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OC研究新进展

COC研究新进展


里程碑 1
1962年首 个COC问世
里程碑 2
70年代 EE剂量降低
到20-35ug
里程碑 3
左炔诺孕酮 应用于COC
新型孕激素(第 三代)的应用
8
目前常用的COC
类别
雌激素
成分 孕激素
单相片
第一代
炔雌醇(EE) <50µg
炔诺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
妈富隆


达英-35

敏定偶
40
30
20
10
0 35
8
11
14
17
20
23
26
Yasminelle® (20μg炔雌醇/3mg屈螺酮,21天给药方案) 优思悦® (20μg炔雌醇/3mg屈螺酮,24+4给药方案)
Klipping C, et al. Contraception 2008;78:16–25
17
24+4天给药方案:减少无激素间隔期不良反应天数
%)
HDL-C水平
LDL-C水平
EE20ug/DRSP3mg
EE20ug/DRSP 3mg
DSG = desogestrel; EE = ethinylestradiol; HDL =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LDL = low-density lipoprotein
24
3 Sulak PJ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2 Jun; 186(6):1142-9.
4. G. Bachmann et al. Contraception 70 (2004) 191–198
15
24+4天给药方案:提供更好的卵巢抑制
COC的研发新进展
1
C目录 ONTENTS 1 COC的发展和优思悦(YAZ)的诞生 2 优思悦独特的药理特性和给药方案 3 优思悦(YAZ)的临床应用
2
COC作用机制
(-)
(-)
(-)
(-) (-)
孕激素(主) 雌激素(辅)
抑制LH-抑制排卵 宫颈粘液变稠 抑制子宫内膜
抑制FSH-协同抑制排卵 支持子宫内膜
1. Klipping C and Marr J. Contraception 2005; 71(6): 40916
优思悦®不会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糖代谢变化
非盲、随机、对照研究,n=59
OGTT,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另有开放性、多中心、非对照的研究指出(n=1,027),接受13周期优 思悦® 治疗,优思悦® 对血压没有不良影响2。
1. Giribela CR, et al. Contraception. 2012 Jul;86(1):35-41.
2.Bachmann G, et al. Contraception 2004; 70(3): 191 8;
复方口服避孕药研发趋势
降低雌激素 剂量
减少雌激素相关不良事件1 浮肿,乳房胀痛,恶心 脑血管意外,静脉血栓 (VTE),心血管疾病
开发新的孕 更强活性的孕激素成分
降低孕激素的雄激素作用
激素
更多额外获益
缩短无激素 间期
更好的抑制排卵2 减少激素波动水平2 减少激素撤退相关症状的发生3
代表产品
每日雌激素剂 量降到20微克
3.Contraception 1996; 54(2): 71–7
12
雌激素含量发展历程:更低剂量雌激素,安全放心
COC的进步伴随着更低的雌激素含量1,2,3,减少雌激素相关不良事件4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06
首个150微克 ≥100微克
50微克
≤30微克
20微克
三相片
特居乐
炔雌醇(30, 40, 30µg)
左炔诺孕酮(50, 75, 125µg)
9
复方口服避孕药的现状
COC上市50年并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0 µg EE 30-35µg EE
50 µg EE 150µg EE
24/4days 21/7 days
28 days
孕二烯酮 去氧孕烯 诺孕酯
服用21/7天给药的口服避孕药,与21天给药期比较,不良反应症 状在7天的HFI中发生更多
80

良 反
60

发 生
40


%
20 )
0
服用活性药物(21 days)
无激素间期(7 days)
*
*
*
*
*
盆腔疼
头疼
乳房涨痛 *p<0.001
腹胀
应用止疼药物
Sulak P, et al. Obstet Gynecol 2000;95:261–6
通过阻断醛固酮受体增加钠和水的排泄 屈螺酮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约为醛 固酮5倍2
卵巢 皮肤 肾脏
FSH 卵泡刺激素 LH 黄体生成素 SHBG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1.Krattenmacher R. Contraception 2000; 62: 29–38.
2.Wolfgang Oelker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 217 (2004)255-261
多中心、前瞻性、对照、主动监测、非干预性队列研究,n=85,109
VTE = venous thromboembolism,静脉血栓 *对停用口服避孕药的受试者在随访期间采用列队研究 **由于所用产品的多样性,所以未采用95%置信区间
1.Dinger J, et al. Contraception 2014; 89: 253–63;
屈螺酮
左炔诺孕酮 睾酮
孕酮
降低雌激素剂量
改进给药方案
选择孕激素
ENOVID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0
C目录 ONTENTS 1 COC的发展和优思悦(YAZ)的诞生 2 优思悦独特的药理特性和给药方案 3 优思悦(YAZ)的临床应用
11
优思悦®中国首个采取突破性24+4给药方案的复方口服避孕药
23
使用优思悦对血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
一项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n=59),“24+4”EE20ug/DRSP3mg(n=29)和 EE20ug/DSG150g(n=30),结果显示2:
从基线到治疗第7个周期,应用两者后的HDL和 LDL的变化是相似的。两者的HDL胆固醇
均略有增加EE/DRSP vs. EE/DSG=(16% vs 11%),LDL胆固醇均略有下降(-18% vs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炔雌醇(EE)30µg 炔雌醇(EE)35µg 炔雌醇(EE)30µg
去氧孕烯(DSG)150ug 环丙孕酮2mg
孕二烯酮(GSD)70ug
美欣乐
炔雌醇(EE)20µg
去氧孕烯(DSG)150ug
含新型
优思明
孕激素 优思悦(24+4)
炔雌醇(EE)30µg 炔雌醇(EE)20µg
屈螺酮(DRSP)3mg 屈螺酮(DRSP)3mg
3. Muhn P, et al. Ann N Y Acad Sci 1995; 761:311-35
14
24+4给药方案:每个周期提供额外3天屈螺酮药理活性1-4
1. Krattenmacher R. Contraception 2000; 62: 29–38.
2. Blode H, et al. Eur J Contracept Reprod Health Care 2000; 5(4): 256–64
减少合成雌激素对代谢的影响,适合 年龄大的妇女使用
200
150
100
50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年
5
口服避孕药中孕激素发展
04
屈螺酮
03
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 炔诺圬酯
02
左炔诺孕酮
01
炔诺酮;甲地孕酮
6
孕激素不同,活性不同
孕激素
孕激素活性 雄激素活性
2.Dinger J, et al. International Active SurveillanceStudy of Women Taking Oral Contraceptives (INAS-OC)
Final Study Report, May 2013
22
优思悦®不影响使用者的血压
前瞻性研究1,n=71
多中心、前瞻性、对照、主动监测、非干预性队列研究,n=85,109
美国地区(n=52,218)
欧洲地区(n=32,891)
1.00 0.98 0.96 0.94 0.92 0.90 0.88
0
12 24 36 48 使用时长(月)
屈螺酮24天
屈螺酮21天
1.00
0.98
0.96
0.94
0.92
0.90
18
24+4给药方案服用更方便,不易漏服
24+4给药方案,每日1片,无需中间停药,不易漏服 若漏服1片活性药片:在想起来时尽快服用漏服的药片,不需采用额外避孕措施
19
上市后大型真实生活INAS-OC研究显示: 优思悦®具有更高的避孕有效性
使用口服避孕药过程中 未发生妊娠的人群比例 使用口服避孕药过程中 未发生妊娠的人群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