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董氏奇穴针灸年会录音稿发言人:左常波周六上午1我们每年一度的年会,从去年开始,我就有些计划就想终止未来的讲课计划,但是今年还是安排了一堂讲课,那到了年底以后呢,在很多人的要求下,大家还是建议还是每年年底做一个小小的聚会,也是一个行业的一个年会。
所以呢在大家的要求下我们还是如期的举行这么一个年会。
那么还有七八天呢就要圣诞节了,在此我祝身边的熟悉的和陌生的朋友,提前祝你们圣诞节快乐!今年这个年会,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安排,我们有三个专题的讲座,我想用两天的时间,跟大家做一下汇报,我想把我这么多年的经历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很多年来对于针灸的一个过程跟大家汇报一下,这个专题呢以前在一个场合我讲过一次,在省中医讲过一次,今天是我讲的其中一部分。
这一部分呢主要是情节见长,会有很多的情节,是我对针灸的一个探索,有专业的,还有人人都知道的。
这一部分呢,是以情节见长,接下来还有另外两个讲座,是以逻辑见长,是讲专业的知识。
一个是讲气化针法的本末探源,还有一个部分是讲郭啸天师叔他的化瘤针法的几个本义。
我今年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个讲座呢,第一个讲的就是我对针灸的一个探索,说起来呢,这有渊源。
我在龙口中医院呢,在省中医之前呢,我跟大家分享了这么多年来针灸方面的经历,这次讲座呢,把我人生当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阶段都讲一下。
而每个阶段呢我都有些个人的点评。
我想在座各位可能都从我的经历里面看到你自己成长的影子。
所以这个可能很重要。
很多很多的人,我们总结了一期期的讲座,很多学员有很大成长我已经看到了。
专业提升事业也做得好了,收入也提升了,心态也好了很多,我接了一个很早以前学员的电话,大家可能都认识,他跟我讲他最近有一些非常好的事情,他在几年前他的人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瓶颈,后来他跟我们讲,他是做传统针灸的,做了好多好多年,但是曾经有那么两年的时间遇到瓶颈了,有一段时间,自己在专业上再也没有突破了,其实他的传统针灸相当不错了,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过程当中都会遇到瓶颈,他就想如果这两年的时间在没有成长的话,但后来在这几年听了我们课程之后呢,慢慢慢慢地,然后又结合他专业的一些基础,整合在一起,我觉得他现在做的非常不错。
我这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在座的好多好多学员都经历了类似的成长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病人越来越多,后来我给他提议,他可以半天看诊,时间集中在半天,后来他做到了,因为我一直很欣赏半工半读的生活,一半时间上班,一半时间用在读书思考上。
再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成长更快了,现在他给我打电话说,一个学校想要聘他做客座教授,让他去讲课,他征求我的同意,我说当然好了,去把这些跟大家分享。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一个人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但凡是他有一个偶然的信息,他有一个专业的提升,然后事业也做好了,然后他又可以把人生重新做一个规划,他发现他更好了。
那么今天我们开始正式的讲座。
跟大家聊过,从大学开始,我在大学呢,是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五年都在,用一句话来概括呢,就是乏善可陈。
因为在考大学之前,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有两个好职业不喜欢去做,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
后来当一切跟我所愿不同了,所以很多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做的。
有很多人以为我有家传,其实并没有。
我在读大学的这个时间,我几乎都没有学习,我非常惭愧。
我为什么讲这一段呢,因为它在我未来的一些成长中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大学时间是没有好好学习的,我前段时间见到了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后来他出了国以后又回来,我们将近22年没见了,他记得我当年的诗歌,他说呢我还记得一句话,我道声再见的时候,你在篱笆看着夕阳看我。
很多年没见,见了面我们聊起了过往的生活,大学时间我没有认真学习我的功课,但是我做了很多别的事情。
我认真地读跟临床有关的书,我在大学读了好多,另外呢我非常认真地研究了另外一门专业---文学创作。
那时候写了很多诗歌,写了很多小说。
当时山东一家刊物定期跟我约稿。
但是我最最难忘的是大学毕业实习。
在大学里我只是做了我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读了我喜欢的书。
但是我最难忘的是我在大学的时候一些老师给我的指引。
在我未来的学术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有谁呢,一个是陈乃明,当年我跟他学临床的时候,那时候陈老师他扎一根针,很随意扎一根针他就不管了,然后他离开以后,病人身上会有特殊的反应。
比方烧山火在穴位局部会有发热的现象。
当时就觉得非常非常奇怪,我们当时认为烧山火透天凉是很离奇的,这个事情我想了很久,我们私底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陈大吹,非常抱歉,现在想起来陈老师真的是非常有学问的。
我现在一直在怀念他。
到了后来我自己做的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针灸是可以非常简单的。
还有一个我在泰安市临床实习的时候的一个苗老师,为什么对她印象那么深刻呢,因为在大学临毕业最后实习的一年,几乎没有认真地在临床实习。
因为我用一年的时间去谈恋爱了。
当时这个苗老师非常痛心的跟我讲,我现在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她说你真的不适合做医生。
其实她是真的讲了一句真话。
现在想来我非常非常感谢她。
当年她最喜欢用的方药就是滋阴活血药,头四味药就是丹参女贞子何首乌枸杞子这四味药。
我当时就记住了她这四味药。
她说我真的荒废了我这大学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感激。
我真的非常感谢这两位老师。
当时还有一个现在非常有名的高树中高老师,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做灸法了。
崇桂琴老师做的大灸督灸做的也非常好。
这当年对我都有过影响。
嗨哟山东的刘玉檀刘老师,大学时候他的夹脊穴扎的非常好。
所以现在想想,我们大学本科的时候有些非常有特色的老师,但是都没有认真去学习。
所以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曾经在一个场合,我跟我一个好朋友,讲留下了什么呢,留下了一段失恋。
