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国家基本药物和进口药物近红外光谱快速比对模型建模技术规范
2014-国家基本药物和进口药物近红外光谱快速比对模型建模技术规范
样品分析报告是依据药典标准或者其他标准中规定的相 应方法进行检验的结果,用于确保建模样品的质量,可 为电子列表格式或扫描格式。
NIFDC
基本原理-一致性检验模型
一致性检验是一种快 捷的图谱比较方法, 用于比较未知光谱与 某一组参考光谱是否 具有一致性。
要建立一致性检验模 型,参考样品应至少 3~6批次、参考光谱 的数量应至少30张, 方能有较好的代表性。
NIFDC
基本原理-相关系数模型
相关系数模型是一种简单 易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将 某张光谱与一张参考光谱 进行比较,计算两张光谱 在所选谱段内各波长点吸 光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 r能够反映两张光谱的相似 程度。相关系数模型可用 于样品量较少(少于3批次) 的情况下,建模快速、使 用便捷,在限度控制和对 待测样品光谱要求方面较 一致性检验模型稍微宽松 一点。
样品要求
样品类型:辖区内生产的基本药物 样品来源:企业抽样或日常留样均可 样品要求:须为在有效期内的合格样品;须有 检验报告书,若为企业出厂检验报告书,承担 单位应写认可说明。
NIFDC
样品要求
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快速筛查方法的固体制剂 包括口服常释剂型(口服普通片剂、肠溶片、 分散片,硬胶囊、肠溶胶囊)、口服缓释剂型 (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 注射用无菌粉末。 品种主要为化学药、抗生素和生化药。
NIFDC
适用范围
对具体的某“一厂一品一规”的药品建立的一致性检验 模型或相关系数模型可用于对标示为该企业药品的样品 进行检测,快速筛查其质量与建模的参考样品(例如正 品药)是否一致。 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快速筛查方法的固体制剂主要包括 口服常释剂型(口服普通片剂、肠溶片、分散片、硬胶 囊、肠溶胶囊)、口服缓释剂型(缓释片、控释片、缓 释胶囊、控释胶囊)和注射用无菌粉末等,品种主要为 化学药、抗生素和生化药。 使用某型号仪器测得光谱建立的快速比对模型,只能用 于该型号不同仪器测得的光谱,不能用于其他型号仪器 测得的光谱。
NIFDC
模型验证
模型验证
NIFDC
建立相关系数模型时,仅选择任一张质量可靠的光谱作为 参考光谱(Reference Spectra)即可,并将其他光谱作为 检验光谱(Test Spectra),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应在阈 值限度内,方可认为模型通过了验证。 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时,将其中任意两台仪器测定的光谱 作为参考光谱,将第三台仪器测定的光谱作为检验光谱, 在验证(Validate)时,检验光谱应全部或绝大部分在CI 限度之内,方可认为模型通过了验证。然后将第三台仪器 测定的光谱也加入参考光谱,得到的模型为最后上报的模 型。 如果在验证时,没有通过,应考察是何种原因,例如是否 为光谱质量问题、模型参数问题等,也可自行适当优化建 模参数。
NIFDC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NIFDC
然后点击测定背景,此时应将光纤探头插入到背景 槽里面,背景测定完成后,软件会有提示。同时, 软件会自动倒计时,在60分钟内应至少测定一次背景。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最后点击“测定样品”按钮,按照规范操作来测定 光谱。测定光谱之后,光谱会自动在右侧显示窗口 内显示,上方有几个按钮,从左向右功能分别为:
NIFDC
基本原理
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 指的是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它介于紫外可 见光谱区域和中红外光谱区域之间。 从光谱能量的角度讲,近红外光谱对应的主要是分 子振动的倍频及合频吸收,近红外光谱中含氢基团 X-H(X=C、N、O、S)的吸收占主导地位。
光谱采集
NIFDC
首先为样品进行编号,各承担单位可自行编号。 对于每批次样品,应分别在3台仪器上测定光谱, 使用每台仪器对6片(粒、瓶、袋)测定6张光 谱,共计测定18张光谱。
光谱采集环境:环境温度20~27℃,空气湿度 <70%。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为了方便各地采集近红外光谱,并保证光谱采 集条件的统一,中检院开发了近红外光谱测样 统一程序,要求必须使用此软件进行光谱测定。 该小程序无需安装,双击运行时会自动在后台 打开OPUS软件,实现“保存峰位”、“测定背 景”、“测定样品”的功能,并且测定的光谱 会自动规范命名,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剂 型-规格-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测样 方式-仪器编号-测样单位-测样日期”等信息。
图标1:重臵按钮,显示光谱的全貌或原貌; 图标2:鼠标选中横或纵轴,可以对坐标轴进行拖动; 图标3:鼠标选中横或纵轴,可以对坐标轴进行放大缩小; 图标4:缩小整图; 图标5:放大整图; 图标6:用鼠标划定区域,会放大选中区域; 图标7:谱图拷贝到剪贴板; 图标8:谱图保存为文件; 图标9:打印谱图。 图标10:清空谱图按钮,可以将之前测定的光谱从显示窗口中移 除、不显示。
NIFDC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NIFDC
注意:在使用本程序时,请将程序文件夹存放在D盘 或其他盘符的根目录下,设臵的光谱保存路径也尽 量不要超过2级(例如D:\test\abc),以免无法顺利 保存光谱。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光谱质量对于建立快速筛查模型至关重要, 因此务必保证光谱的质量!
