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座主讲人:内蒙古三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樊俊卿一、合同法的概念1、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协议的法律。

我国的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于1999年3月15日颁布,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

3、与合同相关概念辨析:(1)合同:指两方或多方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方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2)协议:指协商,原指国家、政党或团体间经过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意见(有的叫条约),现泛指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契约;(3)契约:指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4)辨析:从表达方式看,合同和契约只有书面的,而协议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从词汇产生时间看,契约古已有之,而合同和协议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间协调关系的产物;从概念的内涵看,协议涵盖了合同和契约,契约和合同在概念上有交叉;从签定主体看,协议的主体最广泛,而合同的主体一般排除国家、政党、团体间的协议主体;契约则常见于历史文书表达和记载中,现主要出现在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中。

二、学习合同法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要靠合同法来调节。

所以,树立法律意识,在民事范畴中,就要树立合同意识,即以合同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以符合合同法要求和保护自身权益的合同来确立和保障自身权益。

三、合同法的渊源1、广义的纵向的讲:合同法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把相互之间的口头或者书面约定协议中,具有普遍和共同性的规则、规律和习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形成了合同法;2、狭义和横向讲:我国社会主义合同法,是在原《经济合同法》(1981年12月31日颁布,1982年7 月1日起施行)、《涉外经济合同法》(1985年3月31日颁布,1985年7 月1日起施行)、《技术合同法》(1987年6月23日颁布,1987年11月1日起施行)《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1984年1月23日颁布,1984年1月23日起施行)《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理》(1984年1月23日颁布,1984年1月23日起施行)的基础上颁布的。

3、合同法于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法第42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

四、合同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母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行为准则,其他一切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要求。

宪法以下的部门法分类:从法律的阶级性,可分为社会主义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从涉及不涉及法律内容,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从涉及的实体内容可分为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更细化的可分为:国家法、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7类);…我国的合同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是属于民法(民商法)范畴内的法律,是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法律。

当前,法律的分类越来越细,调整的手段日益多样化,也有将合同法分到经济法范畴中的,在合同纠纷处理方式或手段上,调解和各类仲裁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五、合同法的内容(一)合同法的结构1、合同法分总则、分则、附则,共23章428条。

2、总则包括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和其他约定。

3、分则包括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共15类。

4、附则只有一条(第428条)内容涉及该法生效时间是1999年10月1日,同时废止了相关的三个合同类法律的施行。

(二)合同法的总则(共8章129条)1、第一章:一般规定(有8条)。

涉及立法目的(见“一、2”);订立的原则: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依法合规、等价有偿。

2、第二章:合同的订立(有35条)。

要求:(1)主体: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主体(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由其监护人行使;一般主体可自身或授权委托行使)。

(2)形式:分书面(合同书、信函、数据电文等)、口头、其他形式(要约、承诺、协商)。

(3)成立:签字、盖章、确认书、承诺生效地、收件人主营地等。

(4)一般条款(第12条):(5)格式条款(39、40、41):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要注意:权利限制说明(39)、违法约定无效(40、52、53)、不利解释采信(采用非格式条款的歧义采信原则41)。

3、第三章:合同的效力(有15条)(1)生效方式:自成立时生效,依法登记、审批生效,附条件生效,追认生效(对代理、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行为的追认,期限1个月)。

(2)无效合同:(52)的5种: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假公济私、损害公益、违法违规。

(3)无效条款:(53)的2种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4)变更和撤销:存在(54)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申请变更或者撤销。

(5)撤消权的消灭:时效为1年;放弃。

(6)无效合同或条款至始无效,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或折价补偿,造成损失应当赔偿。

4、第四章:合同的履行(有16条)(1)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义务。

(2)补充协议:就12条约定不明的,可以补充;其效力与原协议等同,但对原协议有修改更正的作用,即原协议与补充协议有不同或有矛盾的,以补充协议为准。

对同类协议,适用同一主体的协议修正原则和不同主体的协议优先原则。

(3)合同中止:(68、69、70)当先履行债务方,在知对方出现经营恶化、转移抽逃资金逃债、失信、合并、分立或其他丧失履约能力行为时,可以中止履行。

对方提供担保后,可恢复履行。

流程:知道—书面通知对方—对方提供担保或纠正—恢复履行(若不提供则可解除合同)。

(4)撤消权:债权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恶意处置资产1年内和该行为发生5年内行使才有效(为防止空壳公司和关联主体恶意损害第三人的利益而设置)。