并不是我对中医不感兴趣,只是我对功课不感兴趣。
用两句话评价我这段生活,第一呢,人文精神的涵养对一个中医人来讲非常重要。
我认为中医是一种人文科学,我们对这种古典精神的把握,对人文精神的把握,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这几年培训坐下来,很多很多的学员,刚开始对技术感兴趣,学了很多技术,后来开始学古文,开始学中国国学方面的东西。
《大学》《中庸》《道德经》,在看这些方面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我们有没有帮助呢,当然有帮助,非常非常重要。
我曾经在一次讲课中讲过三个回归,回归经典,回归民间,回归内心,更加关注涵养方面,没有一个好的涵养的话,我觉得很难成长为一个非常好的医生。
所以我过后想起来的话,大学五年真的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起步晚一点不可怕,起点高一点就行了。
我真正用功是从大学毕业以后踏进医院之后,还有一些三四年前对针灸几乎一窍不通的,但是因为他对临床感兴趣,慢慢慢慢地,对传统针灸什么都不懂,那么怎么开始呢,我跟他说,如果你选择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也许一年半年以后,你会有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今天我也看到了,当年很多人也是这样。
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可以做的好。
1988年考上大学,1993年大学毕业,毕业以后真正感受到是在1993年的时候。
我工作了十年的时间。
在座很多人可能有接近的经历。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不会看病。
到94年我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不会看病。
我凭着我的记忆发现临床我用不上。
所以我就非常后悔大学没有好好学。
后来我发现我大学时候学习非常好的一些同学他们临床也一样。
所以我就想可能大学我五年并没有白费,我觉得可能大学教育方式真的有问题。
我非常非常怀念青岛这家医院。
虽然它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很多烦恼,我依然感激它。
后来我因为非常偶然的机会我了解了董氏奇穴。
后来通过一些努力,在青岛这家医院工作的十年,那么我想,这十年给我带来了什么,或者说在医院这个平台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有位老师给我发了条私信,他很顽固的找了我很多年,我都忘了这个事情了。
当我看到这个私信的时候呢,时间已经隔了两三年了。
他就跟我讲,当年他妈妈是产后风,我当年一针风市穴给她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说我当时可以做的这么好吗?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治好了另一个人的产后风。
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但是后来为什么我离开了医院,因为我在医院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在医院上班的呢,有没有遇到困扰,你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一些人为的阻力。
当时我在医院的时候晋升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所以说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它给我带来了两样东西,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我同样的经历。
第一它给我们一个临床学习的平台和人性的历练,你在医院里面可以见识太多的病人,你有资源去试验,我们应该感谢医院和患者给我么这么好的实践机会。
也许有人现在依然在医院上班,那么你们要珍惜你们的每一个患者,大胆的去实践自己的想法,然后在这个平台上一些人性的历练你会经受到。
后来我在北京读研的时候,我们的院长说,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不会让你去。
那时候我们读研究生很麻烦,医院要有介绍信。
但是后来我克服了很多很多依然去上了。
所以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环境的出现,都要去面对这些挣扎。
这十年是非常总要的一段经历。
但是我坚持下来了。
我对这十年的生活的评价,就一句话,什么是路,当江湖走投无路的时候产生的奇迹。
你必须被压迫下才能产生很强大的力量。
所以后来我去北京读研读了养生。
如果现在还有人在医院,你就不要抱怨了,我现在回到原来的医院,见到原来的科主任,我真的发自内心的感谢他。
如果没有当年的十年,就没有我的今天。
也许你也会跟我一样从医院里下来,这些都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
再后来我解除了董氏奇穴,这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
我在北京东直门医院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董氏奇穴,离我毕业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我一直没有尽职的做好一个好医生,因为没有好技术,我接触董氏奇穴的时候,我发现这里面有些思想跟我暗合了。
去台湾跟杨维杰老师学习董氏奇穴之前,其实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研究这个了。
因为思想相近,所以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联络杨维杰老师。
97年12月份我去了台湾,在那里待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在那时候应该说去台湾跟杨维杰老师见面在我的专业方面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
几个月的时间我得到了什么呢?我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我感受他如何做学问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老师,而杨维杰先生,那几个月的时间,我感受到她做学问的非常严谨的态度。
杨老师有自己的图书馆,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很少,他每天都看书,除了跟他学技术以外,这个学习态度是老师带给我的非常大的一个收获。
我也非常感谢他让我做他的弟子。
我是非常困扰的时候他接纳了我,他的接纳给了我一个非常高的起点,所以无论如何我要感谢他。
如果当年98年2月14号我没有拜师学习董氏奇穴,那么就没有了今天的一切,这是发自内心的。
在台北的这段时间给我的启发就是人生需要一个导师引导。
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多的是一种治学的态度。
技能只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