NIFDC
基本原理
近红外光谱的特点是吸收系数较低、无损、快 速、无污染,因此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测定, 不需样品处理或仅需简单的处理,在计算机软 件的支持下,可实现对近红外光谱建立模型、 快速分析样品光谱的功能。 近红外光谱的模型分为定性鉴别模型和定量分 析模型,其中定性鉴别模型中以快速比对模型 最为简单,在合理的样品和建模参数条件下, 模型的准确率也较高。近红外光谱快速比对模 型主要包括一致性检验模型和相关系数模型。
NIFDC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在光谱采集之前,应确保按照规范安装了OPUS 5.0软件、SFDA_Ident 2.6.4软件,并进行了正确 的软件设臵。同时,计算机应设臵了正确的IP 地址,以与仪器进行连接。
NIFDC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每次开机后,应保存一次峰位。
NIFDC
模型名称应规范,应包括“药品名称、剂型、生产厂 家、规格、测样方式”等信息,如果有“/”等不能作 为文件名的符号,可以以“-”或改为汉字描述作为文 件名。
模型建立
NIFDC
1个近红外光谱模型快速筛查方法指的是针对具体厂家、 具体品种、具体规格的药品建立的快速比对模型。 如果针对具体厂家、具体品种、具体规格的药品建立 了一组或若干个模型,仍然算作1个近红外光谱模型快 速筛查方法。 如果药品为铝塑包装,原则上不要求拆开包装后测定 裸片的光谱和建立模型,若光谱质量不佳,例如有严 重的锯齿状条纹,可考虑拆开包装测定裸片的光谱并 建立模型,但是在工作量上仍为1个近红外光谱模型快 速筛查方法。
在同一天内,采集光谱前,仪器必须通过自检。 仪器自检可在SFDA_Ident软件中进行,仪器自 检通过后,退出SFDA_Ident软件。
测定样品光谱时,在一小时内,应至少测定一 次背景。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NIFDC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1. 设臵光谱保存路径。如果为手动输入,请确保存在该文 件夹。 2. 输入样品编号(检品编号、抽样单编号或自行编号)。 3. 输入药品的文号,点击“搜索”按钮,程序会自动搜索 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厂家这5个信息。 如果要搜索进口药品,请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注册证 号”,此时在右侧文本框中输入进口药的批准文号(格式 例如:国药准字J20090079)或注册证号(格式例如: H20090244)。注意,此处输入的文号中的字母大小写均 可。 注意:在搜索结束后,请务必对照药品包装上的信息进 行核对是否有不一致?若不一致,以包装上的信息为准。 如果搜索不到,请手动输入,并确保输入无误!
详细说明请参见程序文件夹中的“help.doc”文档。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点击“保存峰位”按钮,会弹出保存峰位界面。 注意:在个别电脑上,这个界面会出现在统一测样 程序的后方,因此此时应将统一测样程序最小化, 便会看见保存峰位界面。 点击上方的“Check Signal”标签项,此时应将光纤 探头插入到背景槽里面,当看到出现峰时,点击左 侧的“Save Peak Position”按钮,然后点击左下角的 “Exit”或右上角的红色X号,退出。 保存峰位的操作每次开机后保存一次即可。
对于相关系数模型,建议参数条件为:光谱预处理方 法为一阶导数化、17个平滑点,谱段为6200-5500 cm1和5000-4700 cm-1,设定阈值97%。参考光谱为某批次 药品18张原始光谱中任选一张质量可靠的光谱。
模型建立
NIFDC
在样品量小(<3批次)时,先建立相关系数模型;样 品量充足(≥3批次)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
NIFDC
测定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统一程序
4. 手动输入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测样方式这4项信 息。注意格式。测样方式包括直接接触测、隔铝塑测、去 糖衣测片芯、隔玻璃瓶底测、使用液体附件测等备选项, 也可自行输入清晰、明确的测样方式。 5. 在备注栏,对于一些特殊的制剂,如三相片、复合片、 渗透泵型缓控释片、液体制剂等,应注明测样位臵或测样 温度等信息,如黄色片、白色面、有孔面、或25℃等。
NIFDC
总结上报
总结上报
对每个药品的模型整理四部分内容,建立规范、 清晰的文件夹结构,如下图。
NIFDC
总结上报
在“光谱”文件夹中,应包括某品种某厂家某规格样品 在3台仪器上采集的所有光谱,不必计算平均光谱。
NIFDC
在“总结”文件夹,应有Word文档说明样品的来源、样 品信息、光谱采集条件、建模参数、模型验证结果等, 并包括测样过程中所有的仪器自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