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制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版)

法制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版)

从某市1999年以来办理的56起青少年犯罪案件 看,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A
16
好奇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 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 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 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 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 少女禾某,本是一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中 学生,因看到一些大龄青年吸食毒品,在好奇 心的驱使下也试了试,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最 后发展到以卖淫换取毒资的地步。
A
11
据分析,这些孩子的不良家庭影响是:一、 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管教无方,法制教育 更谈不上;二、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在115名孩子中,独生子和老小占77.4%,家 长溺爱至极,使孩子从小为所欲为;三、父 母思想意识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 甚至家人中就有违法乱纪现象;四、家庭感 情不和,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了一地,当即身亡。 见帮工死了,师傅一下子慌了神,不知
所措。这时恰好小强推门而进,发现了院 子里帮工的尸体,吓坏了。师傅终于平静 下来,他将帮工的尸体埋在后院,然后对 小强说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并恳求小强为 他保密。小强说:“师傅,您放心吧,我
什么
A
8
A
9
在第二次调查时,一条警犬立了功,帮
工的尸体被发现,师傅作为重大犯罪嫌疑
我国《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
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
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
A
10
个案一
南方一座有近600万人口的城市,1991年分4批判处了172名罪犯死刑, 其中18-25岁的年轻罪犯115名,占被处死人数的66.9%。为什么这么多的年 轻人走上了断头台?调查研究说明,他们违法犯罪均起于少年时期,30.5% 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好表现。 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多方面原因,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制教育
讲座
主讲:
——法在身边
A
1
人生的几个关系ຫໍສະໝຸດ A2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 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 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 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 展法制教育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人被捕,很快被提起公诉。在法庭上,小
强作为证人被请来。小强在法庭上编造了
帮工先持刀抢师傅的《家传竹编图谱》,
师傅为防卫砍伤帮工致死的谎言。由于证
人提供了新的证言,法庭不得不暂时休庭。
正当小强暗自庆幸自己救了师傅一命之
际,在强大的政策攻心教育面前,师傅供
出了案情事实真相。师傅受到了法律的制
裁,小强也因涉嫌伪证罪被刑事拘留。
• 是每个人在社会从事各种活动的行为准则 • 法制精神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在修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内在素质的内涵正
在逐渐丰富。以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现代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人文和法律精神。
A
3
•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利武器。作为职业中学的学 生,一只脚已经踏入社会,一旦真正步入社会, 就要和形形色色的人、事打交道,期间必定纠缠 着各种利益关系,而法律将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 有利的武器。因此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将使自身 受益。
• 学校原因
• 个人原因
下面重点就个人原因展开分析
A
15
犯罪心理分析
违法犯罪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很突出,并且呈 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 比例偏高;14至18周岁年龄段强奸、抢劫犯罪比 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 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犯罪比例偏高及青少年违 法犯罪年龄偏低,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当张林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儿子被人打死后,父亲的高血压病复发而引起了半身瘫痪, 母亲则当场就晕了过去,从此,其母就整日疯疯癫癫,直至卧床不起。
A
14
• 从这三个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是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事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
去深思。
案例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归咎起来不外乎有:
• 家庭原因
• 社会原因
有一次,师傅去镇子上催要货款,家里只剩下小强和帮工。一看师傅走了,帮工
放下手中的活计,躺在竹皮上抽起了香烟。一阵小风将帮工扔在地上的烟头吹到了 一堆干燥的竹皮下,引起了一场不大的火灾。幸好小强和帮工扑救及时,火势没有 扩大,但还是烧毁了一批竹皮和竹编成品,损失近千元。
A
6
A
7
家传宝书,情急之下顺手抓起一把砍刀朝 帮工扔了过去。说也巧,帮工的一只脚还 没迈出大门,脑袋上重重挨了一刀,应声 倒地。这一刀的力量太大了,帮工的脑袋 被砍出一个大洞,血浆、脑浆顺着伤口流
•尊法守纪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
•是保护每个人个人利益的保障
A
4
以案说法
个案一 个案二 个案三
A
5
近几年,小强家所在的寨子成了旅游胜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竹编成了 抢手货。暑假,小强勤工俭学,跟着师傅学竹编。小强的师傅为了扩大经营规模, 又从另一寨子里雇了一名三十几岁的青年做帮工。谁知,这个帮工是个好吃懒做的 家伙。,
A
17
盲从
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 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 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如一个少年抢劫、盗窃团伙,6人中有3人不满 12周岁,这3人跟随一个16岁的“头目”在两 年内作案数十起。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犯罪时, 他们都说:“他(指‘头目’)让我们干的。” 像这样的作案人占总数的20%还多。
A
12
个案二
珠三角某校一男生,18岁,平日经常出入酒吧,接触到一些不良习 气,久之,竟也学会泡小姐。一日,偷出校门,与一三陪女郎发生关系, 事后当该小姐问他要钱时,该生不但不给钱,还竟然将其杀害并碎尸。而 后两天,还若无其事的回校上课,两天后才被公安从学校带走。
A
13
个案三
初中生张林和几个同学在公园里打球,碰上了几个熟悉的学生,两拨人在一起玩 球的过程中,张林与谭华发生了口角,谭华骂了张林,张就与他打了起来。第二天, 谭华为了报仇就找了不少“哥们儿”,把张林劫到了公园里,他们把张林双手捆住 后,就轮番殴打他,并用刀子划张林的脸,无论张林怎样求饶都不行,只打得他满 脸是血、浑身是伤、已奄奄一息了,这帮人才离开公园。张林在被别人送往医院的 途中不治身亡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