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灭火与疏散应急救援预案

灭火与疏散应急救援预案

灭火与疏散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公司在生产生活当中,因电器、液化石油气使用不当或动火等人为因素可能引起火灾,或因遭遇高温、雷电天气以及生产环境中存在大量易燃或可燃物质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火灾隐患场所及风险分析如下:专业资料组织机构2. 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2.1 总指挥:公司总经理副总指挥:贾万生、于亚林、车殿忠(副总经员:刘泽峰(党委书记)、余耀忠(总会计师)成、、郭晓兰(总经理助理)、赵国敏(总经理助理)理)、李增民(副总经理)、王国亮(人力资源部、杨时英(技安环保部部长)孙长禹(工会副主席)、许凯兵(公、崔际滨(制造部副部长)部长)、郭学军(发展计划部部长)马连祥(职工医院院长)以及其他单位第一负责人。

司办公室副主任)职责与分工2.2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组:2.2.1 长:贾万生组副组长:于亚林员:公司专职消防人员、单位义务消防员。

成责:负责现场人员抢救、设备抢修、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职2.2.2现场救护组:长:赵国敏组副组长:马连祥、许凯兵专业资料成员:事故单位现场抢救人员、医务队、抢修队、车辆管理人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各类救援人员的急救工作2.2.3事故现场调查组:组长:李增民副组长:杨时英、王国亮成员:技安环保部、人力资源部、工会、事故单位安全员、党群工作部等相关人员及事故单位技安员、现场见证人员。

职责:负责对现场的事故状态进行分析,记录,必要时进行拍照、摄像等,对事故发生原因确定并上报有关部门。

2.2.4事故现场保护警戒组:组长:许凯兵副组长:王城军、郭学军成员:公司办公室保卫人员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控制事故现场人员的出入。

2.2.5现场通讯组组长:闫文联副组长:孙长禹、崔际滨成员:动力分厂通讯班、电工班人员职责:保障事故现场通讯畅通,内外部信息传递快捷。

2.2.6善后工作组组长:刘泽峰副组长:余耀忠专业资料成员:事故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党群工作部人员职责:负责传达指挥部的决定和工作安排,负责善后处理,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并对现场污染物进行处置,消除危害;负责对死难、受伤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慰问。

2.2.7方案处理组组长:郭晓兰副组长:杨时英成员:发展计划部人员、技安环保部相关人员职责:协调有关单位负责救援工作,报告事故各阶段处理情况。

3 物资准备3.1 地下消火栓16个(2.5寸);3.2 墙壁消火栓63个(2.5寸)、9个(2寸);3.3 水龙带1740米(2.5寸)、220米(2寸);3.4 水枪79支(2.5寸)、9支(2寸);3.5 4公斤干粉灭火机405台;3.6 35公斤干粉灭火机16台;3.7 2公斤1211灭火机28台;3.8 消火栓、灭火机每年检修一次,确保质量。

4初期火灾的扑救4.1初期火灾由单位领导、保卫队队长现场指挥由单位义务消防队进行火灾扑救。

4.2初期扑救效果不明显或火势难于控制时,事故单位领导应立即向公专业资料司应急响应办公室报警。

5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5.1 报警初期扑救效果不明显或火势难于控制时,事故单位领导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响应办公室报警。

指挥中心根据事故事态发展下达指令请求外部支援。

5.2 接报接到报警后,领导和有关部门应立即决策启动应急救援体系。

并通知应急救援的相关人员和单位。

5.3 救援行动5.3.1各救援工作组应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开展工作。

救援的工作包括:人员救助、物资和人员疏散、现场抢险(灭火)、道路疏通、现场保护、医疗救护、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等。

5.3.2各工作组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实施情况,指挥部根据事态发展情况,确定是否求助外援。

5.4 应急恢复救援工作结束后,解除警戒,关闭应急救援程序,进行现场清理、善后处理,并进行事故调查,由应急救援办公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5.5 总结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进行充分总结,汲取教训,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并将事故处理情况报告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

6扑救各类火灾的基本方法6.1 易燃液体事故基本情况专业资料易燃液体通常是储存在容器内。

与气体不同的是,液体容器有的密闭,有的敞开,一般都是常压。

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或水面)飘散流淌,而且,易燃液体还有相对密度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和喷溅问题。

6.1.1遇易燃液体火灾,一般应采用以下基本对策。

(1)首先应切断火势曼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相对密度、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3)对较大的储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下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灭火更有效。

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

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用干粉、卤代烷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

干粉、卤代烷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资料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卤代烷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5)遇易燃液体存储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限制火势的同时,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

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的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体。

6.1.2 毒害品、腐蚀品事故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对人体都有一定危害。

毒害品主要经口或吸入蒸气或通过皮肤接触引起人体中毒。

腐蚀品是通过皮肤接触使人体形成化学灼伤。

毒害品、腐蚀品有些本身能着火,有的本身不着火,但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

遇到毒害品、腐蚀品火灾时,一般采取以下基本对策(1)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毒害品、腐蚀品火灾专业资料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燃烧范围;(3)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4)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救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5)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

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

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

6.1.3电器设备、设施火灾的扑救(1)迅速切断电源,局部电源因火无法切断时,应立即切断总控制开关,为灭火提供便利。

防止在灭火时,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高压电设施、设备断电,必须由电工操作,并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工具操作。

(3)在未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粉灭火机,抓住灭火有利战机进行扑救,注意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4)切断电源后,用消火栓、灭火机进行灭火,同时要在火势可能蔓延方向进行堵截,防止扩大火势。

6.1.4 油库、加油机火灾扑救(1)油库值班员首先要切断库内电源,利用库内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同时,部门领导和公司消防办报警。

电话:89119。

专业资料(2)公司消防队和单位义务消防的一组人员利用库内配备的4公斤干粉灭火机,分三个不同位置,对加油机着火点进行扑救。

(3)从地下消火栓处铺设三盘水带到加油机旁,堵截火势,防止向地下室油泵间蔓延。

(4)立即关闭地下油泵间输油控制阀,并把油库大门打开,做好警戒工作,禁止无关车辆通行,把水带轧坏,影响灭火工作。

6.1.5木料火灾的扑救(1)着火后,由火险发现人负责切断总电源,并立即向保卫队报警(电话89119),配合保卫队长指挥灭火。

(2)用墙壁消火栓,铺设水带或使用干粉灭火器,对起火点进行灭火。

(3)利用消防钩抢救物资和疏散易(可)燃物,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7要求7.1 报警时,报警人员要说明事故情况、规模、被困人员情况,如同时发生火灾,在向消防办报警时,还应说明事故的详细地址、着火物质、报警人姓名及单位等情况。

7.2如发生火灾,在消防队未到之前,现场人员要抓住时机,快速果断地进行火灾扑救。

7.3 如有人员伤亡,现场人员要立即通知医疗急救中心,同时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护。

7.4 各救援组行动要迅速,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投入抢救工作。

7.5 现场抢救工作要听从领导、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加强协作,确保专业资料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7.6 抢救工作结束后,各救援组要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8培训演练8.1 每年至少一次对义务消防队进行培训、演练。

8.2 进行防火、灭火知识讲座,提高每个队员的消防常识,了解在工作中应如何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8.3 灭火应急预案实地演练,使每个队员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灭火作用及其性能。

8.4 通过演练,锻炼各消防队在灭火行动中的相互配合。

8.5 演练后,对预案进行评审,有漏洞及时予以修订。

专业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