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gis学习资料

Qgis学习资料

QGIS教程【GBPS详解】写在前面的话:我喜欢用ArcMap来绘制地图,但今天要讲的是用一款叫QGIS的软件。

为什么要用QGIS?ArcGIS太强大了,正因为它太强大,所以,不得不考虑换一个软件。

ArcGIS 10的安装包有3.75G,如此庞大的软件,的确令人生畏。

而购买ArcGIS的费用也基本上是天价级别,如果不用破解,大伙都用不起。

于是我一直想找寻一款免费但功能强劲的GIS软件来支持我的GBPS理论,从QGIS到DIVA-GIS,到MapWindow,又到QGIS。

最后还是决定用QGIS。

QGIS,全称为Quantum GIS,是一款比较知名的免费开源GIS软件,由于在这里我们不谈论二次开发,所以什么源码、编程之类一概不谈。

(QGIS官网:)——————————————分割线————————————————正文:其实我还蛮喜欢教东西的,但是只是喜欢说教,却懒得写教程,所以可能有些地方写的不详细,还请各位看官见谅。

有疑问可留言,我会尽快回复。

对了,我在写教程的过程中我会默认你在大学中上过有关GIS的课,哪怕你上课睡觉或者早就忘的差不多了都没有关系。

如果没有……那你最好先补一下GIS的基本常识(我对GIS也不是很精通,所以有个皮毛就可以了)。

1、下载和安装QGIS下载地址:/downloads/QGIS-OSGeo4W-1.7.4-d211b16-Setup.exe (截至2012年7月5日的最新版本为1.8.1,但我发现其不支持中文数据,所以在这提供的是1.7.4版本。

大小为111M)下载后双击安装,最好安装在非中文目录下,即路径中不要含有中文字符;而且路径名称中不要有空格,所以不能装在Program Files文件夹下面,建议装在“C:/QGIS”或“D:/QGIS”目录下。

不出意外的话,点桌面上的“Quantum GIS Desktop (1.7.4)”图标即可打开。

如果报错,请百度或谷歌。

/image.axd?picture=2012%2f7%2fQQ%e6%88%aa%e5%9b% be20120706180649.jpg2、安装Openlayer插件打开你的QGIS,如果操作界面看不大明白没关系,以后再讲。

为啥要装这个插件?这个插件可以在地图中添加常用的网络地图为底图,对于我们绘制地图来说非常方便。

支持谷歌、OpenStreetMap、Yahoo、Bing、Apple iphoto等。

执行: 插件(P)->Fetch Python plugins这时候弹出一个框,等它下载完后,出现三个标签,选第二个,即Repositories,按“Add……”,添加一个URL为:http://build.sourcepole.ch/qgis/plugins.xml 的Repositories(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放插件的仓库地址),名称随意,然后确定。

确定后会更新插件列表,从列表中选择OpenLayer安装。

如果不好找试试用Filter搜索。

3、绘制地图执行:插件(P)->OpenLayer plugin->Add Google Physical Map谷歌地图就添加到地图窗口了。

(如果无聊的话你可以试试其他的地图,因为服务商都不是中国的,所以,中国的数据还是谷歌的比较详细)画哪儿的地图呢?就画个什邡的吧,谁让什邡最近这么火呢。

先在地图上找到什邡,地图缩放到中国-四川-成都,然后上面一点就是什邡了。

如果不好找,就用openLayer再添加一个谷歌的街道地图。

地儿是找着了,没有边界啊。

现在到网上去找一张什邡的地图,看这里:/articleimage/200805/scxsfxd.jpg地图下载后执行:Raster->Georeferencer->Georeferencer(或者直接点工具栏上的配准图标)在新弹出的窗口中点Open Raster工具。

将下载的地图添加进来,需要说明的是QGIS的配准方法与ArcMap稍微有一点点差别,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这时候Add Point工具是默认选中的,QGIS需要至少添加4个配准点才能配准。

先在图片上找一个配准点点一下,然后会弹出一个框提示你输入地图坐标,这时候选“From map canvas”,即从地图上拾取。

点击后,配准窗口自动最小化,显示出地图窗口,然后从地图上选取与刚刚选择的配准点对应的点,点击后会自动回到配准窗口,点击确定,以添加该配准点。

下面的截图显示了我添加的四个配准点,由于我早就有什邡的边界的shp文件,所以我投机取巧仅仅是示意一下,大家在配准的时候,可要仔仔细细,多添加几个配准点,而且要确保清晰准确。

配准后通过转换设定和开始配准工具,即可生成带有坐标的tif位图。

回到地图主窗口,点添加位图工具,将配准后的tif图片加入。

调整其透明度(双击其所在的图层),检查配准情况。

配准合格后,我们新建一个shp文件(New Shapefile Layer工具)。

类型选择线,坐标系统默认即可,设置一个名为type的新属性,格式为text,然后确定,我们将文件名命名为border.shp。

在图层窗口中选中border.shp,工具栏点“Toggle Editing”工具,开始进行编辑,左键画,右键完成。

设置snapping,执行:设置(S)->Snapping options,设置border.shp的snapping最大容许值,设置为0.005m,QGIS和ArcMap的这个值的单位好像不大一样,自己试试看。

