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适应症包括:
1.骨骼疾病:包括骨折、骨髓炎、骨肿瘤
2.关节疾病:关节的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包括关节肿物韧带及滑

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包括肌肉损伤、血肿、肌腱断裂、肌腱炎、
腱鞘炎、软组织肿瘤等
4.神经:外周神经损伤及常见周围神经肿瘤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操作流程
包括骨骼,关节,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外周神经等。

一般首选线阵探头,3-15 MHz,首先询问病史,尤其是外伤、治疗、疼痛等病史,如可疑肿物,并进一步询问生长速度、抗感染治疗病史;
两侧对比检查,首先注意健侧并注意与患侧对比;检查时手法尽量一致。

注意实时超声检查和选择合适体位;存储图像要有双幅对比检查。

1.骨骼:探头扫查骨的形态有无改变;骨皮质表面是否光滑、连续;
骨膜的形态、厚度、与骨皮质的相对位置;骨周围软组织内回声有无异常。

2.关节:
肩关节及肩袖:首先将探头横置于肩的前方,显示肱骨的结节间沟,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肱二头肌长头腱回声。

旋转探头90度沿肱二头肌长腱纵向扫查,并以此为标志,平行向内移动探头,可
显示肩胛下肌腱。

向上、后移动探头,沿长轴及短轴扫查,依次显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及肌腱。

髋关节:仰卧位进行前侧扫查,探头平行于股骨颈,扫查髋臼前缘、股骨头、股骨颈、前关节囊、关节前间隙等。

侧卧位进行冠状面扫查,探头与身体长轴平行。

膝关节:膝关节适当屈曲,探头横置于髌骨尖上方,略向下倾斜扫查。

观察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关节周围滑囊。

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
肌肉:主要观察肌纤维的连续性、内部回声,肌肉形态,异常回声的性质,收缩和松弛时的对比。

肌腱:主要是肌腱和腱鞘的表面连续性,内部回声性质,是否均一,厚度是否正常均一,体位变化时的对比。

4.外周神经:
首先检查患者有无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其范围等。

应用高频超声探头直接循神经走行扫查,先沿神经短轴进行横断面上下扫查,当断定神经时,沿短轴90°追踪神经长轴进行纵断扫查。

并注意与血管、肌腱韧带回声的鉴别。

观察外周神经损伤及卡压的部位,神经损伤处的连续性及形态、肿瘤与神经的关系,周围神经病变毗邻关系有无血流等情况,同时注意正常和损伤神经及病变图像的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