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群文阅读:《品味童谣中的”趣“》教学设计(精品详细教案) 12

三年级群文阅读:《品味童谣中的”趣“》教学设计(精品详细教案) 12

小学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童谣童趣童乐
——品味泸州童谣的“趣”
一、执教年级:
三年级
二、设计意图:
童谣是中国民歌王国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熟悉,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

童谣反映儿童的天真、纯朴,充满童趣,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它的内容除反映社会生活外,大多与游戏及传播知识有关。

如有嬉戏歌谣;有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生动而富于想象。

童谣也同样是丰富的、宝贵的文化资源。

本课以本地童谣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通过群文共读、群文共享的形式,在集体建构的过程中读童谣,交流童谣,寻找童谣的乐趣,发现童谣的特点,进而创作童谣,激发学生对泸州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童谣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空间与创作灵感。

三、阅读材料:
《打开大门看杨柳》(选自于《泸州传统童谣选》)
《胖娃胖嘟嘟》(选自于《泸州传统童谣选》)
《颠倒歌》(选自于《泸州传统童谣选》)
《红衣娃》(选自于泸州市童谣获奖作品)
四、议题分析:
本课议题确定为“品味泸州童谣的‘趣’”。

以本地童谣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通过群文共读、群文共享的形式,在集体建构的过程中读童谣,交流童谣,寻找童谣的乐趣,发现童谣的特点,进而创作童谣,激发学生对泸州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童谣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空间与创作灵感。

五、选文分析:
童谣是中国民歌王国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熟悉,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

童谣反映儿童的天真、纯朴,充满童趣,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它的内容除反映社会生活外,大多与游戏及传播知识有关。

如有嬉戏歌谣;有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生动而富于想象。

六、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书中童谣的特点和有趣之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课目的将学习内容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从一篇童谣的学习到多篇童谣的挖掘,让学生在轻松有趣、自主合作、探究共享的氛围中,通过群文共读、群文共享的形式,在集体建构的过程中读童谣,交流童谣,寻找
童谣的乐趣,发现童谣的特点,进而创作童谣,激发学生对泸州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童谣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空间与创作灵感。

七、阅读目标:
1.读议结合,趣读童谣。

体会数字谣、连锁谣、颠倒谣、问答谣
等作品的
特点。

2.感受本地童谣的乐趣。

八、阅读重难点:
体会童谣的乐趣。

(重点)
交流总结童谣之趣和创编童谣。

(难点)
九、教学准备:
文本资料、PPT;复习已学童谣,收集泸州的本地童谣。

十、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十一、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议题。

播放地方童谣歌曲视频,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也带着陈老师喜欢的童谣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开启老师带来的第一份礼物吧!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视频文积趣,带着他们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共读童谣,聚焦议题
师:小眼睛,看PPT,然后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朗读好吗?
师:大家平时上音乐课的时候是怎么读的呢?和老师一起打节奏读。

师:孩子们你们这一拍手读,让老师觉得特别有感觉,我要赶快记下第一个阅读方法。

板书:拍手读
师:在你们读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摇头晃脑,很有风格,如果我们根据文字内容,加上你觉得适合的动作再来读一读会不会效果不一样呢?
师:点赞点赞,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伴着清脆的朗读声,陈老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真想跟你们坐在一起再次感受童谣的乐趣。

你们能满足老师的愿望吗?(板书:动作读)
生:能
师:既然要在一起读,大家和我合作吧,我读黑色部分,孩子们读红色部分好吗?(合作读)
师:老师真的舍不得停下来,想更深地回忆起小时候读童谣的感觉,今天大家读的这首童谣是陈老师的外婆教给我的,如今她已经离开我们去天上了,但是她教给我的童谣,我还能清楚的记得。

老师今天想在课堂上想用我们泸州话来读一读,一起感受老人们留给我们的
童谣。

请将标线部分重读。

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准备好了吗?(强调读)
师:看到孩子们都笑了,很有趣吗?
生:是……
师:你觉得哪里有趣,请大家动笔在资料上画出来,再来告诉老师哪里有趣,好吗?。

生:……
生:……
师:我们读了童谣、找了乐趣,陈老师发现它不仅读起来有趣,而且我还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或者说此类童谣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都有数字。

师:你是一个认真观察的孩子,你来跟这类有数字的童谣取个名字吧?
生:
师:板书“数字谣”
师:分享着有趣的童谣,陈老师仿佛看到了过去的泸州人的乡村生活,春江水暖,小幺妹喜笑颜开,男子出四川去打工了,小鸭子们活蹦乱跳着……
师:大家还想看看陈老师带来的另外三首童谣吗?
生:想
【设计意图:共读童谣,让孩子们在读书节奏中体会阅读方式,发现童谣的趣味。


(三)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师:请根据要求完成阅读以及小组展示,时间5分钟。

1.熟读,读通读顺。

(阅读三首,先个人完成)
2.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首,展示读。

可以拍手读、可以表演读、可以合作读……
3.小组讨论,圈出选定童谣的有趣部分。

展示流程如下:
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我们选择的朗读方式是
_______。

请大家听我们朗读。

2.我们小组认为,这首童谣有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想来补充一个趣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小组共同讨论出,这首童谣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师:时间到,大家一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因为你们阅读地很认真,几乎都忘记了时间。

我想接下来你们肯定会有更加精彩的展示。

好,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首。

师:选择第一首的小班举手。

小班:
1.我是1号,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我们选择的朗读方式是_______。

请大家听我们朗读。

2.我是2号,我们小组认为,这首童谣有趣的地方是:
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3号,我还有补充一个趣味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4号,我们小组讨论出,此首童谣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师:我要给刚才汇报的小班加上一颗星星。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
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童谣你们给取什么字?
生:
师:板书“连锁谣”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下一首童谣,请选择《颠倒歌》的小组来分享下。

1.我是1号,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我们选择的朗读方式是_______。

请大家听我们朗读。

2.我是2号,我们小组认为,这首童谣有趣的地方是:
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3号,我还有补充一个趣味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