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推荐理由:
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科研人员的必备观念。

作为石油特色鲜明的学校里的一名工科生,如果想在科技技术领域有所成就,必然涉及到对于科学技术本质的探寻。

自然辩证法课程中本章节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思想指引,系统的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技术论,并对技术辩证性质给出了解答,这正是从事科研工作人员所必备的人文知识素养。

马克思主义社会技术观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从事科研工作起步阶段的研究生需要理性认清科学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解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技术输出和技术引进,才能解释在技术转移中的条件和限制。

2.认清技术的种种属性对于探寻科研大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课程之前,从没有这么认
真的思考过技术本质如何,总是模模糊糊的对技术概念有些似有似无的认知。

课程给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认知世界,从此我知道了原来技术本质的奥秘有那么多。

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主体性和客观性、跃迁性和累积性、中立性和价值性等等。

经典的论断,至今言犹在耳:我们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迎头赶上,重点跟踪,有所突破,同时又要扎实地、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包括做好重要的及细小的技术改良。

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

近代科学对目的论的祛除,遮蔽了事物的意向结构,导致了技术中立论,并且技术中性论是有局限的。

3.自然辩证法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重要性日益突显。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科学技术与
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活动以自然界发生的改造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与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体看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的中介来得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