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十中国科技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十中国科技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十系统训练1、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3、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4、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5、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6、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词宣称:“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舱位,代客报关装货, 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

”从广告词中能够直接获得的信息是()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③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④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 ) A.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8、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 A.B.C.D.9、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

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④成功研制“银河一Ⅰ号”巨型计算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10、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 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

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12、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

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材料三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

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

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14、材料一《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材料二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

(不得照抄原文)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中国在世界科技中占的比例70% 58% 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鲁迅的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我国的文学艺术逐渐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向,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的需要。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体现了中国传统典范及文化遗产的影响;BCD表述过于绝对化。

点评:对待传统思想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服务。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普遍”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男女平等主要是相对于民主权利和社会地位而言,而材料信息是生活方面的“女扮男装”,故排除B项;由“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可以看出部分女性的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的习俗,故C项符合题意:民国时期的地方政府发表通令对女性发式进行干预,体现了思想保守的特点,未能体现法治精神,故排除D项。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材料“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可知,这是建立起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与“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无关,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不符合“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B项错误;由材料“《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比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可知,C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上海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和打破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的内容,排除③④,A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可知,这一物品是电话,故AB项排除;材料“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反映了电话可以传递信息,故D项正确,C项不正确。

所以答案选D。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从苏联引进技术之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引进外国技术的工作停滞;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外国科技的引进;1978年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因此与史实相符的应是A项。

【点拨】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 号是在1973年,排除①③。

②④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故选C项。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三个面向”提出于1983年,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双百”方针被破坏,“文革”结束后国家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以法律形式确保文艺科技事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左”倾错误思想,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