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件:周围神经
展眼神神经经
上颌神经
-59-
十一 副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f
• 疑核→脑根→加入迷走N →咽喉肌
脊髓根 脑根 脑根 脊髓根
• 副N核→脊髓根→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疑核 斜方肌
副N核
迷走N副神经 副神经 胸锁乳突肌
-60-
十二 舌下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f • 舌下N核→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管 舌肌
(颏舌肌)
舌下神经管 舌下N舌损下伤神经
翼腭N节上牙槽后N
上牙槽前N
上牙槽中N
下颌神经
➢ 走行 ➢ 分支
颞深N
耳颞神经
舌尖舌偏下向神患经侧
-61-
五 三叉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f
特殊内脏运动f
• 三叉神经诸感觉核 中枢突
痛温觉的纤维 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触觉的纤维 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N节
周围突
• 三叉神经运动核
眼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上颌神经
三叉N节
下颌神经
-62-
➢ 走行 ➢ 分支
额神经:上睑提肌上方 泪腺神经:外直肌上方 鼻睫神经:上直肌下方
3.后支
胸神经 腰丛
4.前支枕:大颈神丛经、臂丛、腰丛、骶丛
2.交通支 白交第通3枕支神经 灰交通支
(详见内脏神经)
骶1丛.脊膜支
-11-
二、颈丛
(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C1~C4前 支 C1 C2 C3 C4
颈丛组成模式图
-12-
(二)颈丛的分支 ➢ 皮支: 麻醉点
-13-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6.尺神经(C8、T1)
➢ 行程
行于尺神经沟内 穿过尺侧腕屈肌起端
手背支
深支 浅支
尺神经
-23-
➢ 分支及分布
• 前臂部:支配1块半肌肉 • 手部:皮支、肌支
(支配13块肌肉)
-24-
➢ 损伤表现
-25-
7.桡神经(C5~T1) 深支
➢ 行程
紧贴桡神经沟向下外行 浅支至手背 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面
➢ 损伤表现
-42-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七、脊神经损伤定位相关解剖基础
(一)脊神经分布的节段性规律
-43-
(二)皮神经分布的重叠性
相邻两条皮神经的分支分布区域有相互重叠现象,当一条皮 神经受损伤时,仅出现皮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迟钝;而当两条以 上相邻的皮神经损伤时,才出现分布区的感觉完全消失。
臂后皮神经 指背神经
-26-
桡神经 浅支
臂外侧下皮神经
前臂后皮神经
➢ 分支及分布
• 臂部分支:皮支、 肌支(支配4块肌肉)
• 浅支:手背皮肤 • 深支:支配9块肌肉
➢ 损伤表现
-27-
M 正中神经 U 尺神经 R 桡神经
手部皮肤的神经分布
手部肌肉的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尺神经
-28-
• 肩胛背神经 • 肩胛上神经 • 肩胛下神经 • 胸内侧神经 • 胸外侧神经 • 臂内侧皮神经 • 前臂外侧皮神经
下神经节Ⅸ Ⅹ 前庭神经节Ⅷ
前庭神经节
上神经节
蜗神经节Ⅷ 耳神经节
睫状神经节Ⅲ
耳神经节Ⅸ
下颌下神经节Ⅶ 翼腭神经节Ⅶ
蜗神经节
下膝颌神下经神节经节
-51-
一 嗅神经
特殊内脏感觉f
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而成 穿筛孔入颅连于嗅球
颅前窝骨折可伤及嗅丝 造成嗅觉障碍
嗅球
嗅神经
嗅神经 嗅细胞
-52-
二 视神经
特殊躯体感觉f 由节细胞轴突聚集而成 穿视神经管入颅 经视交叉、视束连于间脑 颅内压增高→视神经盘水肿
-44-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一、嗅神经 七、面神经 二、视神经 八、前庭蜗神经 三、动眼神经 九、舌咽神经 四、滑车神经 十、迷走神经 五、三叉神经 十一、副神经 六、展神经 十二、舌下神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45-
脑神经的名称、排列顺序
Ⅰ
Ⅰ嗅N Ⅱ视N
➢ 按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可分为: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
为叙述方便一般将周围神经区分
连接中枢的部位
主要分布
脊神经 脑神经 内脏神经
脊髓 脑
脑、脊髓
躯干、四肢 头面部
内脏、心血管、腺体
-3-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 神经节 神经丛 神经末梢装置
一、神经节
-53-
八前庭蜗神经
➢ 蜗神经 ➢ 前庭神经
蜗N节
前庭神经核
蜗核
前庭N节
-54-
