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北一路扩建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编制依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中空壁塑钢聚乙烯管道》(DB44/T1293-2014)图集《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5S502)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市政排水灌渠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3-2008)本单位现有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经济能力等综合实力;本工程特点以及以往同类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
以优质、高效、快速施工为目的,进行机械设备配套,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组织工程材料供应。
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
统筹安排,确保本项目重点控制工程主线高架桥工程的施工,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期或提前完成工程建设。
应用“四新”技术,提高施工水平的原则。
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做到优质、快速、安全、高效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线整体创优规划要求。
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原则。
3、编制范围杜阮北一路扩建工程(西环路-江肇高速杜阮出入口)的排水工程。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项目处江门市蓬江区西部,路线走廊基本呈东西走向,起点接现状江肇高速杜阮北收费站,终点与双龙大道在广佛江快速路(西环路)跨线桥下对接平交。
本项目是江门市通过江肇高速对外连接的主要出入口之一。
主线采用双向八车道并设置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路线全长4.6km,道路总宽60m,双向八车道布置,两侧各布置5.5m宽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跨线桥路段采用主辅分离式。
现状新建道路沿线无污水收集系统,道路沿线污染源污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排水沟渠,现状的雨水排放系统大部分是明渠边沟排水,局部为盖板沟排水和d500~d1000的排水管道,沿线主要收集路面雨水及附近区域高地来水,最终排入就近的自然水体。
江肇高速入口的道路西侧有一现状河涌,流向为北往南,河涌宽5m~8m,深度2m~3m。
里程K1+982.500处有现状d1000过路管涵,里程K2+379.800处有现状2x2m过路箱涵,里程K2+821.5处有现状1.5x2m过路箱涵,里程4+500南侧现状路有现状d1500雨水管。
本设计配合道路建设,完善沿路的雨、污水管道。
2、主要施工内容2.1雨水工程道路双向主道及辅道均设置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主道及辅道均设置双篦雨水口。
按照道路竖向纵坡设计条件,雨水管道按照自高向低埋设采用重力流就近排入周边自然水体或者改河河道的原则进行设计。
根据自然水体分布以及道路路网规划情况划分各管段对应的汇水区域并确定其面积,并计算管道设计尺寸及坡度。
本次设计雨水管道尺寸范围为d600~d1800,BxH=2800x2000纵向渠箱,分为7处雨水排放点,分别是K0+290和K0+495的排水沟,K1+982.5、K2+379.8、K2+821.5过路涵,4+500南侧现状路排水管,以及广佛江快速路排水管。
沿路雨水管道顺道路坡度敷设接至7处排放。
桥面排水设施:沿每幅桥横桥向较低一侧设置泄水管,泄水管均安装铸铁栅盖,泄水立管接至地面的落水管检查井,泄水管的相关做法和要求详见第三册桥涵工程设计图纸。
2.2污水工程本项目污水属于杜阮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
按照道路竖向纵坡设计条件,污水管道整体上按照自高向低埋设采用重力流排入周边规划污水管网。
根据水体分布以及道路路网规划情况划分各管段对应的污水纳污范围并确定其面积,并计算管道设计尺寸及坡度。
本次设计污水管道尺寸范围为d400~d1000,分为3管段排放:K0+500~K1+300路段污水汇流后排至松园路规划d700污水管,K1+300~K3+650路段污水汇流后排至K2+830南侧规划路规划d600污水管,K3+650~K4+750路段污水汇流后排至K4+500南侧规划路规划d1000污水管。
管道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不小于50年。
三、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1、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管理层由5人组成,即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部各项工作,主管财务、人事等工作;党委副书记:主要负责党政工团的管理,主管综合、物资设备等;总工程师:主管技术、质量、测量等;安全总监:主管项目部场站及主线所有安全工作;副经理:主管施工现场生产进度、负责征地拆迁及外协工作。
项目部职能部门设置:综合办、财务办、工程技术办、质量安全环保办、计划合同办、物资办、农民工工资管理办公室,组织结构见图1-1,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表见表1-1。
图1-1 项目组织结构图表1-1 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表部门名称项目班子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备注项目部 5综合办 1 3财务办 1 2工程技术办 1 7说明:项目部质量安全环保办 1 5总计配置管理人员计划合同办 1 344人(不包括测量物资办 1 2试验人员)施工办 1 8测量队人员由总承包部统一配置试验室人员由总承包部统一配置合计 5 9 302、施工组织措施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布置队伍,科学配置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工程施工赢得时间,确保工期。
强化管理,落实各项责任制。
