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指南案例分析

幼儿园指南案例分析

[标签:标题]
篇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特点的案例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指出,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做中学(直接经
验)直接感知,玩中学(游戏)实际操作,活中学(生活)亲身体验在认识交通安全标志的活动中,就充分利用了幼儿学习的这几个特点来帮助其学习。

首先是直接经验的做中学,让幼儿仔细观察交通安全标志,并安排绘画课,让幼儿以最直
接的感官刺激来认识这些标志,并将其画出来,增加幼儿的直观认识。

其次是游戏中的实际操作。

我们做了交通信号灯的教具,在校园也画了交通标志,幼儿一
旦进入到校园,就一直有交通标志的指引,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实际操作。

最后是生活中的亲身体验。

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交通标志的教育引导,让幼儿
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增强认识。

篇二:2015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

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
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

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参考答案】
趋势:(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不断社会化。

策略:(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
儿高级情感;(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2.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

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
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
午不能午睡。

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参考答案】
(1)明确并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主要矛盾①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目标;②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对策。

(2)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减缓两者之间的教育坡度①调整观念;②体制方面保持沟通
与衔接关系;③让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工作保持衔接关系,相互靠拢。

3.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
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

人们对此看法不一,
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
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
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岁);(3)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岁)。

4.小强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出现对小朋友拳打脚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