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元素和元素符号)
1、以禁止吸烟和交通标志符号,引入本节学 习内容,是要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是化学科学中 的一种言,更要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作为一种语 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重要性。
2、让学生判断钠原子和钠离子是不是属于同 一种元素,是想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最根本的东 西。。
3、给学生讲解元素和原子的区别昨联系内容 时,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 了全面看待事物的思想,明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 事物,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1、国际上通用的元素符号,采用元素拉丁文名 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该元素; 2、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相同时 ,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
如:氢 H 氦 He 汞 Hg 碳 C 钙 Ca 氯 Cl
巧记:一大二小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C碳 O氧 H氢, Cu 铜 Au 金, Mn 锰 Fe 铁, Na 钠 Ba 钡, Ag 银 Hg 汞, Al 铝 Cl 氯, S 硫 Si 硅, Br 溴 Ar 氩, Ti 钛 Ca 钙, I碘K钾Mg镁,
在本节内容中,
重点是原子和元素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符号 的规范书写、及元素符号的含义。
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用宏观和微观对物 质进行描述(全面看待事物的思想)和常见元素 符号的识记。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
微粒”之后的进一步加深,本节内容很抽象,但 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为在第一章第三节时就了 解到“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而我们今天 所讲的元素符号,就是化学符号中的一种。
4、元素符号的规范书写,训练学生善于找规 律、善于总结的能力,也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记 忆的方法。
5、通过对元素符号含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信 息中获取未知信息的能力和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能力。
6、课堂小节中,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重 要内容,在加强对所学知识记忆的同时,也是在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
项目
元素
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
子的总称
含义 宏观概念:
微观概念:
区
只表示种类, 不表示个数 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别 适用范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围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
组成的
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联系
第二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 1 课时 《元素与元素符号》
朱德胤
高锰酸
KMnO4
钾
氧气
O2
水
氧(O)
二氧化锰
H2O
二氧化碳 CO2 MnO2
1、以上物质中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2、氧原子与其他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③表示物质磷(宏观意义)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以后,整个符号 只能表示多少个原子。(即整个符号就 只具备微观意义,不具备宏观意义!)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Fe:表示三个铁原子 nS:表示n个硫原子
1、课本79页第1、2、5题; 2、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元素与元素符号”这一节内容是由教育部 2012年审定、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 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 内容。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基 础,因此,只有将元素和元素符号的知识学好并 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才有利于学习后面的化学 式和化学方程式。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 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
物质的描述过程中“宏观与宏观”、“微观与微观”
对应。如:
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宏观
宏观
宏观 宏观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iblioteka 微观微观微观 微观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 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P磷N氮Zn锌。 元素符号要记清。 元素符号要记得。 元素符号要会背。 化学知识要学懂。 化学实验真有趣。 不学化学要吃亏。 学好化学就不怕。 我学化学我最帅。 我学化学我最美。
表示一种元素 (宏观意义)
元素 符号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 个原子(微观意义)
H
表示氢元素 (宏观意义)
表示一个氢原子 (微观意义)
有些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一种元素和这种 元素的一个原子之外,还表示一种物质。(金 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
Mg
①表示镁元素(宏观意义) ②表示一个镁原子(微观意义)
思考:如果在元 素符号前加了数
③表示金属镁(宏观意义)
字,又有哪些含
义呢?
P
①表示磷元素(宏观意义) ②表示一个磷原子 (微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