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腊月初八,按家乡俗称叫做“腊八”。
“腊八”在我印象中有着很深记忆。
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
记得腊月初八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
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中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
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
“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拉风箱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香味在屋子中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
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腊八粥”盛到碗中时,我们激动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声音响成一片。
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中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碗中,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
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目光凝视着我们。
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中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目光中,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情景啊!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美食了。
虽然现在腊八粥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目光中再吃她做一碗“腊八粥”哟!今年几乎无雪。
常有暖暖的太阳就那么悠哉地照着,整个冬天干燥,但不是很冷。
感觉温温顿顿的,不像是北方冬天的样子。
农历的腊月初七,天阴沉了下来,似乎想要酝酿一下情绪,为早些关于下雪的预言埋下伏笔。
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老天爷似乎下定了决心,为将要过去的冬季弥补这一缺憾。
今天早上六点左右,一朵,两朵。
一片,两片。
天空中开始飘落若隐若现的雪花,在橙色的路灯下,羞羞答答地摇曳起舞。
一上午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飘着,始终无法进入角色。
直到下午两点以后,开始有一些纷纷的样子了。
接着越来越细,越来越密,越来越急。
似乎可以用纷纷扬扬来描述了。
渐渐地,路上,行人的头上,身上,院子里的花草上,椅子上,树木上,墙上,房子上,也都慢慢地留下了雪花们的身影。
开始有人在院子里拍照了,随着智能手机轻巧温柔的咔嚓声,农历的甲午马年冬月,作为这个季节的精灵,雪花在它最应该出场的时候,恰如其分地来了一个漂亮的亮相。
给干涩了一冬,曾被肆虐的流感苦苦折磨的人们带来一份欢快和惊喜。
从昨天开始,已经陆陆续续有朋友在圈儿里问候节日,大约都是相同的内容。
什么明天是腊八,提前送你八碗粥:一碗快乐粥,烦恼见你绕道走。
还有什么好运粥,平安粥,健康粥,成功粥,友情粥,爱情粥,幸福粥等等,还真不少,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转发,祝福的气氛一波高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
这个习惯挺好,除了给节日增添气氛以外,也确实表达了人们之间相互的关怀和挂念。
但是我总觉得,要是送给至亲的人,不管是家人,师长,同学,知己,还是自己写一些彼此之间都喜欢的问候语比较好,这样更能体现诚意。
所以,每逢节日不管再忙,我总固执地自己编发一些祝福的短信,分别送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
也不是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主要是自己一字一句斟酌的,推敲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在挑选文字的过程中,对收信人那一番不敷衍不怠慢的真心实意。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腊八节,比以往的感慨要多。
或许是之前太过忙碌顾不上多想,亦或许是今年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变得伤感了吧。
是啊,有人说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儿。
说得太实在了,也太让人心酸了。
所以,就觉得更应该在陀螺般忙碌的日子间隙,放下杂事抽出时间将祝福的心意一一送达。
这一年,的确值得我深深留念和感恩。
真诚地祝福他们:在过去的一年,小心收藏点滴的开心,知足。
在即将到来的一年,平安,健康。
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快乐,幸福。
关于腊八节作文800字3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每年腊八节的前夜,妈妈和奶奶便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供一家人品尝。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
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
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
”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
我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
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
很神奇,确实如此。
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吧。
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生气。
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淘气多了。
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
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
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
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关于腊八节作文800字4腊月初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农历节日,在这一天,各地均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在我国,腊八节喝腊八粥和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代表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希冀与渴望,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近年来,腊八正与其他许多民俗节日一样,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成为远去的记忆……这天,以及这天的前前后后,都应该是雪花的节日。
它们像少女一样干净质朴,在这个时候轻盈地飘落人间,来了就把一切抱在怀里:村庄、田野、小院、柴草堆、麦秸垛……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
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
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
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那个脸蛋红扑扑、扎着小辫的“爱哭虫”哪儿去了?呼呼的风箱声里还有妈妈那好听的老故事吗?还有妈妈那每年都说的话吗?她说:过日子就像熬粥,总是要经过时间的烟熏火燎,香甜才会慢慢酝酿而成。
收获总需要用心情的水去浸润,去蒸腾,去熬煮,才会在心中留下智慧的营养……在腊八粥的醇香里,是赶赴新春的欢欣与忙碌。
在腊八节的记忆里,是家的温暖与舒心。
进了腊月的门坎儿,年就越来越近了。
在我的家乡鄂东北,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头一个年节,称之为“腊八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乡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喷喷的腊八粥。
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腊八粥的原料很多,杂七杂八的有十多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东西。
干果类的有红枣、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有江米、大麦仁、豌豆、大刀豆,除了这些,还有秋日里晾晒的一些干菜,有白萝卜干、胡萝卜条、扁豆角儿,有的人家还会放上冰糖、青红丝。
关于腊八节作文800字5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
在中国民间的节日中,腊八节虽不及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那样热闹隆重,但由于历史悠久,传说动人,还是颇有影响的。
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
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
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
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七日七夜,终于觉悟成佛。
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
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便从寺院扩展到民间。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会,还要煮七实五味粥供佛并赠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