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设计说明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2.3绿化设计概况
全段道路红线宽度40米,绿化分行道树、绿化隔离带两部分。
行道树:行道树横向间距32米,纵向间距6米。根据设计道路的特点,我们选用青松作为该道路的行道树,并且青松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适应性强,青松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青松姿态优美,四季翠绿,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行道树
2
小叶黄杨
绿化隔离带
㎡
11772.5
2、设计概况
2.1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3).城固县历史沿革、民俗文化、地理景观等;
(4).本项目相关规划、建筑等相关资料;
2.2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①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城市道路绿化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
绿化隔离带:采用密植小叶黄杨,株距10cm。小叶黄杨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性喜肥沃湿润土壤,忌酸性土壤。抗逆性强,耐水肥,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耐寒,耐盐碱、抗病虫害等许多特性。
(3).协调性原则
①设计时必须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及后期发展的前景。
②协调生பைடு நூலகம்、社会、经济效益及后期景观效果;
③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性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④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
(4).服务性原则
②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
③坚持植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
灌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2).安全性原则
①盲道与树池之间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栽植树种花草须无毒、无害、无污染。
②在道路交叉口,根据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种植H<0.6m的植物。
小叶黄杨绿化带与非机动车道的绿化隔离带遥相呼应,体现道
路的工整,勾勒出道路的线型,能起到导向的作用。
西五路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城固县特色的一条文化景观大道,给南来北往的游客留下深刻地记忆,给当地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生活条件,为打造美丽城固打好基础。
绿化工程数量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青松
人行道
棵
841
绿化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西五路工程为新建项目,是城固县城西侧一条南北向次干路。本工程北起城固县北环路(规划路),途径舒家营村、地坎村、关王堡村,南至南四路(老180国道),全长2872.336m。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0m,沥青混凝土路面。
西五路全宽40米,机动车道宽15米,两侧绿化隔离带宽2.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宽6米,两侧人行道宽4米。根据城固县县城长远规划,结合城市现状及当地文化特色,对西五路绿化景观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