的儿童、78%的老人和近50%的中青年消费保健食品,95%以上家庭常备有同一类型的营养保健食品。

树立健康投资观念的人群不断增多,健康保健食品的消费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事实上,近年来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健康保健品市场发展迅速。

生命科学和健康产业已经成熟为热门领域。

灵芝及孢子粉从源头的培养采集上保证质量,很受消费者及国内外的保健品厂家欢迎。

黑木耳、香菇被称为“素中之荤”、“植物皇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只要合作社精诚协作,管理到位,产品质量过硬,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三)项目管理1、合作社应切实运用科学、合理的培育技术,同时控制好成本,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和发挥作用。

2、项目运行后,加强管理力度,保持灵芝、黑木耳、香菇有充分的生长环境,确保产品优产、高产。

3、注重农民的技术培训,改善农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只有让农民感到被重视,才能激发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四、项目目标本项目培育灵芝20亩,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开始接种,2015年2月下旬开始培育,管理期为4个月,到2013年10月便可采摘,可连续采摘2年。

每亩每年可产灵芝800千克,孢子粉820千克。

建立黑木耳示范基地10亩,2014年7月份开始接种,2014年10月下旬开始培育,管理期为3个月,到2014年11月下旬便可开始采摘。

每亩可采干黑木耳1000千克。

建立香菇示范基地25亩,2014年12月——1015年3月份开始生产接种,管理期为6个月,到2013年9月便可采摘。

每亩可产鲜香菇15000千克。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农户及全乡农户种植灵芝、食用菌的积极性,实现标准化基地种植,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民增加收入。

五、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地点本项目在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设施厂房、接种区、发酵区、灭菌区等,占地面积15亩。

租用农田培育灵芝及黑木耳、香菇,项目占地55亩,以合作社成员与当地农户培育为主,采取集中统一管理,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二)技术及管理模式与贵州省独山县惠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引进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和食用菌病毒的防治新技术,从选种、培育、优选到定株,围绕特殊的专业栽培技术和改进开发,技术积累成型,技术水平已跨入成熟期。

项目实施由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组织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农户全面掌握食用菌培育流程、技术操作、维护、管理方面的技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能真正起到带动当地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拟采取下列具体措施:1、在与农户签订订单时,确定收购保护价格和市场最低保护价格让利农民和降低农民种植风险,真正使农民增加收入。

2、充分利用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现有技术优势,为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实实在在为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3、对订单农户开展长期有效的技术培训支持,每年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并派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技术人员不间断的对农户进行上门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基地农户的管理、种植水平。

4、建立标准化年度计划体系,通过合作社基地标准化示范,建立标准化模式图,和订单农户实现标准化。

5、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于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切实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六、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灵芝基地平均每亩可产灵芝800千克,孢子粉820千克,灵芝出售价30元/千克,平均每亩收入万元;孢子粉出售价90元/千克,每亩可收入万元;合计可收入万元。

培育成本每亩万元,每亩可净篇二: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3)第1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 (3)第3节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第二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7)第1节项目提出的意义 (7)第2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第3节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2)第4节产业关联度分析 (14)第5节市场需求分析 (14)第三章项目技术基础 (16)第1节项目单位技术基础情况 (16)第2节国内外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 (18)第3节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 (19)重要意义和作用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21)第1节项目的产能规模 (21)第2节主要建设内容 (21)第3节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 (22)第4节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5)第5节建设地点及条件 (37)第6节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管理 (39)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0)第1节投资估算 (40)第2节资金筹措 (44)第六章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 (46)第1节环境保护 (46)第2节资源综合利用 (49)第3节节能 (49)第4节消防 (52)第5节原材料供应 (54)第6节外部配套条件 (54)第七章财务分析 (56)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58)第一章项目概况第1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食用菌产业化项目2、承办单位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拟建地点某某镇4、项目编制单位单位名称:某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等级:乙级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乙1181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1、发改地区[2009]3027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4、《某某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5、鲁发[2010]9号《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