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财会研究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摘要: 自2012年1月1日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地区,继而扩大范围到八省市, 再到2013年8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正在稳步进行。

从交通运输业到部分现代服务行业,许多企业都正在经历着这一税收体制的重大改革过程。

本文将对“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作初步探讨,并就如何充分利用政策以促进企业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影响;对策“营改增”,顾名思义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从而改变了营业税对营业额全额征税,并且无法抵扣的做法,真正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长期以来,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行:一方面,增值税纳税人外购劳务所负担的营业税不能抵扣,而营业税纳税人外购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也不能抵扣。

这一税制结构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增值税抵扣链条, 不利于增值税作用的发挥,而“营改增”有望破解这一问题。

作为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中的重要部分,“营改增”对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介绍其背景的基础上,初步探讨“营改增”对试点企业产生的影响及试点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营改增”的背景2012年1月1日起,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区域启动“营改增”改革。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等地区。

2013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

试点期间,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作为一般纳税人可采用抵扣制,即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燃料、外购设备和外购劳务等取得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税率为11%;提供现代服务的,税率为6%;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税率为17%;提供国际运输服务和向境外提供研发和设计服务的,适用零税率。

而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适用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余提高医院的经营绩效。

开展成本核算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制定定额成本、实行成本费用包干制,对节约有奖、超支罚款等措施,最终使医院整体增收节支,提高经营绩效。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这是由于其作为整个医疗服务活动开展的主体,因而作为医院应在确保医院各项医疗服务正常高效开展的情况下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致力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建立健全具有激励和约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是在做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这里所说的流动资产主要指医院在医疗服务活动及日常工作中消耗的各种医疗药品、卫生材料等,因此必须从采购环节控制起,并尽可能的实行招标制度进行采购,以最大化地降低采购成本,并结合医院当地的物流情况和材料的消耗情况, 在确保各种医疗服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减少各种材料的浪费和库存,此外,还应在医院内部应全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单位成本核算,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现实影响(一)减赋企业1.金融企业。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行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明显高于交通运输、电信和建筑安装业实行的3%税率。

金融业的税收负担较重的原因部分是因为营业税按照业务收入全额征税, 另外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金融业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投资,金融企业的进项税不能扣除,金融企业成为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双重征收对象。

如果全面实施“营改增”,金融行业大量外购技术投资产生的进项税额可以扣除,金融企业必将从中受益。

2.房地产业。

在房地产建筑成本构成中,水泥、钢材等材料费用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营改增”下,这部分重复计征的税费也将得到扣除,从而对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产生积极作用。

3.融资租赁业。

2009年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企业购买的机器设备等取得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但企业通过租赁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 这严重阻碍租赁业的发展。

“营改增”后,租赁业纳入增值税的范围,租赁公司提供租赁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器设备的租赁费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融资租赁业会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

4.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

如果单纯从税负角度来看,对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利好: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原来的营业税税率至少是3%,有的行业是5%,最高有20%,改征增值税则名义税负是3%,至少不会增加,许多企业更会下降不少。

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小规模纳税人,如果由原来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调整为按3%缴纳增值税,税负下降达40%左右,无疑将成为本次“营改增”试点的最大受益者。

这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持五.结语综上所述,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术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从预算管理、内控管理、收费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与完善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以最大化的确保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医院高效运行和提高收益的同时为企业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李多.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23:172-173.[2]申小华.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416-417.[3]黄禧.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之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9:96.[4]刘振宇.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7:104-105.192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财会研究|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 ch续扩大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宏观政策导向是高度一致的。

(二)增赋企业1.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行业及其辅助服务行业税负出现上升,主要原因就是税负较高且抵扣不充分。

改革前交通运输及其辅助行业均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营改增”后分别提高到11%和6%,名义税率提高。

同时,按国家规定,只有油料消耗和修理费能拿到增值税发票,企业可以进行抵扣,其发生的人工工资和场地租金、公路运输管理费、过路过桥费等大多不能有效抵扣,试点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的产品和劳务也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进行抵扣,且行业设备又多为耐用品,也不能像原材料一样短期内经常获得进项税额抵扣。

这种种因素综合下来导致交通运输业的很多企业税负上升。

2.部分现代服务业。

这类企业行业范围比较广,比如信息技术服务和鉴证咨询服务行业。

“营改增”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高于原先的营业税税率,税率变动带来了增税效应,但与此同时,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没有超过该增税效应,此时“营改增”使企业税负加重。

这是由于不同服务业行业的税负变化差异较大,而许多企业进项税额少、抵扣不足就可能导致税负增加。

例如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其人力资本和客户资源是主要资产,相比其他服务业,固定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比较少,更新周期比较长,难以获得足够的进项税额来抵扣以抵消名义税负的上升,从而影响了企业利润。

三、“营改增”下企业的有效对策(一)充分利用过渡期的税收政策对于改征增值税后税负加重的企业,对于新政策要积极应对。

一方面,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咨询相关税务专家,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进行税务筹划使得企业获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密切关注财税部门的相关政策动态,并就税务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向当地税务机关和财政部门沟通,积极争取相关财政扶持,最大限度地获取税收优惠。

而事实上,试点地方政府对部分税负上升的企业出台了一些临时补贴措施,企业必须学会利用。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也提出了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保持现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试点方案规定对现行部分营业税免税政策,在改征增值税后继续予以免征;对部分营业税减免税优惠,调整为即征即退政策;对税负增加较多的部分行业,给予了适当的税收优惠。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完全调整到位的时间差,达到税收收益的最大化。

(二)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营改增”后,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税率相比营业税有大幅增加,而与能增加的税率相抵消的就是大量的进项税额的抵扣,因此,如果企业进项较多,可以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以减轻税负。

而对于进项较少的企业,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则较不可取,小规模纳税人一般业务与缴纳营业税时比较,税率是显著降低的。

企业要避免盲目认定一般纳税人,可基于降低税负的考虑安排销售规模等内容,从而自愿选择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以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比如对于联运业务较多的交通运输企业,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联运支付的运费则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失为减轻税负的一种方法。

而如果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联运业务的支出费用也是无法抵扣的。

这就导致了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的增加,进而增加了企业纳税负担。

企业同时也要注意到,从小规模纳税人在转成一般纳税人身份时,要考虑一般纳税人要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及可能增加的财务核算成本。

(三)谨慎选择供应商,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原营业税纳税人不需要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许多企业的供应商过去并不开具专用发票,比如很多修理厂作为交通运输企业的服务商,一方面可能是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抵扣, 不愿意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专用发票,而维修费用经常是小额支出,即便频繁发生,一般纳税人在修理厂取得的专用发票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所以为减轻纳税负担,一般纳税人企业要尽量要求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可能,也可以选择与一般纳税人进行业务往来,从而在根本上规避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得的难题。

(四)综合考虑市场和成本因素,调整定价策略企业首先应当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加大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力度,以确定消费者心理价格。

然后对于长期和企业合作的忠诚客户,企业应当主动上门拜访和沟通,将“营改增”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磋商解决,取得客户的理解和支持。

在成本分析和需求研判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适合新政策的价格策略。

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税收转嫁的方式化解成本压力。

另外一方面,直接把税负上升的全部费用生硬地转移给产业下游,不仅可能丧失既有渠道和销售资源,还可能适得其反,加价减量,收入大幅减少,客户流失向竞争对手,最终得不偿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