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丹东线(东港—宝华集团段)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项目监理:技术负责人:监理机构负责人:2016 年5 月6 日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部分)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三节施工方案及方法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第五节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第六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七节文明施工和环保的措施第一节编制依据一、设计文件《丹东线(东港—宝华集团段)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二、招标文件《丹东线(东港—宝华集团段)路面工程招标文件》三、调查资料1、现场调查资料2、当地各部门提供的资料四、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辽宁省普通公路国省干线路面改造、中修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指南辽宁省“十三五”干线公路技术政策第二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目前,我处已根据该工程设计的工程量及有关施工要求,在人员、机械设备上进行了充分组织,并已全部集结到位,我处将严格按业主要求的时间进场,确保准时开工;人员进场将采用乘坐汽车的方法进入工地;施工设备采用汽车托运的方法进入现场;以上工作按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便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考虑到工期控制及业主的要求,在合同之后,我处将立即组织管理人员及施工设备进场,首批进场的人员、设备主要用于驻地建设、复测、开通便道、平整场地和开工前准备工作。

项目经理部将在此期间成立,周期为5天。

第二批进场的设备和人员即完成道路工程的施工队伍和开工所需的施工机械,估计到达时间在合同授予后的10天。

第三节施工方案及方法(一)工程概述一、技术标准该工程起点位于东港市土大线与浪东线交叉路口处,桩号为K3+020,终点位于东港市宝华集团门前,桩号为K6+137,净宽为20.5米,全长约3.117km。

设计下面层为AC-16沥青混凝土,厚度为5厘米。

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二、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路拱横坡为2%。

丹东线(东港—宝华集团段)路面工程,路面全宽21米,两侧各设1.5米土路肩。

本标段路面结构:原路病害处治后,采用4厘米SBS改性沥青混凝土,5厘米沥青混凝土罩面,下设橡胶碎石封层。

(二) 路面工程一、病害处理对于缝宽在0.5-1公分,我们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填缝,再撒布石屑,石屑高于路面1公分,经过自然行车碾压,可将裂缝良好粘结。

对于缝宽大于1公分,我们将裂缝处10-15公分宽度黑色路面打开,清除残渣,进行深贯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病害前要先用水车清除老路面污染物。

二、橡胶碎石封层的施工(1)施工准备①施工前需对现场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岗前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②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调试洒布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并标定沥青撒布量及碎石撒布量;对沥青撒布及碎石撒布设备进行认真清理,并认真检查车轮,严禁将污染物带上施工作业面。

③对防水层所用的碎石,需经过加热除尘处理,保证碎石洒布温度不低于60℃;橡胶沥青洒布温度控制在190℃以上,并在洒布前用便携式粘度计现场测试橡胶沥青的180℃粘度。

④预热洒布耙,调整洒布车喷洒宽度,在起止点放置宽于洒布宽度50-100cm 长度不小于2m的隔离布,以保证起止位置边线垂直,不发生重叠洒布。

⑤将洒布车开至施工起点,检查洒布车的喷嘴,沥青温度,试喷。

对于洒布不均匀的喷嘴进行调整。

⑥检查同步碎石封层车,控制电脑参数是否准确。

⑦布设隔离导帽,清扫路面,设备准备就绪。

(2)橡胶沥青洒布①洒布前应先在原结构层划上参考线,并使施工车辆与参考线对齐。

②在洒布过程中,洒布车应保持匀速行驶,确保洒布均匀,洒布车速度应控制在5~10km/h范围内。

③橡胶沥青的洒布温度宜控制在190℃以上,洒布量按设计规定,洒布量控制精度为±10﹪。

现场人员要随时抽查橡胶沥青温度和洒布量。

④在洒布过程中,应注重接缝的施工处理,包括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的处理。

在横向接缝的位置,再次施工时既要与前次施工紧密衔接,又要避免与前次施工断面重叠。

可在每次横向接缝洒布前采用油毡或铁皮沿接缝边缘将已洒布的路段遮挡覆盖,再进行施工。

⑤在洒布过程中,注意橡胶沥青的洒布状态,如发现橡胶沥青出现不均匀喷洒状态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发现局部过多或漏喷则应采用人工进行适当清除或补洒。

⑥每车洒布完成后要对沥青用量进行总量检测,以保证沥青洒布量的准确。

施工完成后车内的剩余沥青必须清空。

(3)碎石撒布①喷洒橡胶沥青后紧跟进行石料撒布,如采用异步施工机械间距控制在20~30m为宜;碎石撒布温度应不低于60℃。

②在撒布过程中,撒布车应保持匀速行驶,确保撒布均匀。

③碎石撒布量以覆盖表面70~80﹪为准,对于局部撒布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现场人员要碎石目测碎石撒布的最大间隙,最大间隙应小于碎石最大粒径。