采用先进设备,以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快施工进度。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有特别要求的施工项目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施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增强施工能力,保证按时完成。
工程所需各种物资和设备按计划提前进场,并有一定的储备量。
重点项目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3、资源配置3.1劳动力计划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及关键线路施工强度,结合具体施工内容、专业类别,将本排水工程划分为排水一组以及排水二组。
各施工队具体承担的施工内容划分如下表:施工队承担的具体施工内容3.2主要材料配置方案材料供应与调配按ISO9001:2000标准及项目质量计划规定的体系要求管理,一切工程材料必须确认有产品合格证或有关等效说明书,凡用于本项目的主要材料要进行原材料检验,地材要取样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从选购、运输、装卸、储存、保管、测试、使用监控及信息反馈等八个方面抓起,形成一个严密、周全、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体系,切实把好材料质量关,以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实现创优目标。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物资材料均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招标采购。
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物资、设备供应商必须报请建设单位审查。
(一)自购材料及设备:施工单位自购的物资、设备要满足住建部有关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标准要求,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并按规定做好检验、试验、验收、保管工作。
由于施工单位原因需代用材料的,要报业主批准。
地方材料必须具备检验、试验报告。
(二)砂石料采购地点:根据需求,分别在相应符合要求的砂石场采购。
(三)水泥、钢材采购地点:从合格厂家采购。
(四)污水管及雨水管(管径D≤800)采用HDPE中空壁塑钢缠绕管,(环刚度>8kN/m2 )采用热收缩套连接,管材质量、规格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壁管材>>(GB/T19472.2-2004)要求。
D>800的雨水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圆管,采用滑动橡胶圈接口,管材质量应符合国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要求。
(五)倒虹管采用Q235A焊接钢管。
防腐:钢管内壁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外壁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四油一布,内外防腐要求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
(六)检查井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链条式防盗、井座带防震动胶圈垫), D400型检查井盖,荷载≥400kN,并应满足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的要求,采用当地标准的井盖面图案。
主要材料采用汽车运输至现场。
施工中各种物资材料按照施工阶段进行计划、采购,储蓄一定的工程材料满足施工进度。
3.3机械投入计划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计划表检测设备投入计划一览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4.1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附近水道,经检测合格后使用。
生活用水可接入自来水,沿线各村自来水水源也十分方便。
临时用水以满足施工现场生活及生产需要为原则。
给水管线临时供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种。
4.2施工用电现场变压器主要布置:在杜阮北连接桥处设置2座315KVA型变压器,在篁庄大道跨线桥处布置1座630KVA变压器,在主线K1+900右侧水稳站处布置1座630KVA变压器,另现场配备2台200KVA发电机做为备用电源。
4.3混凝土拌和站本项目部采用商混拌和站混凝土,线路附近有多处商品混凝土供应站,项目开工后采用招标择优选择商品混凝土供应商。
4.4弃土场本工程需弃土的项目有路基路面改建工程的旧路挖除、桥梁桩基钻孔的弃渣及淤泥、承台开挖土方,其他建筑垃圾等弃方。
经初步查看,弃渣场设置在棠下镇石头村,运距20 km。
四、施工进度计划1、主要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总施工工期为6个月,于2015年7月1日开工,至2015年12月31日竣工。
先施工除去桥两侧辅道外其他范围雨污管道,待桥施工完成后,将现行道路改至桥上后再施工桥下辅道范围雨污管道,2015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施工K0+240-K1+065、k2+195-k2+860段两侧雨污管。
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0月15日施工K1+065-K2+195段左右两侧雨污水管;2015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K2+195-K2+860两侧辅道雨污管,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施工K2+860-K4+700段左右两侧雨污管,2016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尾工处理及交工验收。
2、主要工程量雨水排水主要工程数量表污水排水主要工程数量表污水排水主要工程数量表注:工程量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主。
五、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技术准备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写专项实施性施工方案,经业主及监理审定批准后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本方案作为工作的依据,指导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