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高血压的一个中药处方

治疗高血压的一个中药处方

---------------------------------------------------------------最新资料推荐------------------------------------------------------
治疗高血压的一个中药处方
治疗高血压的一个中药处方中医治疗高血压当然是可以的,不过中药来得可能慢一些,需要调理一段时间。

当时测血压为 150/110mmHg,除稍有头晕外,无其它不适,面色发红,尤其印堂部位红赤,舌质是红的,苔白,脉弦细滑。

综合分析还是属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治法平肝熄风、滋养肝肾、活血利水,处方:
石决明 30 克,钩藤 20 克,丹参 30 克,菊花 12 克,生白芍 15克,山萸肉 20 克,葛根 15 克,夏枯草 20 克,益母草 30 克,川芎10 克,黄芩 10 克,生地 20 克,泽泻 10 克,生山楂 15 克,枸杞 15克,红花 6 克。

共 5 付,水煎服,每日 1 付。

服完 2 付,测血压为 130/90mmHg,其自述:
服了中药后,头脑特别清凉,已无头晕的感觉。

5 付全部服完后,自己在家中测血压为 110/80mmHg,他和他爱人都有点疑惑,是不是自己家里的血压计出故障了,遂到医院来测,当时也是 110/80mmHg,夫妻二人甚是惊喜,想不到中药会有这么好的效果!然后又以原方开了 5 付,带药回家,以巩固疗效。

体会:
这个病例有如此好的效果,一是辩证准确,二是各味中药的剂量恰到好处。

1/ 7
中医有言:
不传之秘在剂量;方中以石决明、钩藤、白芍平肝熄风为主药;菊花、夏枯草、黄芩清肝热为臣;枸杞、生地、山萸肉滋养肝肾;益母草、川芎、生山楂、红花活血利水为佐使。

请注意辩证下面是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一)【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 10 克,龙胆草 3 克,益母草 10 克,白芍 10 克,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刘渡舟方。

(二)【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 21 克,生地 15 克,白芍 12 克,麦冬 10 克,夏枯草15 克,钩藤 15 克,菊花 10 克,丹参 15 克,泽泻 10 克,生山楂 10克,木香 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30 天为 1 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三)【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最新资料推荐------------------------------------------------------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 10 克,葛根 15 克,丹参 15 克,杭菊 15 克,桑枝 15克,丹皮 12 克,赤芍 10 克,红花 12 克,地龙 12 克,薄荷 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李润民方。

(四)【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 30 克,代赭石 30 克(先煎),草决明 24 克,党参 15克,茯苓 15 克,法半夏 12 克,陈皮 6 克,白术 9 克,甘草 2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 15 克,川牛膝 15 克,地骨皮 15 克,菊花 20 克,地龙10 克,夏枯草 30 克,玉米须 3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龚志贤方。

3/ 7
(六)【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 12 克,桑椹子 12 克,女贞子 12 克,旱莲草 12 克,山药 15 克,牛膝 15 克,龟板 30 克(先煎),生牡蛎 30 克(先煎)。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出处】邓铁涛方。

(七)【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 30 克,玉米须 30 克,生龙骨 30 克(先煎),磁石30 克(先煎),首乌 24 克,川芎 9 克,淫羊藿 9 克,杜仲 9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邓铁涛方。

(八)【辨证】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方名】附子龟板汤。

【组成】附块 6 克,龟板 9 克,女贞子 9 克,旱莲草 9 克,何首乌15 克,丹参 15 克,磁石 30 克,石决明 24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最新资料推荐------------------------------------------------------ 下面我介绍几种临床有效的中成药及配伍方法供大家参考:
●牛黄降压丸配合六味地黄丸:
适用于眩晕明显,腰腿酸软的患者。

●牛黄降压丸配合牛黄清心丸:
适用于神疲心悸,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仍偏高的患者。

●牛黄降压丸配合丹七片:
适用于急躁易怒,或高血压日久、头胀痛明显的患者。

复方杜仲合剂治高血压 [处方名称] 复方杜仲合剂 [功能主治] 功能益肾平肝,清热活血。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处方组成] 生杜仲 9 克、黄芩 9 克、夏枯草 6 克、当归 9 克、川芎)9 克、益母草 6 克、黄芪 9 克、钩藤 9 克、生地 9 克、桂圆肉 7.5 克、藁本 7.5 克、槐花 4.5 克,水煎 2 次,药液混和过滤即成。

每日 10O毫升,分 2 次温服。

[辨证加减] 无 [疗程疗效] 治疗 62 例,显效 23 例。

进步 35 例,无效 4 例。

有效率93.5% /[处方来源] 武艺敬高血压--- 中医治疗方案概述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
5/ 7
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

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 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

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病源候论》说:
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

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起步较早,50 年代初,就有用单方治疗本病的报道,并开始积累了一些病例。

以后,又出现了用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然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比较简单,仅限于肝阳上亢。

60 年代初,提倡辨证施治,突出了中医治病的特色,在理论探讨中,虽已有人提出了本病十个辨证分型的系统治疗方案,然而报道仍以平肝潜阳为主。

有人总结了 1959 年~1963 年的五年、-间,中医对高血压病的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治疗研究概况,表明除单方之外,辨证施治逐渐
7/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