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有珍稀动物名录

中国特有珍稀动物名录


黑颈鹤是大型涉禽,身长115~120cm,体重5.35kg。 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 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 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是世 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为中国所特有 的珍贵鸟类。1983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鹤类保护会议公 布,全球只有200只黑颈鹤。20年来由于保护工作加强和 新越冬地及新越冬种群的发现,使黑颈鹤野生种群总数上 升到7000只左右,这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鹤类 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的。但是如果不继续加以保护, 7000只左右的黑颈鹤仍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数目。截止到 2002年,中国西宁、北京动物园和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 已成功地进行了黑颈鹤的人工繁殖。目前中国以保护黑颈 鹤为主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共有15个,其中有3个为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白唇鹿又名岩鹿、白鼻鹿、黄鹿、、 “哈马”(藏语),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 水鹿、马鹿相似。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 为中国特产动物。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 地区的山地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一些地区已有效地 控制住了捕猎。由90年代初的不超过50头到 1997年的80-89头。现有白唇鹿的保护区 有四川新陆海保护区、甘肃盐池湾保护区。 2003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现白唇鹿 世界最大野生种群,总数逾5000头。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 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尾特长,约 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 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 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 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 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 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 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 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为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 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等级:2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藏野驴,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形 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 称其为“野马”。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藏野驴的生活也 遭到人类过度放牧、淘金和违法偷猎等有意无意的侵袭干 扰,导致其种群数量大大减少,据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的牧民称,成百上千头藏野驴在一起吃草休憩的壮观景象 已经多年不见。为了保护这一物种,《濒危动植物种国际 贸易公约》将他列为第Ⅱ类受保护的动物,中国政府也将 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几年来,科技工作 者们一直坚持在高原野外科学研究工作,对这些高原“原 住居民”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藏野驴的种群得到了很好 的保护与恢复。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统计,在阿里 改则县察布乡北部和尼玛县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数量庞大 的野驴群,有些群体的数量达到500头以上。
藏羚羊,学名藏羚,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动物。 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作为青藏高原动 物区系的典型代表。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 觅食。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寿命最 长8年左右。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 西里生育。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为了 保护藏羚羊和其它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 1983年成立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 羌塘自然保护区,1995年成立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底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成立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藏羚羊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西藏 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藏羚羊犯罪活 动,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使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 量从1999年的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万只以上。
羚牛(学名:Budorcas taxicolor) 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 大型牛科动物,共有四个亚种。其体型介 于牛和羊之间,但在牙齿、角、蹄子等更 接近羊,可以说是超大型的野羊。国家一 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 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野牦牛又叫野牛,藏名音译亚归。偶蹄目, 牛科,牛亚科、牦牛属。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 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青藏高原特有牛种, 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以往野牦牛在本省的分布 区较为广泛,但由于无计划的乱猎,至使分布区 日渐缩小。据调查以往在柴达木盆地以南,青藏 公路以东的范围内,野牦牛的活动也是相当普遍, 但至今为数已经不多。目前只在青藏公路以西, 柴达木盆地南部和北部还较丰富的野牦牛资源。 另外在天峻县西北阳康地区(与乌兰县交界一带) 还分布着少量的野牦牛。
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祖籍越南下龙湾的吉婆 岛,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至今已有300多万年 的生存历史。头肩俱白,故名。是全球25种最濒 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 类。白头叶猴为我国所独有,并且仅分布在广西 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 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目前国外还没有白头叶猴 活体和标本,国内也只有少数两个地方有人工饲 养的白头叶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 乘明表示,在这样的局面下,广西当地保护好白 头叶猴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这里的白头叶猴因 为保护不慎出现灭绝,则标志着白头叶猴这个物 种在地球上的彻底消失。
榆次六中 赵明
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 要栖息地是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 边的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 大约1590只左右,由于生育率低, 加上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在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中评为濒 危物种,为中国国宝。
白鳍豚,也称为白暨豚、白鳍,是一种淡 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 流域,具长吻,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 露无毛,喜欢群居,性情温顺谨慎,视听器 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白暨豚属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 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中国已被列 入《世界已灭绝生物名录》中,已经被联合 国自然基金会及美国探索频道列为2000年~ 200一种鳄鱼,俗 称猪婆龙,土龙,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 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 下游地区及太湖,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可 能不足200条,其中约有50条为成年扬 子鳄。其威胁主要来自栖息地的破坏, 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 CITES附录I,IUCN则列为极危。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 特有种。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 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 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喜欢栖息 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在水田、沼泽、山区 溪流附近觅食。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在 1960年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中。 2005年8月9日,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 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保护 与繁育,现在朱鹮数量已达近1500只左右, 其中野生种群700余只。
金丝猴(jinsihou)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 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体长约70cm,尾长约与体长 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翘。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 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的 毛为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的毛为 褐黄色,毛质十分柔软。生存状态;金丝猴生活在海拔 1400~3000m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几乎与大熊猫 同地区分布,同样怕酷暑耐严寒。金丝猴是我国特有动 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的金丝猴包括川、滇、 黔三种,在秦岭繁衍生息的川金丝猴猴群共有三十九个, 全部金丝猴加起来有四千多只;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 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 数量才七百多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