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滋水涵木法
2.阴病治阳
3.卫气
4.同病异治
5.心主血脉
6.肺朝百脉
7. 先天之精
8. 经脉
9.七情 10. 正治
二、填空题:(每空1分,10空,共10分)
1.金之所胜者为,所不胜者为。
2.《内经》在阴阳偏衰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有“阳虚则,阴虚则。
”
3.血液的生理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4.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5.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推断其病因;二是。
三、单选(每题1分,共15分。
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错选
或多选均不得分。
)
()1.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古典医籍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E. 《本草纲目》
( )2.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了
A.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和环境的统一性
D.人体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以上都不是
( )3.以阴阳失调来阐释寒热真假,真热假寒则是
A. 阴阳偏胜
B. 阴阳偏衰
C. 阴阳互损
D. 阳盛格阴
E.阴平阳秘
( )4.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
A. 推动
B. 兴奋
C. 温煦
D. 滋润
E.防御
( )5.治疗血虚证时,常配合使用补气之品,这种治疗方法的生理依据是
A. 气能行血
B. 气能生血
C. 肝肾同源
D. 血能生气
E.肺为气之主
( )6《难经》所谓“气主煦之”,是指气的
A. 推动作用
B. 气化作用
C. 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 )7.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A. 统摄血液
B. 运行血液
C. 固摄血液
D. 营养血液
E.包裹血液
( )8.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 脾主升清
B. 脾主统血
C. 脾为后天之本
D.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E. 脾主升举( )9.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A. 肾阳虚衰
B. 肾阳亏乏
C. 命门虚寒
D. 肾精亏损
E.脾阳虚衰
( )10.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脏腑是
A. 肺脾肾及膀胱
B. 肺脾肾及三焦
C. 肺脾肾及大小肠
D. 肺脾肝肾
E. 肺肝肾及三焦
( )11.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
A. 外寒
B. 内寒
C. 伤寒
D. 中寒
E.表寒
( )12.以五脏主五志言,下列中何项为错?
A. 思为心之志
B. 忧为肺为志
C. 恐为肾之志
D. 怒为肝之志
E.悲为肺为志
( )13.邪气是指
A. 六气
B. 清气
C. 抗邪能力
D. 致病因素
E.阳气
( )14. “大实有羸状”的病证性质是()
A. 虚中夹实证
B. 实中夹虚证
C. 真虚假实证
D. 真实假虚证
E.虚实错杂证
( )15. “阴中求阳”之法适宜于
A. 阴虚之证
B. 阴盛之证
C. 阳虚之证
D. 阳盛之证
E.阴阳两虚
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
确答案,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
( )1.根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属金的有
A.五气的燥
B. 五色的黑
C.五味的辛
D.五方的西
E.五季的春
( )2.心为
A. 神之居
B. 脉之宗
C.精之处
D. 血之主
E.营之居
( )3.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主要是指肝能促进
A.胃受纳腐熟水谷
B.脾气升清
C.胃气降浊
D.胆汁的分泌
E.膀胱气化( )4.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受纳
B.主运化
C.主腐熟
D.主通降
E.主传导
( )5.瘀血病症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为
A.隐痛,游走性疼痛,喜按,日重夜轻
B.体表青紫肿胀,腹内癥积,紫绀,舌质紫暗
C.出血,血色紫暗夹块,脉涩或结、代
D.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痛甚
E. 胀痛,日重夜轻,痛处固定,拒按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2.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4.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
5.阳偏衰和阴偏衰的临床表现各如何?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要点明确、论述合理。
)
1.津液的输布、排泄与哪些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试分述之。
2.气的生理作用有哪些?试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论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