三动眼神经
Ⅲ
动眼N核 动眼N副
核
脚间窝 (中脑)
一般躯体运动f 一般内脏运动f (副交感f)
海 眶 上支 上直肌,上睑提肌
绵上
下支 内、下直肌,下斜肌
窦裂
睫状N节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55-
睫状短神经 睫状N节
下支
感觉根:来自V1的鼻睫神经 传动导眼眼N球副一核般动感眼觉N核
皮支→腓肠神经
• 足底内侧神经
• 足底外侧神经
腓总神经
腓肠外侧 皮神经 腓肠神经
➢ 损伤表现
-41-
(2)腓总神经(L4 L5 S1 S2)
➢ 行程
绕腓骨颈向前,穿过腓骨长肌 分为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 分支及分布
• 腓浅神经: 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皮支
• 腓深神经: 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 皮支
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32-
五、腰 丛
T12
(一)腰丛的组成和位置
L1
T12前支一部分
L2 L3
L1-3前支
L4
L4前支一部分
-33-
(二)腰丛的分支 ➢ 直接发出肌支:支配髂腰肌、腰方肌
髂腹下神经
➢ 其他分支:
1.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在腹股沟浅环上方 3cm处达皮下
2.髂腹股沟神经
经腹股沟管, 自腹股沟浅环穿出
➢ 行程
穿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下行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 分支及分布
坐骨神经
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40-
(1)胫神经(L4 L5 S1-S3)
➢ 行程
胫神经
经内踝后方分为两终支至足底
胫神经
➢ 分支及分布
足底外侧神经
• 小腿:
腓足肠底内内侧侧神经 皮神经
肌支→支配5块肌肉
Ⅴ1
Ⅲ→眶上裂 Ⅳ→眶上裂
Ⅴ2
Ⅲ
Ⅴ1→眶上裂 Ⅴ2→圆孔
Ⅳ
Ⅴ3
Ⅴ3→卵圆孔 Ⅵ→眶上裂
Ⅵ
Ⅶ
Ⅶ→茎乳孔 Ⅷ→内耳门
Ⅸ
Ⅷ
Ⅸ→颈静脉孔 Ⅹ→颈静脉孔
Ⅹ
Ⅺ→颈静脉孔 Ⅻ→舌下N管
Ⅻ
Ⅺ
-50-
脑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副交感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Ⅴ 膝神经节Ⅶ 上神经节Ⅸ Ⅹ
三叉翼神腭经神节经节
睫状神经节 上神经节
后根 脊神经节
➢ 前根属运动性 ➢ 后根属感觉性 ➢ 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
脊神经 前根
膨大的脊神经节
脊神经的构成
-6-
脊神经共31对,分为5部分:
颈神经8对(C1~C8)
脊
神
胸神经12对(T1~T12)
经
根
腰神经5对(L1~L5)
骶神经5对(S1~S5)
尾神经1对(Co)
-7-
➢ C1经寰椎与枕骨之间穿出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 述 二、颈 丛 三、臂 丛 四、胸神经前支 五、腰 丛 六、骶 丛 七、皮神经的阶段性和重叠性特点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1-
周围神经的分类:
概述
➢按与中枢连接部位→
脊神经(31对)、脑神经(12对)
➢按分布→
躯体神经、内脏神经
Ⅰ、Ⅱ、Ⅷ
运动性神经 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神经 Ⅴ、Ⅶ、Ⅸ、Ⅹ Ⅻ
-48-
Ⅱ
Ⅵ
Ⅳ
Ⅲ
Ⅴ
Ⅶ Ⅷ
Ⅸ
Ⅺ Ⅹ
脑神经连脑的部位
Ⅰ端脑
Ⅱ间脑
Ⅲ中脑
Ⅰ
Ⅳ中脑
Ⅴ 脑桥 Ⅵ 脑桥 Ⅶ 脑桥 Ⅷ 脑桥
IX 延髓 Ⅹ 延髓 Ⅺ 延髓 Ⅻ 延髓
-49-
Ⅱ Ⅲ ⅣⅤ Ⅷ ⅥⅦ ⅨⅩ ⅫⅪ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
Ⅰ
Ⅱ
Ⅰ→筛孔 Ⅱ→视神经管
-29-
肩肩胛胛下背神神经胸经外侧肩神胛经上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胸内侧神经
四、胸神经前支
➢ 1~11对:肋间神经 第12对:肋下神经
肋间臂神经
➢ 沿肋沟前行
➢ 分支:肌支
皮支(外侧皮支、前皮支) ➢ 第4~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
外侧皮支
第2~4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分布于乳房
前皮支
➢ 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横过
股外侧皮神经
3.股外侧皮神经
-34-
4.股神经(L2-L4)
➢ 行程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 经其深面至股三角
➢ 分支及分布
肌支:支配4块肌肉 皮支:前皮支、隐神经
股神经
隐神经
-35-
5.闭孔神经(L2-L4) ➢ 行程
穿闭膜管至股部
➢ 分支及分布
肌支:支配5块肌肉 皮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