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海工学院11-12-1《计算机网络》试卷-(1)

淮海工学院11-12-1《计算机网络》试卷-(1)

淮海工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试卷A(闭卷)一、选择题与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是层的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PPP是层的协议。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3.以太网的帧的最小长度是字节。

A.32 B.48 C.64 D.1284.能使网络中的计算机自动获得IP地址的协议是?A.SMTP B.DNS C.HTTP D.DHCP5.路由器工作在。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6.下列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A、0.0.0.0B、12.12.0.1C、142.152.14.23D、210.28.39.887.有如下4个/24地址块,是这四块地址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A.212.56.132.0/24B.212.56.0.0/22C.212.56.132.0/22 D.212.56.128.0/228.下列协议或术语中,属于内部网关协议。

A、BGPB、ASC、VPND、RIP9.CSMA/CD协议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类型的退避算法,在发生碰撞时让发送站停止发送,并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即争用期2τ的r倍。

如重传次数k=2中,r的取值范围是。

A、0~1B、1~2C、0~3D、1~410.TELNET协议的传输层端口号是。

A.20 B.21 C.23D.5311.某PC机运行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能查找并显示从本机到 之间路由器的命令是。

A.ping B.netstat C.ipconfig D.tracert 12.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以下威胁中,属于被动攻击的是。

A.截获B.中断C.篡改D.伪造13.如果一个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字段的值为6,则说明这个IP数据报首部的长度为个字节。

A. 6B. 20C. 24D. 6014.对于IP协议所提供的无连接数据交付服务,下列哪项是不能保证的。

A.数据能够传到目的地B.数据能按顺序到达目的地C.数据不被破坏D.以上所有项15.一条信道允许多路信号通过。

A.正确B.错误16.对称密钥加密体制中解密密钥与加密密钥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17.TCP是运输层中提供基于比特流的通信协议。

A.正确B.错误18.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使用的是同一个协议,即SMTP协议。

A.正确B.错误19.在客户服务器方式中,“服务器”指计算机用户的主机。

A.正确B.错误20.ADSL技术为用户提供的下行带宽比上行带宽要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和。

2.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需要进行调制,数据调制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3.IPv4中,网络层地址的长度是个二进制位;IPv6中,网络层地址的长度是个二进制位。

4.PPP协议中采用零比特填充,若要发送的原始比特序列是011111110,则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比特序列是。

5.表示TCP的连接端点的套接字包含和两部分。

6.FTP建立在运输层协议之上,控制连接的端口号为,数据连接的端口号为。

7.DNS的功能是把解析成。

8.将下列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VLAN:ICMP:PCM:PDU: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30分)1、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拥塞:2、简述IP over everything 和Everything over IP两句话的含义。

3、试给出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简述各层的主要功能。

4、简述邮件系统收发邮件的过程.。

5、试描述TCP建立连接的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已知带宽为3kHz的信道中,信噪比为30dB,,求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2、待发送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为P(X)=X4+X3+X+1,试求其CRC检验码。

3、一个数据报长度为2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

现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每个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值?4、一个单位拥有一个地址块132.156.12.128/26,现根据实际情况将该网络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请给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这4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及子网的网络掩码。

5和R4进行转发。

现共收到3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1)128.96.39.138(2)128.96.40.151(3)192.4.153.92试分别计算其下一站。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试卷B(闭卷)一、选择题与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数据被封装成帧是层的功能。

A. 网络B. 数据链路C.物理D. 传输2.RS-449是层的协议。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3.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是字节。

A.32 B.48C.64 D.1284.下列应用层协议中,实现远程登录功能的是?A.SMTP B.DNSC.HTTP D.TELNET5.网桥是在实现网络的互连。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6.下列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A、0.0.0.0B、12.12.0.1C、142.152.14.23D、210.28.39.887.以下地址中和58.32/12匹配的是。

