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改)
• 色彩认知变化
在绘画的过程中,最初使儿童感到刺激和兴奋的是绘画本身,而不是 色彩。儿童更多重视的是造型,而不是色彩。初期,使用单色笔在纸 上涂划,或者偶尔地交替着使用两种不同色彩的笔重复涂划。这并不 是说那时的儿童不懂得色彩,而是说明儿童所具备的运笔能力占据了 核心地位
有研究表明:2.5-3岁的幼儿对红色的识别力最好,绿色次之,蓝色 较为差,总体而言,还没有最终形成色感。
女性儿童与男性儿童在形成色感中存在差异,女性儿童在14个月时就 能感受到红色,而男性儿童则要迟2个月左右,而最终完成色感确立, 女性儿童是7.5岁,男性儿童是8岁。
研究者将儿童对暖色调的运用与儿童的冲动性行为,以及
即时的内在需要的满足联系在一起。认为,儿童对冷色调
的运用是否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了其对冲动的控制和对社
• 注意: • 成人应该
• 1、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鼓励儿童大胆作画, 激发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愿望,丰富儿童的生 活和视觉经验
• 2、用肯定,欣赏的话语来传达一种认同,用眼 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从而更主动的运用绘画语言 去表现
3、图式期阶段(约5-7岁)
儿童经过思考和计划而画出的, 儿童常想起自己画过的图形, 并自发、自愿地再现它们。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画线时除了更
具有眼手 协调能力外,其记忆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在造型方面
2)在色彩方面
• 注意:
• 成人应该:
• 1、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提 供机会加深儿童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扩大创作与表现的范围和主题,让儿童在 创作中感受绘画的乐趣
• 2、在绘画工具材料方面应该尽量给儿童提 供多种选择,使儿童有机会挑选喜爱和适宜 的工具材料,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心中的世 界
(一)涂鸦线
• 基本的涂鸦线
2岁或者2岁以下的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画的涂鸦线称 作基本涂鸦线。
(一)涂鸦线
• 偶发图形
2岁后形状和画纸保持配置关系,3岁之前能以单线画出,十字形、 圆、三角形和其他不同的图形。在这两者之间,有可能画出偶发 图形。偶发的图形不一定与画纸的四周有固定的关系,而且图形的形 状也不一定清晰可辨,但它们确实暗示了图形所要表示的意思。
阿恩海姆认为圆形的出现对儿童绘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命名涂鸦 当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开始说故事时,就可以说明
命名涂鸦的到来,比如:这是一个太阳,这是妈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除了刚才我们说的儿童手的肌肉骨骼还不发达,还不 能有绘画技能外,还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原因。
1.涂鸦中,从一张白纸到出现痕迹,儿童视觉上 受到刺激,感到新奇,因此产生视觉快感。
蜡笔画、油画棒画、彩色铅笔画、粉笔画、水墨 画、彩色水笔画、手指画、棉签画和水粉画等。
3.从性质上分
命题画、想象画、故事画、填色画和集体创作画。
儿童美术的特点
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 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 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 口中呢喃语,兴尽忘归家。
——范成大《儿时拾趣》
从本体论角度看,
2、提供适当的材料:大纸,单色不尖锐的笔。 3、涂鸦初期除了鼓励幼儿使用动作外,并不需要加以 其他的指导。 4、命名涂鸦初期,要和孩子讨论他们的画,使他们对 涂鸦后的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初尝创造的喜悦。 5、利用儿童读物、艺术环境、艺术品等,丰富孩子的 审美思维。
象征期的表现(3-5岁)
早期象征阶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够创造自己的图形符号,画一些大圈圈、小圈圈, 或模仿成人的文字书写动作,并开始命名,例如:这是我画的爸爸、 妈妈,这是我画的金鱼、狮子等等。
从动作到有意义表征的发展过程
象征期(3-5岁)
涂鸦期(1-3岁)
图式期(5-7岁)
• 涂鸦期
• 涂鸦期
所谓涂鸦,就是胡涂乱抹的意思。
1)未控制涂鸦 一般来说,1-3岁的孩子,小手的肌肉和骨骼还很不发达, 因此,只能在纸上随便的乱画,这是儿童绘画走出的第一步。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佛朗兹希泽克认为: 幼儿的涂鸦是真正的儿童画。 未控制的涂鸦特点: 1、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 2、儿童以此为一种游戏,是在享受上肢和手
学前儿童 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
• 儿童美术
指的是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 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
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的感知世界是一种非逻 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想象、幻想、直觉、 灵感、推测。
儿童美术活动的分类
1.从种类上分 大致可分为绘画、手工、美术欣赏。
2.从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上分
的机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3、是一种全身心的自由方式
2)有控制涂鸦
约在两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反复地动作,我们可以 表明他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幼儿会有 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是经常把可以控制 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
特点:1、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2、依然满足于这种有控制的运动感觉和涂涂画 画的过程。
儿童的美术是他们的一种生命活动。
儿童美术的特点
• 从认识论角度看,儿童的美术是他们把握 世界的一种方式。
儿童美术的特点
从情感表现角度看,儿童的美术是他们 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儿童美术的特点
从认知角度看,儿童的美术是其整体智慧发 展的一部分。
第二章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 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
2.动作快感。来回自由的乱画好象随意的蹦蹦跳 跳,儿童获得运动的乐趣,肌肉得到运动,心理产生 快感。
3.模仿欲望。模仿是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的天性, 刚才我们讲过,看到பைடு நூலகம்人干什么,出于好奇心,儿童 也会去模仿,欲望得到满足。
涂鸦期的表现与指导
1、成人应为幼儿创设方便良好的绘画操作环境,友善、 宽容地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与作品。
这幅被命名为 “爸爸和我手牵 手去玩”的儿童 作品。
蝌蚪人
蝌蚪人
蝌蚪人
蝌蚪人
中后期象征阶段
幼儿已能掌握较多的基本图形和线的组合,已能不断地构 成新的图形,描绘的事物也越来越广泛。
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物体,五颜六色是这一时 期作品中色彩的典型特点。画面上开始出现空间关系,意识到 自己是环境的一部分,并通过基底线表现出来,把所有的物体、 人物放置在基底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