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盘县珠东乡中心小学叶国锋
多年来小学科学不重视,虽在迎省普实验收之际,忙了一大阵。

如今仍不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受重视,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过它。

从而导致实验课教学走入很大误区,改变了实验课、乃至科学课本身的实质。

现将我对怎样组织实验课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定位课型。

小学科学实验课是以实验为中心,老师引导学生动
手提出猜想、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为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它与一般的讲授课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充分理解科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来源于
生活又高于生活,每种现象、每一个结论都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

以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用实验来验证、模拟其过程是最好不的手段。

尤其是学生周围未有,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结合实验课题,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合理配置实验器材。

虽然
小学科学实验非常简单、易操作、易准备。

但对于某一实验课老师怎样组织学生有效有序开展,老师就需三思而行了。

老师就应全面把握实验,明白实验目的,分实验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该做什么,注意什么,怎样开展才最有效,选哪些材料才更有效。

避免取材过多造成浪费、影响开展,或者材料不足而无法开展。

尽可能调配仪器,改装设备,取材简单,操作简便,易实现目的。

另外,老师对所开展的实验要胸有成竹,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提
供保证。

四、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

设计一个实验课题的教
学过程时,充分考虑到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本节实验课完成其中的哪一部分还是全部;学生对于本实验具备怎样的基础(包括所涉及到的器材过去接触过哪些,本实验是否建立在以往的基础之上等);本实验采用哪种合作方式;全作过程中如何分工等,老师都要充考虑,以便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保证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观察,体验的机会,为实验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师合理把握示范的时机。

过去许多教师通常把所教学的实验
先完整地给学生示范一遍,并反复强调每一个环节该怎样做,注意事项是什么。

学生再照葫芦画瓢似的机械重复一遍,如有不当之处,老师亲自动手帮助,实际这种做法改变了实验的本质,为实验而实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老师应围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发现为中旨,对实验的信不过程采取逐步引导的方式,,却有学生在老师的语言描述中不能抽象出做法的可作提示性演示。

对于实验操作失败的学生,要引导分析问题存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以便再次实验,通过这种失败过度到成功的体验,让生感悟到每一项发明创造所历经的艰辛。

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六、科学地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论。

过去,绝大多数实验结论,尚
未从实验过程中提炼出来,而是被教师包办代替,使实验打操作
失去本质的意义,把实验变成了普普通通的游戏。

其根源在于实验老师对实验的意识不到位,安排不当,引导不佳,思想过急。

在处理实验结论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全过程一,把看到的,想到的,都提出来相互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只有这样才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归结、总结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理解能力。

总之,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正确理解实验课型,以学生为主,增强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用心组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推动实验教学良性好地向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