A、58.33.224.123B、58.79.65.216 8.下列协议中,属于外部网关协议的是。

A、RIPB、ASC、BGPD、OSPF9.CSMA/CD协议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类型的退避算法,在发生碰撞时让发送站停止发送,并等待一个随机时间,为争用期2τ的r倍。

如重传次数k=3,则r的取值范围是。

A、0~3B、1~3C、0~7D、0~1510.HTTP协议的传输层端口号是。

A.20 B.23 C.53 D.801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用来显示本机网络配置信息的命令是。

A.ping B.ipconfigC.arp D.tracert12.下列IPv6地址中,不正确的是。

A.::129.60.2.1 B.1234::5678C.1234::5678::9ABC D.12:34:56:78:9A:BC:DE:EF13.如果一个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字段的值为5,则说明这个IP数据报首部的长度为个字节。

A. 6B. 20C. 24D. 6014.E1信道的数据速率是。

A.128Kb/s B.1.544Mb/sC.2.048 Mb/s D.100 Mb/s15.在客户-服务器方式中,“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

A.正确B.错误16.波特率是指每秒传输二进位的位数。

A.正确B.错误17.FTP和TFTP均为应用层协议,它们都建立在TCP协议之上。

A.正确B.错误18.UDP是无连接的但能够进行拥塞控制的运输层协议。

A.正确B.错误19.运输层中,端口号可唯一标识一个应用进程。

A.正确B.错误20.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中解密与加密密钥肯定是不相同的。

A.正确B.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2.信息复用技术共、、三种,波分复用属于其中的第一种。

3.ARP的功能是把解析成。

4.防火墙技术一般分为及两类。

5.PPP协议采用了零比特填充,若接收方收到的数据是000111110111110110,则发送方实际欲发送的原始数据是。

6.因特网中,发送EMAIL使用协议,接收电子邮件使用或IMAP协议。

7.常用的域名解析方法有和。

8.拥塞出现的条件是。

9.将下列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IGMP:DHCP:NA T:URL: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名词解释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2、简述哪些方法可以达到节约IP地址的目的。

3、试说明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异同。

4、描述TCP拆除连接的过程5、试说明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一个带宽为10kHz的理想低通信道,每个码元可以取16个有效的离散值,计算该信道的数据传输率。

2、一链路层协议采用CRC检验机制。

若生成多项式为P(X)=X3+ X2+1,接收方收到的数据为101001001。

问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误码?3、设TCP的ssthresh的初始值为16(单位为报文段)。

当拥塞窗口上升到20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并说明窗口变化的原因。

4、下表1中给出了在某个使用矢量距离路由协议的网络中路由器A的原始路由表,表2中给出了路由器A收到来自路由器B的信息,表3中给出了路由器A收到来自路由器C的信息。

写出路由器A收到来自路由器B和路由器C的信息后得到的新路由表。

(详细说明每一步)表1:路由器A原路由表表2:来自路由器B 表3:来自路由器C5、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

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58.192.10/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1、带宽:原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表示数据传输速率。

2、网络体系结构:指网络中协议的层次划分及各层协议的总和。

3、客户-服务器方式:指网络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反映了两者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二、选择题与判断题三、填空、1、语法、语义、同步2、调幅、调频、调制3、32,128,双协议栈,隧道4、01111101105、TCP,UDP6、TCP,21,207、SMTP,POP38、域名,IP地址四、翻译虚拟局域网,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远程终端协议,超文本传送协议,虚拟专用网,协议数据单元,脉冲编码调制,统一资源定位符五、简答题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待实体间的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服务是上下层之间调用与被调用的关系。

在协议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2、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组成。

源系统中源点计算机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将数据发送到传输系统中;传输系统将数据从源系统传输到目的系统目的系统中接收器从传输系统接收信号数据,终点计算机从接收器获取数据。

站点在发送过程中边发送边监听,如发现冲突则停止发送,并发出干扰信号,以便让其他站点都知道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