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护理工作制度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护理工作制度第一节护理部工作制度1、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有年度计划、总结,季、月工作有重点,努力组织实施。
2、护理部对全院有综合性管理制度。
建立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质量标准。
对各护理单元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掌握全院护理质量情况,有检查记录,有奖惩措施。
3、制订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定期组织考核。
4、制订各级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和培训计划。
每年对护士、护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记录在个人技术档案。
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进行评议。
5、医德医风管理有要求、有措施。
对各级护理单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通过定期向患者发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进行了解。
6、护理部要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以护理人员为基础,运用辨证施护为患者提供整体化护理。
7、做好各科护理人员调配和轮换工作。
按职权范围行使院内升、调、奖、惩的权利,对护士进行有效领导。
8、护理部定期参加病区晨会交班,对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护士长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有记录。
9、坚持护士长夜间值班查岗制,每周两次并有记录。
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以利改进工作。
10、每季度组织护理业务查房,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11、各种会议制度健全,定期召开护理部办公会、护士长会、护士大会、护理专题会,并有记录。
12、认真抓好护理教学、科研工作,做到专人负责,护理部定期检查。
13、经常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定期检查各护理单元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差错事故等级报告、讨论情况,及时分析差错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找出防范措施。
14、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收集、统计各种护理信息数据。
第二节急诊室护理工作制度1、急诊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在接诊、抢救、观察病情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各守其职,紧密配合,严格交接班。
2、根据各科急诊范围,护士通过望、闻、问、切病史,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初步分诊,急重症患者到急诊室后先抢救后挂号,在医生未到之前,护士应予以急救处理,如针刺、吸痰、吸氧、止血、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准确记录危重患者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及送患者住院时间或死亡时间。
3、急诊室护士要熟练掌握急救的基本技术和常用仪器的操作,熟悉抢救程序和急救药品的使用,配合抢救时应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急救室备齐各类中西抢救药品,器材和物品。
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量基数,定期保养、维,用后及时请领、补充。
各类急救药品、器材不可任意挪动或外借,保证抢救患者随时可用。
5、不宜挪动的危重患者,在急诊室就是抢救,待病情相对稳定后,护送到病房;凡需急诊手术者,根据医嘱做好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做好护送工作,详细交班。
6、遇有大批外伤、中毒患者,除组织积极抢救外,立即报告科主任和院领导,以便领导组织抢救队伍。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者,在抢救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对患者的贵重物品,由两名医护人员清点,写好收据,妥善保管。
7、各诊室保持清洁、整齐,遇有传染病,做好疫情报告和消毒隔离工作。
8、鉴于医院目前的特殊情况,协助做好氧库管理工作。
第三节门诊护理工作制度门诊病人较多,病种繁杂,在短时间内要完成诊察、取药、治疗等工作,这就对门诊护理管理及护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做好门诊的护理工作,使病人得到便利、优质的服务,特制订如下制度,希全体护士同志共同执行。
l、门诊护士必须遵守工作时间,坚持8小时工作,24小时值班制,要求准时上班开诊接待病人,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
2、上班时间严禁于私活、谈笑打闹、吃零食、带小孩,严禁擅离职守。
3、护理人员上班做到仪表端庄用装整洁,必须穿工作服;穿工作鞋;戴工作帽,按规范要求做到前发不过眉,后发不过肩,要扎腰带,不留长指甲,手上不得戴装饰物品。
4、做好门诊病人的各种治疗、护理工作。
协助医生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要求操作技术熟练,医护配合好,达到分秒必争。
5、治疗室护士要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文明行医,礼貌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病人发生争吵,杜绝“冷、硬、拖、拉、推、顶”的现象。
7、做好住院病人的护送工作,凡住院病人一律要求四测齐全,小儿病人测体重,危重病人一律平车护送,不得借故推波。
病人送人院后,应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后方可离去。
8、熟悉常见疾病的抢救常规和程序,并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
9、抢救用物和药品保证做到“四定”(定物、定量、定位、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保证性能良好。
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各种器械物品必须认真交接,做到不丢失、不浪费;急诊留观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等情况应作详细的口头及书面交班,谨防差错事故发生。
第四节手术室工作制度1、凡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整洁、肃静。
进人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进手术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的需经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室护士长同意,三人以上的需报告医务科业务副院长批准。
参观或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行走出人。
3、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诊手术的全套器材、电器和蒸汽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
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巡回护土负责登记核对,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5、手术通知单须于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通知须经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6、手术室在接到常规手术通知单后,巡回护士应在术前看望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
手术过程及术中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7、术中随时了解患者情况,特别对清醒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术中情志护理。
8、接手术患者时,要带病历并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患者要穿医院衣服进入手术室。
9、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时,要向各病区主管护士交待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
10、术后要及时回访,征求患者意见,与病区主管护士共同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
11、手术室在夜间及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急诊手术。
12、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患者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13、手术室每周清扫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手护士消毒后手和消毒后的物品〕。
14、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
第五节供应室工作制豚(一)无菌室制度l、室内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戴口罩,保持室内无菌状态,非本室人员禁止人内。
2、无菌物品必须分门别类,按顺序固定位置存放,近期消毒物品放存在下面,远期物品放在上面,防止过期。
并有明显标记,取拿方便。
3、经常检查消毒物品的有效期,如有过期者应重新消毒。
4、未经消毒灭菌的物品,不得带进无菌室。
5、拿取无菌物品,用无菌镊子,保持发放的物品绝对无菌。
6.应保持各种浸泡液浓度,定期更换。
7、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紫外线消毒l-2次。
(二)消毒宣制度1、严格区分有菌区、无菌区,物品分别放置。
2、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时间。
3、灭菌前要检查包装规格,不可包得过大(每包不得超过长55cm,宽33cm,高22cm)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4、灭菌前须检查包布是否双层,有无破损,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装锅后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时间和操作规程,以保证灭菌效果和安全。
5、拿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净双手,灭菌时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6、每次消毒时均用测试剂检测消毒效果,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7、做好高压灭菌器的保养、维修,以保证灭菌性能良好,如出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进行检修。
(三)洗刷间制度l、凡是回收的各种物品以清点后,分门别类放置规定的污物区。
2、必须严格执行浸泡、冲洗、安装等操作规程。
3、流洗及包装必须认真细致,各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联系,互相协助。
4、包装各种物品和治疗包时,需认真细致,准确无误,经两人核对后标明责任者代号,并注明名称、消毒日期。
5、室内保持清洁整齐,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四)物品交换制度l、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一线服务思想,坚持下收下送。
2、下收下送时分清消毒物品和污染物品,做到双人双车,消毒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
3、交换室严格区分污染区与非污染区,收脏物和发放消毒物品分两个窗口进行。
4、交换物品时要精神集中,当面点清,分清责任,避免换错。
5、各种用过的物品,必须经初次浸泡消毒,冲洗干净后再与供应室交换。
第六节分级护理制度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
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作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一、特别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如监护病人等。
(2)各种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
(3)各种大外伤.严重烧伤。
(二)护理要求:(1)设专人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订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
二、一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竭。
(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
(二)护理要求:(1)严格卧床休息,给予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
(2)注意身心两方面的变化,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体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及时制订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以及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5)做好饮食护理。
三、二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上石膏床病人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痛等。
(二)护理要求:(1)用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作适当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及特殊治疗,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