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竞赛经验总结(教师)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竞赛经验总结(教师)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竞赛经验总结(教师)
一、教学创新点
(可参照附件中的内容进行精简概括)
职业教育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我们介绍理论,不是在讲理论本身,而应该是为培养学生的某一项技能服务的。

因此,在原有的理论教学内容中,发掘、提炼出技能培养的点,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两者能有机的统一,这也是一种创新;
二、缘由
(为什么会进行这种创新)
三、创新做法
(具体介绍这种创新在教学中的应用,此项为重点)
四、效果
(教学方法创新应用的效果,重点谈教学效果的改善)
五、相关资料
(能佐证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效果改进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设计、教学现场照片、学生作品图片、教学视频、ppt等,可通过邮件附件,发给刘润平老师,请以教师名+课程名命名)
附:关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解读
本次竞赛活动的关键点有两个:创新、课堂教学,既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本次竞赛重在考核:课堂教学有无创新点,以及教学效果是否提高。

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我们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探讨: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应改变因为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师讲完的内容就过时的弊病。

我们认为一名进取的教师,应时刻跟踪专业发展的前沿,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授课内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整合方法:
①紧扣专业前沿、传递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的介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产生“教室很小、世界很大、我想去闯闯”的冲动,进而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
②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传播时代“好声音”。

教师应开阔视野,创造性的把“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互联网+”的理念等时代因素,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③紧扣能力培养的主线,突出职教特色。

职业教育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我们介绍理论,不是在讲理论本身,而应该是为培养
学生的某一项技能服务的。

因此,在原有的理论教学内容中,发掘、提炼出技能培养的点,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两者能有机的统一,这也是一种创新;
④紧扣岗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整合。

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是我校课程创新项目改革的宗旨。

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体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之间有效的衔接,做整合型的教学设计。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我们应在我校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结合学科教学特点,继续完善并探索“做中教做中学”、“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

做到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学科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培养目标的有机融合。

3、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围绕教学目
的,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并依据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我们应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探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符合课程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综合同行的经验及我校教师的实践,有如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供大家参考:
①“主持人”形式。

教师作为主持人出现在课堂教学当中, 使教室成为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探究知识的场所;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②取消讲台形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室的正前方永远有一块高高凸起的讲台,讲台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权威, 它隐喻着教师与学生是不平等的。

取消讲台意味着一种权威的消解, 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师生关系显得更加民主, 也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

③活动课(游戏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活动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增强学生的认知感悟, 是实现知识向智慧转化、实现学生自主感悟的重要途径。

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活动, 只是这些活动在教学中变得机械化和形式化, 难以在其中发现学生个性的闪光和天性的流露。

我们就要从活动的本质出发, 构建多样式、多维度的活动教学, 从而可以实现知识学习的“活动化”。

④合理分组与相互合作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但这种分组往往有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

我们倡导建立一种“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为纽带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在这样的一个学习小组中, 小组成员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激励的良
好环境下进行合作,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⑤“模拟公司制”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程开始学习前,将课程学习的内容与所需的职业能力告知全体学生,并根据学习项目的要求设定相关工作岗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进行岗位申报,然后将不同岗位的学生组合成多个分公司,并选举产生一名执行经理负责该公司的各项目学习与协调工作。

“模拟公司制”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各分公司产生后,教师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多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学习过程融入实际项目工作过程中,要求各分公司模拟真实的情景,以项目为导向,通过目标明确、任务分解、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实践等环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也可以推广到有明确分工的专业技能岗位的学习。

4、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每一名教师在编制教学设计的时候都应面对的问题。

一般来说,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实践指导法等。

创新一种教学方法很难,这里所说的“创新”,其实更准确的含义应该是:运用与授课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等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5、创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运用新颖、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创新型课堂的“标配”。

从实践来看,创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高教学信息化的水平。

单纯的以文字为主的ppt,是信息化运用的初级阶段。

首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难点。

其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解决问题。

教师可参考上学期我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所涌现的优秀电子教具,可借鉴其制作的技术方法、设计思路,展现我校信息化教学的水平。

②使用媒体技术,而不完全依赖媒体技术。

在教学中常出现没有注意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的情况,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

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教学信息。

6、创新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同时要注意把课上评价与课下评价有机结合。

衡量一节创新教学课,不光看有几个创新教学点,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的效果。

哪怕只在一个环节,有一个小小的创新举动,但却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我们认为,这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