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2)“农家乐”对当地经 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收入难的问题;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课堂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案课堂评价题目,限时5分钟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境污 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 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 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 气中的总悬浮物、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等完全污染物含量” 领先的前十个城市里,贵阳、 重庆、太原、兰州、北京、 广州等8个中国城市榜上有名。
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1.在工业经济结构中---清洁生产 2.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3.日常生活中?
【合作探究】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1)分析该模式如何促进 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农家乐”,增加 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收入增 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 会稳定;当地农民保护景区 资源与环境意识增强;经济 收入增加,保护、开发资源 和环境的经济能力提高,有 利于当地生态发展。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 响;不合理垦殖导致 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 化
改造自然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 征服自然 突出 天人合 一(人 地归一)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 类 影 响 环 境
环 境 生产活动
物质和能量 环 境
消费活动
人类社会
用环 于境 人反 类作
废弃物
二.可持续发展观 1、概念: 2、内涵 3、原则 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 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 “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
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 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 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自主学习:
一、环境观的演变
时期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 下,人类以采集和狩猎活 动为主,人类改造环境的 作用微弱
• 教材P10图1.9 全球 商业性捕鱼“简史” 思考。 • 1.这两幅图所反映的 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 2.第二幅图违背了可 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总结比较: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文明标准 时间尺度 空间尺度
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人口总量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7%的耕地养活 22%的人口 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 养活6倍的人口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人口素质低
(2)资源相对短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径流量 森林面积
人均占有量占 总量在世界排 世界人均值的 名 比例 3 1/3 3 3/5 4 1/3 6 1/4 6 1/5
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洪水、猛 兽、森林火灾、风暴 等自然灾害
环境观
人地关系
环境制约 人类(地 理环境决 定论) 环境遭到 破坏(人 类中心论) 环境问题 尖锐(人 类中心论) 人地关系 协调(人 地伙伴论)
原始 社会
崇拜自然
农业 社会 工业 社会 后工 业社 会
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 自然;对环境的依附 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 激增;人类空前规模的 开发利用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