/image.axd?picture=2012%2f7%2f04.jpg 然后画边界,县界、乡镇界的type值稍微区分一下。

完成后保存编辑,我们得到这个:设置border.shp的样式,关闭tif图片,再添加个乡镇的点shp。

最后得到:QGIS教程【GBPS详解】-2:绘制一张地图(中)6.七月2012|评论|bycodeychai4、绘制道路和景点根据之前所讲的,现在再把道路和景点临摹上去。

等所有都完成后,去掉或隐藏所有网络地图。

然后适当调整每个图层的现实样式,得到:5、给城市和景点添加标注双击城镇的图层,打开图层属性,找到“标签”的tab,启用标签,设置显示字段name,并调整标签样式。

(请原谅我写的没有那么细致,因为一项项写出来实在是太费事了,都不难,自己看看就能学会,这是我正式用QGIS的第二天,你看,我不也都自己学会了,QGIS的操作方法跟ArcMap很像,应该很容易上手的)因为景点太多了,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给他添加标签。

选中景点所在的图层,点击工具栏上的“Labeling”工具,按提示设置label的样式。

随着地图的缩放你会发现label会自动调整自己的位置以不遮挡其他label。

这个跟ArcMap的类似。

6、排版输出jpg图片执行:文件(F)->New Print Composer这时候会弹出个排版的窗口。

工具栏上按添加新地图工具,在白纸上拖出一个画幅,放置刚刚绘制的地图。

通过Move item Content工具,并配合滚轮,可以设置地图内容的位置和缩放大小。

我们选一个A3的纸张,设置为300dpi,对整个地图进行排版。

输出后,得到一份简约的什邡旅游地图:/image.axd?picture=2012%2f7%2fQQ%e6%88%aa%e5%9b% be20120706175252.jpg本次就先写到这,下次讲如何给地图加地形(可用于分析的地形,而非网络地图)。

QGIS教程【GBPS详解】-3:绘制一张地图(下)7.七月2012|评论|bycodeychai7、添加DEM美国的卫星数据有很多是免费的,虽然精度有限,但对于县域地图来说,已经足够了。

网上有很多免费的DEM可供下载,比如SRTM、ASTER GDEM等等,中科院也有相关的镜像,可以从国内下载。

国外的地址请自行谷歌,我这里贴一个中科院的镜像地址:/admin/datademMain.jsp我在这里用中科院的30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产品,在检索页面找到什邡市的DEM数据,有两块。

因为什邡市跨越了东经103、104两个经度段。

将它们分别下载下来。

解压后得到两个20M左右的img格式文件。

这两个img对于什邡市地图来说,太大了。

所以最好裁剪一下,当然了,如果你的计算机硬件足够ok,也可以忽略这一步。

但在裁剪之前必须先将这两个img合并,或者你分别对两个img进行裁剪,但我想那不是一个好主意。

合并两个img,执行:Raster->Miscellaneous->Merge按提示输入两个img文件,并设置保存文件名。

这里记得勾选一下No Date Value:0,否则合并后有接缝。

同时勾选一下Load into canvas when finished,这样合并完之后会自动添加到地图中去。

点击确定,进行合并。

进行裁剪,执行:Raster->Extraction->Clipper裁剪范围我用的事先准备好的shp文件,当然也可手动输入坐标范围。

裁剪完成后得到一张黑不溜秋的dem_clip。

be20120707230502.jpg8、生成hillshade执行:Raster->Analysis->DEM设置输出文件名称,mode选hillshade。

其他参数默认,然后确定。

将dem_clip和hillshade两层至于所有图层最后,然后hillshade置于最后。

调整dem_clip的透明度为50%,并将其Style调整为显示colormap,将Colormap 标签下添加10个色段。

默认的色段颜色是蓝到红,做地形渐变很难看。

调整其为浅绿色到浅红色的渐变。

(这一点不如ArcMap好使了,因为ArcMap有预置好的色带可选,而QGIS则需要手动调,不过调好后可以存下来备用,下次用的时候就方便了。

)be20120707231024.jpg调整好个图层的样式后,回到print composer,设置地图版式和布局。

然后就可以输出地图了。

输出jpg后发现,栅格数据输出后带了几条线,是个bug。

导出pdf也同样带这条线。

矢量数据输出则没有任何问题。

be20120707232557.jpg小结:这几天试着学了一个QGIS,顺便出这个教程,对于制图而言,发现ArcMap 可以做的,QGIS基本都可以实现。

有些情况下,ArcMap效率可能更高,毕竟是商业软件和免费软件的区别。

但对于GBPS来说,我想QGIS已经足够了!今天画地图只是开个小头,接下的教程里会跟大家逐一介绍如何用QGIS对规划中各个环节进行支撑,如何分析基础条件、资源、市场、空间布局,并对基础设施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做详细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