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A.上皮细胞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2. 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哪条血管的血液中氧的压力最高()A.肺动脉B.肺静脉C.上腔静脉D.下腔静脉3.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 150 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 1.5 升左右,这是由于()A.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汗腺排出汗液D.膀胱的贮存作用4. 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5. 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B.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C.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质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6.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中分别描述了昆虫的哪种行为?()A.觅食行为、繁殖行为B.攻击行为、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觅食行为、防御行为7. 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8. 正常人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主要是下列哪一种()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9. 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A.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B.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C.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10.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是由于绿色植物能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1.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小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2.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表皮气孔时的一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气孔,②是保卫细胞B.蚕豆叶表皮属于输导组织C.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D.蚕豆叶不能通过气孔散失水分13. 蚕豆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A.种皮和胚乳B.种皮、胚和胚乳C.种皮和胚D.种皮、胚乳和子叶14. 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腐和玉米粥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①种皮②胚芽③子叶④胚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5. 双受精是指()A.两个极核都完成受精过程B.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结合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细胞结合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细胞结合16. 图为一个豌豆茄,内有6粒豌豆种子。
图中a表示豌豆茄,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由子房壁发育而成B.b由胚珠发育而成C.豌豆种子的种皮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D.豌豆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17. 下列哪一项符合菜粉蝶的发育过程()A.卵→若虫→成虫B.卵→成虫→若虫C.卵→幼虫→蛹→成虫D.卵→幼虫→成虫→蛹18. 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部位是()A.输卵管B.子宫C.卵巢D.阴道19.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
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A.胎盘B.子宫内膜C.输卵管D.卵黄20. 男女生殖器官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分别是()A.附睾和子宫B.睾丸和卵巢C.附睾和阴道D.精囊腺和卵巢21. 青菜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A.受精卵B.精子C.卵细胞D.胚或胚胎22. 下列动物组合中,属于体内受精、卵生的是()A.鱼和昆虫B.昆虫和蛙C.鸟和多数哺乳动物D.鸡和昆虫23. 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2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B.性器官迅速发育,性功能逐渐成熟C.出现第一性征D.出现第二性征25. 在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中看到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下列关于小白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鉴定卵是否受精的依据B.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C.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D.胚盘的作用是为卵的发育提供营养26. 在观察猪的心脏结构实验中,我们看到与肺动脉相连的部位是()A.右心房B.左心室C.左心房D.右心室27. 下列成语所表现的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惊弓之鸟B.老马识途C.杯弓蛇影D.飞蛾扑火28. 某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无生育能力。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年幼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B.成年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C.年幼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29. 移栽树木或扦插时常常剪去植物大部分的叶,这是为了()A.增加蒸腾作用B.增加光合作用C.增加呼吸作用D.减少蒸腾作用3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外力的影响都是可以恢复的B.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越易被破坏C.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强31. 下列关于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活动的骨连结B.关节软骨和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C.关节囊外的韧带使关节更牢固D.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32. 正常人的尿液中有的物质是 ( )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33. 关于青蛙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在水中完成发育B.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C.它们都是变态发育D.都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4.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B.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C.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35. 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A.为增加耕地面积,进行开荒造田B.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C.为丰富餐饮食品,抹杀野生动物D.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二、综合题36. 下面的图甲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乙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血液由②出发,流经ABD再流回③的循环叫做______;血液由④出发,流经CJIH或CEFG再流回①的循环叫做______。
(2)甲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之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_____。
(3)尿液的形成要经过两个过程,即乙图中的③_____作用和④______作用。
(4)乙图中②内的液体成分中若含有血细胞,则此患者病变部位应该是______。
37. 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填写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2)反射弧是参与______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______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3)人体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______。
(4)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_中。
(填结构名称)38. 图为某昆虫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作_____。
(2)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_____(填发育时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3)蝗虫、蟑螂等昆虫的发育与图中昆虫相比,没有______(填发育时期),这种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
(4)昆虫的受精方式是_____,而鱼类、两栖类的受精方式则是_____。
39. 观察下面的鸡卵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③的结构名称是______,里面贮存有______,可以供胚胎发育需要。
(2)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______,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
(3)图中_____(填序号)是将来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
(4)图中⑤为卵白,它能为胚胎发育提_____。
(5)在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随着胚胎的生长,鸡卵的重量会_____。
三、实验探究题40.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先对该植物进行暗处理,然后再将植物上同样大小的两片叶片分别罩上透明塑料袋的黑色塑料袋,连接好其他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在阳光下3-4小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中,结果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浊。
说明B叶片进行了______作用。
(2)实验过程中,罩在A、B两叶片外的塑料袋内壁均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集而成的。
(3)取下叶片A、B叶片,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变蓝的是______叶片。
(4)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玻璃管甲中。
取出甲装置,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______。
说明A叶片在光下放出了_____。
(5)如果该实验探究的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