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回顾拓展口语交际与习作(完整图文完美整理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回顾拓展口语交际与习作(完整图文完美整理版)

成语 故事
交流 平台
回顾拓 展(七)
日积 月累
交流平台 • 1.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 印象? • 2.写人方法你知多少?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 接触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 ( )的小兵张嘎 ( )的严监生 ( )的王熙凤 ( )的刷子李 ( )的托德 ( )的老板
• 小嘎子:顽皮、机敏、富有心 计、争 强好胜。 • 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 “凤辣子”:泼辣张狂、口齿伶俐, 善于见风使舵、 阿谀奉承,喜欢使权 弄势。 • 刷子李:技艺高超 • 托德:以钱取人,见钱眼开。 • 老板:唯利是图、见钱眼开、金钱至 上。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 或物。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 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 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 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 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 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 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 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 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 “悬梁”的故事。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 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说说她的性格

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 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 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 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害羞但天真、活泼)
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 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 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 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 ,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 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 ,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 虎背熊腰:【解释】: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身强力壮:【解释】: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我会用
黑旋风李逵 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
班级自选人名 班级自选人名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你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
• 神采奕奕:【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 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 满面春风:【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 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 垂头丧气:【解释】: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 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 样子。
使用人物描写方法
刻画人物方法 外貌描写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
描写方 法
衣着、相貌 体态等 抓住动作, 让人物站起来
面部表情
独白
对话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直接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描写方法
人 物 描 写
来写的?
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作者是抓住什么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飘逸如同天上的浮云,矫健如同天空中的游 龙。这是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之妙。王羲之对王 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 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 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 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 虎卧凰阁”。
入木三分
说说这个成语的故事,并 说说成语的意思。 原是指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 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 •
谢谢警察叔叔 有一天,我在路上走,突然小偷抢了 我的包,我拼命的追赶并大声呼叫: “救命啊,抢劫啦,抓小偷啊救命啊, 抢劫啦,抓小偷啊救命啊,抢劫啦,抓 小偷啊救命啊,抢劫啦,抓小偷啊救命 啊,抢劫啦,抓小偷啊救命啊,抢劫啦, 抓小偷啊救命啊,抢劫啦,抓小偷啊救 命啊,抢劫啦,抓小偷啊。。。。”这 时警察叔叔出现了,他帮我抓住了抢劫 者。 • 我要谢谢警察叔叔。
入木三分的造句
1、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2、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雄厚,入木三分。。 3、他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课外延伸

爱屋及乌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 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 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所谓“爱屋及乌”, 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 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 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 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 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 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二.动作描写
1、要具体,抓住特征。 2、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 性,彰显人物性格。 3 、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 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的 或细致的描写。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 ,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 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 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 蝶的翅膀,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你要 注意 哟!
写人的方法
• 外貌描写 • 语言描写 • 动作描写 • 神态描写 • 心理描写
突出人物的特点
通过_________体现人物的特点。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 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 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 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 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bì )髀 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 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 目瞪口呆:【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你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
• 健步如飞:【解释】:健步:脚步快而有力。 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 活蹦乱跳:【解释】:欢蹦乱跳,活泼、欢乐, 生气勃勃的样子。 • 大摇大摆:【解释】: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 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 点头哈腰:【解释】: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 的客气。
写一个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的人
找准人物特点 ( ( ( ( ( )的小嘎子 ) 的王熙凤 )的严监生 )的刷子李 )的托德
选好典型事例
所谓典型事例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 这些事情可以明显反映出人物的特点。 人物 性格 典型事例
小嘎子 顽皮机灵 摔跤时总想下冷绊子,使巧招。 严监生 吝啬、爱 临死前还记挂着多烧了一茎灯草 财如命 。 王熙凤 察言观色 会根据贾母的态度改变自己的言行 。 刷子李 技艺高超 刷墙时穿一身黑,不掉一滴白浆。
第二行的四个词语是描写人物神态的
第三行的四个词语是描写人物动作的 第四行的四个词语是描写人物语言的
你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
• 文质彬彬:【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 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 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仪表堂堂:【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 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交流平台参考分析
• 例: • 严监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严监生 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就是不肯咽气, 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没有猜对这伸出 的两个手指头的含义,直到赵氏把灯草挑 掉一根,他才咽下了气。这个动作描写是 传神的一笔,把严监生吝啬的乡绅形象刻 画得入木三分。
作者是怎样将人物的鲜明形象刻画出来的呢?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 态、心理活动进行刻画。这些描写丰富 了人物性格,让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 动作、听到了人物的说话, 整个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眼 前,栩栩如生。
面来写的?
第23课《刷子李》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刷子 李的技艺高超。
第24课《金钱的魔力》写作特点?作者通过 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把文中的人物 形象写得如此鲜明?
三,语言描写 准确生动,突出人物的个性。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 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 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 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 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 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 ,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 ,用力一踢。”
习作七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 触过许多的人,有的人是我们身边 熟悉的,有的人只是我们偶然的相 遇,但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脑 海里挥之不去,今天我们就来写这 样一个人,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一个 深刻 人
训 练 要 求

生活中哪个人给你留 下的印象最深?想一想, 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 深刻的印象。
• • • • • 眉清目秀 道貌岸然 亭亭玉立 面红耳赤 尖嘴猴腮 明眸皓齿 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蓬头垢面 闭月羞花 婀娜多姿 面黄肌瘦 瘦骨如柴 沉鱼落雁 衣冠楚楚 面如土色 大腹便便
上台表演,根据表现说成语。
•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 • • • 目不转睛 愁眉紧锁 笑逐颜开 忍俊不禁 呆若木鸡 嬉皮笑脸 嫣然一笑 目不转睛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精神抖擞 炯炯有神 声泪俱下 满面春风 聚精会神
外貌பைடு நூலகம்
日积月累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 个方面的?
语言
日积月累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 个方面的?
神态
日积月累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 个方面的? 动作
第一行的四个词语是描写人物外貌的
你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
• 低声细语:【解释】:形容小声说话。
• 巧舌如簧:【解释】: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 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 娓娓动听:【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 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