④为避免碎石撒布车与橡胶沥青粘连,其载重轮可适量洒水,但洒水量需严格控制,以浸润轮胎为标准,不可造成水自由流淌到粘结层上。

⑤为保证撒布的均匀性,应注意撒布车辆的启动阶段、横纵向的接缝位置,不能出现重叠和漏撒现象。

若造成局部重叠,应在碾压前人工清理多余的碎石;若造成局部漏撒,应在碾压前人工补足碎石。

(4)碾压及成型碾压采用20吨胶轮压路机碾压。

刚洒布的碎石封层不能立即碾压,否则高温沥青会粘附胶轮压路机的轮胎并粘走碎石,当然更不能洒水碾压,否则会严重影响沥青对石料的裹附。

全幅碾压遍数应不少于2遍。

碾压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速度2~2.5km/h,碾压时每次轮迹应至少重叠300mm,且压路机每次折回的位置禁止在同一横断面上。

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刹车或掉头。

碾压成型后,用清扫设备清扫搜集表面的浮石,以防止开放交通后造成行车飞石。

(5)浮料收集、初期养护碾压结束后,采用清扫车对施工完成路段进行清扫,将多余的碎石清除干净。

开放交通后,不允许车辆在已施工好的结构层上掉头和刹车。

三、粘层油的施工(1)材料①乳化沥青采用慢裂阴离子PA-2型封层专用乳化沥青。

(2)施工程序①工作面准备a.在洒布前,须将基层表面的松散材料及尘土用人工及空压机清理干净。

b.在清扫后的基层上视其干燥程序适当洒水,使基层湿润不干燥,以便乳液能渗吸附在基层上。

②乳化沥青洒布a.采用机械喷洒为主,人工喷洒找补的方式按试验路确定的方案喷洒,不得出现花白现象。

b.在洒布沥青时,所有结构物、护栏、路缘石和其它附属构造物的表面,都采用防护措施,以防止溅上沥青。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程序(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各种沥青砼混合料配合比设计a.根据设计的各种沥青混合料类型级配曲线,选择已进场或具有施工代表性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矿料,根据矿料的颗料组成,用图表法或试算法确定符合级配曲线要求的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

b.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马歇尔稳定度等试验,应按JTJ032-94规定进行,并符合稳定度要求,马歇尔试验至少应做5组试件,测定其密度、稳定性、流值并计算空隙率和饱和度,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c.将确定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d.如果料场有变化,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②检查透层、路缘石或基层,使其质量满足要求,对不符合要求之处,应在摊铺前处理。

③测量放样纵向每20米设计一个测量断面,将两边的设计标高用红蓝铅笔划到路缘石上,并且每20米应标记出该点的施工桩号。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①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设备采用两台间歇式拌和设备。

在试验路试铺或正式拌和之前,按设计的配合比进行试拌。

工地试验室应及时对试拌料进行抽检,确定出满足技术标准要求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②按试拌和时所确定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③沥青的加热温度,石料的加热温度、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保证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均应符合要求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太脱拉等较大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

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②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

③运料车应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h 时,也可不加覆盖。

④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应检测其温度,对不附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已经结成团块或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使用。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①采用福格勒、中联双机联摊形式进行作业。

②面层施工顺序是,双机联摊以平衡梁作为自动找平装置的基准线。

③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随沥青标号及气温的不同进行调节,正常施工时摊铺温度不低于13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不低于160℃。

④摊铺机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它的输出量和沥青混合料的运送量相匹配,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减少中途停顿等料,影响施工质量。

(4)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以采用人工摊铺。

(5)混合料的压实混合料完成摊铺后应立即进行检查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处应及时进行调整,随后按设计指定或试验路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程序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

压实分初压、复压与终压。

(6)纵向接缝处理①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两台摊铺前后不要相差太远,一段相距在5-10m为宜,保证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同后面摊铺的混合料都能达到碾压温度为宜,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摊铺重叠。

纵缝摊铺完后,经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碾压,有不足之处,应在碾压前进行人工修整。

②为了防止纵向接缝出现冷接缝,每天在即将完工时,控制好两台摊铺机的供料,避免出现冷接缝。

③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画线位置。

(7)横向接缝处理①上下两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米以上,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每天在摊铺前用三米直尺检查已压实的路面接缝隙处的厚度及标高能否满足要求,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清除。

②摊铺机正式摊铺前,加热熨平板,预热已压料的路面使其软化,同时不再用热混合料预热,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