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秧歌音乐组成

东北秧歌音乐组成

东北秧歌音乐组成
内容摘要东北大秧歌的音乐,是东北大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东北大秧歌的音乐特点,对整个东北大秧歌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实践参考意义。

文章以民族性、地域性、民间性为三大视角,对东北大秧歌的音乐特点,进行系统、细致的论述。

关键词东北大秧歌音乐特点民族性地域性民间性秧歌,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据考,这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农业劳动,为插秧之歌的简称。

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如白蛇、青蛇、许仙、唐僧、孙悟空、傻柱子、小老妈等等,手持扇子、手绢、彩绸等道具而舞。

在表演形式上,分为大场与小场两部分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为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时也为一人单独演唱的民歌、小曲。

东北大秧歌的音乐是东北大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东北大秧歌的舞蹈各占整个东北大秧歌的半壁江山,构成载歌载舞、视听一体的格局。

研究东北大秧歌的音乐特点,对于东北大秧歌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理性思辨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具体而言,东北大秧歌的音乐特点,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民族性民族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早已在许多艺术家心中达成共识。

俄罗斯作家赫尔岑早在19世纪就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
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

①东北大秧歌音乐的民族性,与整个东北大秧歌的民族性相匹配,并为整个东北大秧歌的民族性服务。

东北大秧歌为中国汉族的民族舞蹈,其大场的大型集体舞的队形变换方式有卷白菜心走剪子股编蒜辫珍珠倒卷帘迷魂阵,以及踩高跷、跑旱船、跑驴、竹马灯、花灯等歌舞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汉族舞蹈的特点。

小场的歌舞也都是民族歌舞。

东北大秧歌的音乐,分为大场舞蹈的伴奏音乐器乐与小场中的演唱声乐、伴奏器乐两种。

无论是大场的器乐伴奏,还是小场的声乐演唱与器乐伴奏,都是典型的民族音乐。

其一是乐器的民族性。

为大场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有唢呐、鼓、锣、镲,都是古老的民族乐器;为小场伴奏的乐器,除上述乐器以外,还有竹板、手玉子、二胡、三弦等,也都是传统的民族乐器。

其二是乐曲的民族性。

为大场伴奏的《将军令》《得胜令》《句句双》《大姑娘美》等乐曲;小场中的民歌《绣哈尔滨》《翻身五更》《看秧歌》等,也都是典型的民族声乐作品。

而且,这些乐曲的作曲法,也都是民族化的。

例如在旋律上,都是民族音乐特有的旋律;在节奏上,多用四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