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通信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光纤通信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光通信概论总复习
1、原子的三种基本跃迁过程是:( 1、
2、4 )
(1)自发辐射;
(2)受激辐射;
(3)自发接受;
(4)受激吸收。

2、光纤型光放大器可分为:( 1、2、3 )
(1)光纤拉曼放大器
(2)掺铒光纤放大器
(3)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4)半导体光放大器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1)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等于纤芯的折射率;
(2)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纤芯的折射率;
(3)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
(4)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涂覆层的折射率。

4、光纤的单模传输条件是归一化频率满足:( 1 )
(1)V<2.405 ;
(2)V>2.405 ;
(3)V<3.832 ;
(4)V>3.832 。

5、 STM-4一帧的传输速率是( 1 )。

(1)9×270×8×8000;
(2)9×270×8×8000×4;
(3)9×270×8;
(4)9×270×8×4。

6、光纤通信主要应用的3个波长是:(1、2、3、4)
(1)850nm;
(2)1310nm;
(3)1550nm;
(4)上述全部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3 )
(1) F-P激光器的谱线宽度大于DFB激光器的线宽;
(2)DFB激光器的线宽大于LED的线宽;
(3)白炽灯的线宽大于DFB激光器的线宽;
(4)LED的线宽小于DBR激光器的线宽。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 )
(1)损耗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限制可用光纤放大器克服;
(2)当损耗限制比色散限制距离短时,称这种光纤通信系统为色散限制系统;
(3)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限制可用光纤放大器克服;
(4)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限制可用光纤非线性克服。

9、多模光纤中存在的色散:( 1、2、3、4 )
(1)模间色散;
(2)材料色散;
(3)波导色散;
(4)偏振模色散。

10、作为光中继器使用的掺饵光纤放大器在传输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3 )
(1)提高光纤中的信噪比;
(2)消除传输光脉冲的相位抖动;
(3)补偿光纤损耗;
(4)调节光纤色散。

11、EDFA泵浦光源的典型工作波长是(2 )。

(1)0.85μm;
(2)0.98μm;
(3) 1.3μm;
(4) 1.55μm。

12、半导体激光器是通过受激辐射产生光的器件;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射条件为:
粒子数反转、受激辐射和正反馈。

13、光纤色散的种类有:
模间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偏振模色散等。

14、引起光纤损耗的主要因素有: 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弯曲损耗等。

15、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由掺铒光纤、波分复用器、光隔离器和泵浦激光器等光电器件构成。

16、现有码流信号为110110010001001011110110,采用8B1P编码方式,当P为奇校验码时的码流信号为110110010 000100101 111101101,偶校验码时的码流信号为110110011 000100100 111101100。

17、石英光纤的三个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分别位于850 nm、1310nm
和1550nm。

18、光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光电变换、信号再生和信号放大。

19、根据增益介质的不同,目前主要有两类光发大器:一类是采用活性介质,如半导体材料和掺稀土元素光纤,利用受激辐射机制实现光的直接放大,如半导体光放大器和掺杂光纤放大器;另一类基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利用受激散射机制实现光的直接放大,如光纤拉曼放大器和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20、STM-1帧结构信息净负荷位置在1-9行中的第10~270列。

21、SDH信号“组装”为标准的同步传输模块STM-N,主要步骤是:
指针处理、映射、复用和定位校准。

22、画出数字光发射机各组成部分方框图,并简要说明各所填方框的主要功能。

线路编码功能:将数字码流转换成适合于光纤传输的码型、送入光纤线路。

调制电路功能:把要传送的信息转变为电流信号注入LD,从而获得相应的光信号。

LD功能:实现信号的光电转换。

控制电路的功能:控制激光器的直流偏置电流,使其自动跟踪阈值的变化,从而使LD 总是偏置在最佳工作状态。

23、画出数字光接收机各组成部分方框图,并简要说明各所填方框的主要功能。

光电变换——光电检测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输出噪声影响甚大。

主放大器及AGC电路——主放大器的作用除提供足够的增益外,它的增益还受AGC电路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受输入信号幅度的影响。

均衡滤波——均衡滤波器的作用是保证判决时不存在码间干扰。

判决及时钟恢复电路——对信号进行再生。

译码器——如果在发射端进行了线路编码(或扰乱),则在接收端需要有相应的译码(或解扰)电路。

24、画出一个2.5Gb/s单通道光纤通信系统点到点传输结构图(光纤长度大于100公里)。

25、画出一个10Gb/s单通道光纤通信系统点到点传输结构图(光纤长度大于100公里)。

26、画出双向泵浦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图,指出各器件的作用。

27、画出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图,指出各器件的作用。

28、比较DWDM 和OTDM 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包括各自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DWDM 的关键技术:激光器调制技术(直接调制技术、外调制技术);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光放大器(增益带宽、带内增益平坦特性、噪声指数的饱和输出功率)。

DWDM 的优点:充分利用光纤的低损耗波段,大大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降低成本;对各信道传输的信号的速率、格式具有透明性;节省光纤和光中继器;可提供波长选路。

DWDM 的缺点:WDM 系统可复用的光波长数目和传输的距离都是有限的;WDM 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以及WDM 系统与传统系统间互连互通太差。

OTDM 的关键技术:超短光脉冲产生,光脉冲压缩;超短光脉冲传输和色散管理;全光时钟恢复;全光解复用;全光采样;全光时分分插复用。

OTDM 的优点:使用极窄脉冲产生较大的带宽,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光纤的频谱资源;产生极高比特率的合成数据流;可实现多路信号同时接入到同一根光纤。

OTDM 的缺点:该技术不如WDM 技术成熟,真正实用化还需时日。

29、一单模光纤传输系统由两段光纤构成,在1310nm 处,第一段光纤的损耗值为0.35dB/km ,色散值为β2=-15ps 2/km ;第二段光纤的损耗值为0.6dB/km ,色散值为D =-150ps/km ⋅nm 。

如果在光纤输入端的入纤功率为4mW ,系统要求到达接收端的光功率不低于1μW ,同时脉冲的波形在输出端不能有任何畸变或展宽。

试计算:
(1)该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距离。

(2)在达到最大传输距离的情况下,两段光纤的长度分别是多少km 。

(c 为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λ是光信号的波长) 解:
⑴先统一单位:4mW=6dBm, 1μW= -30dBm; 群速度色散:β2=-15ps 2/km , 则色散系数:
⑵列光纤损耗等式:接收端的光功率=入纤功率−第一段光纤的损耗值−第二段光纤的损耗值;所以有: -30dBm=6dBm-0.35L 1-0.6L 2
⑶列光纤色散等式:第一段光纤的色散值=第二段光纤的色散值;所以有: 16.47L 1=150L 2 ⑷联立损耗和色散等式得: L 1=86.56km; L 2=9.50km
该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距离为:L= L 1+L 2==86.56km+9.50km=96.06 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