5、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有14条)(1)变更必须征得原合同其他各方同意且符合法律规定。

(2)转让:债权人依法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才有效(80);债务人依法转让债务,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3)不得转让的3种情形:根据合同性质、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

6、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有16条)(1)终止的7种情形(91):完成、解除、债务互抵、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免债、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其他情形。

(2)协商解除:分(93)原协议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的解除;履行中的协商解除两种。

(3)法定解除:分(94)不可抗力,拒绝履行、迟延催告未履行、因违约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其他情形五种。

(4)提存终止:在(101)债权人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其他情形出现时,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债务人应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其继承人、监护人。

提存期间(最长5年)的孳息和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5)通知终止(96):依(93.2)和(94)主张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如有异议,可申请法院或仲裁部门确认。

(6)通知方式:分约定、俗成和法定三类。

口头、书面、邮寄、公证等。

(7)终止合同:分约定和法定(自然)两类。

7、第一章:违约责任(有15条)(1)依约:比例、数额、计算方法或其他履行方式,即适当惩罚(≦20%)+实际损失。

(2)依法:(107)履行、补救、赔偿;(109)价款补足;(111)质量三包。

(3)各方都有防止损失扩大的责任(119)。

(4)定金:(115)担保作用——履行完毕可抵价款或回收;付定金方不履行,定金不退;收方不履行,双倍返还。

(116)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违约金。

8、第八章:其他规定(有6条)合同的解释和纠纷处理方式。

(三)合同法的分则(共293条)1、第九章:买卖合同(有45条)(1)定义: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130)。

(2)条款:(131),(第12条)可加包装(回收)方式、运输(运费包括装卸费承担)方式、检验标准(国标、行标、封存样品)和方法(全检、抽检、送检、委托检)、结算方式(到、离岸价)、试用(调试、达产、三包)期、使用的文字(国际贸易)及其效力。

(3)种类:钱票物交易(购物)、普通协议交易(定货)、招投标交易(集中采购)、拍卖。

(4)不同标的物交易后,权利移交的内容和方式:动产(车船飞机等例外)以移交为准,不动产以登记为准,知识产权产品移交的只是使用权。

(5)风险防范:价款未付清之前,标的物的所有权仍属于出卖人;担保;保险;约定和法定。

(6)不明责任确定(139)适用(61、62、141)。

(7)工矿产品购销适用《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2、第十章: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有9条)(1)条款:见(12),可加(177)供应方式、质量(电压、温度、水质)、时间、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价格和收费方式、供应设施的施工维修、维护和碰接等。

(2)特点:注意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

3、第十一章:赠与合同(有11条)(1)特点:可附义务、附条件,可撤销;(2)注意:逃债和避税;(3)鉴证:见证、公证(遗赠)。

4、第十二章:借款合同(有16条)(1)定义: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2)形式:借条,借据,借款协议,借款合同,贷款合同。

(3)条款:见(12),可加(197)借款种类、币种(无约定按人民币对待)、用途、数额、利率(及综合费用,民间借贷利率≤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预扣利息的看待)、期限和还款方式。

(4)担保:法人和自然人担保,一般、连带、最高保证额、不可撤销保证;物保和人保;无效担保及其后果,行政事业单位担保。

担保额的设定:不等额、等额、全额;担保期的设定:0.5—2年;担保超期后,担保人在催款单上签字的担保责任的认定。

(5)纠纷处理约定:协商、仲裁(本方所在地仲裁委名称)、判决(本方所在地法院)。

(6)附条件贷款:检查审计、监督支付、分期放款、封闭运行。

(7)终止(中止):弄虚作假、经营恶化、抽逃债务、解散破产。

按(96)通知借款人。

(8)展期与担保5、第十三章:租赁合同(有24条)(1)条款:(12)再加(213)用途、租期、租金及给付方式、装修、维修、转租、续租、安全责任等。

(2)租期:1次最长2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