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1
作,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
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
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
❖
2.矿井应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不应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采区通风
能力满足生产需要,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巷道的供风量符合《规程》的规定;
二、基本要求
7、安全监控 安全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各类专业人员; (2)安全监控系统应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煤
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要求; (3)各类安全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应按规定进行调校、检定或试验。 8、防灭火 防灭火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立防灭火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管理制度; (2)按规定建立防灭火系统,设置井上、下消防材料库; (3)按规定建立监测系统,开展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制定防治自然
2、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应符合以下要求: (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使用抗静电、抗阻燃标准风筒,风筒吊挂平、直、稳,风筒末端
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二、基本要求
3、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风门、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位置合理; (2)帮、顶、底掏槽深度符合要求,墙面平整; (3)通风设施前后5米范围内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等。 4、瓦斯管理 瓦斯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立防治瓦斯领导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2)按规定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工作; (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4)按规定测定煤层的瓦斯赋存参数,并绘制瓦斯地质图; (5)瓦斯检查工持证上岗,井下瓦斯检查地点、瓦斯检查次数及瓦斯
(4)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等现象;
(5)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 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系 系统)未按规定建设,未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 运转有效”要求;
(6)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安全煤量未达到规定要 求;
。 (7)存在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
❖
❖
3.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
❖
❖
4.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回风巷道、采煤
工作面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应满足《煤
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的要求;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综采 (放)工作面向外20m范围内的上下风巷断面不得小于6m2,其它采煤面(掩护 支架除外)向外20m上下风巷断面不得小于4m2.
一、通风系统:
❖
5、矿井每月上、中、下旬进行全面测风,测
风地点为矿井总进风巷,总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巷
道、硐室及其它用风地点,测风结果要填写测风台
账及测风牌板。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
定。
❖ 6、矿井有效风量率≥85%。按月及时完善矿井 通风系统图的填图。
❖
7、回风巷失修率≤7%;严重失修率≤3%;主
定测定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分散度等; (4)测尘仪器、仪表齐全,并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10、井下爆破 井下爆破应符合以下要求: (1)爆炸材料的贮存、运输和爆炸材料库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
规定; (2)建立和执行电雷管编号制度、爆炸材料防止丢失及销毁制度、爆
炸材料领退制度、“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等制度; (3)矿井配有足够的爆破专业人员,且持证上岗; (4)按规定编制爆破说明书,并按其进行爆破作业; (5)特殊情况下的爆破作业执行相关规定。
❖ 4.矿技术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1次通风系统评估、每季度 至少组织1次反风设施检查;防爆门应符合规定,每半年至 少检查1次;每年进行1次反风演习,反风演习计划应按规定 审批,反风效果符合《规程》的规定。风机房内必须装备相 关参数测定仪,悬挂反风操作示意图.
一、通风系统:
❖ 风量配置
❖
1.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基本
1、原则
要求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运用 先进的技术方法,完善标准化考核体系,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 产。
2、建立和保持
通过科学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优化设计、控制质量、提
7、技术保障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 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符合要求;各种规程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 记录齐全。
8、生产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各生产环节的
过程控制,生产布置合理,接续正常;定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自检
一通三防质量标 准化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基本 条件 :
✓ 1、依法开采,证照齐全有效。 ✓ 2、煤矿不应存在以下情况:
(1)生产矿井没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采煤工作 面没有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 巷道);
(2)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3)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通风系统
一、通风系统:
完善通风系统
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通风系统时, 必须履行报批手续(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应编制通风设计 及安全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改变一翼或一个水平 、一个采区通风系统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巷道贯通 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进、回风井之间 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性风 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 反向风门。井下爆炸材料库、充电硐室、采区变电所应有独 立的通风系统。
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内容:
1 2、 3、通风设施 4、瓦斯管理; 5、防治突出; 6、瓦斯抽采; 7、安全监控; 8、防灭火: 9、防治煤尘; 10、井下爆破; 11、管理制度。
二、基本要求
1、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机械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实现双回路供电; (2)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3)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通风机设备齐全,应装消音器(低噪声局部通风机和除尘风机除外)
,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局部通风机 及其启动装置应安设在进风巷道中,地点距回风口10 m以上,且支护 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局部通风机离地面高度应大于0.3m.
检查工交接班等符合相关规定。
二、基本要求
5、防治突出 突出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有规范的专项设计; (2)突出矿井应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设立防突工作领导小
组,配备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和装备; (3)区域预测结果、区域防突措施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严格执
发火的专门措施; (4)按要求进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二、基本要求
9、防治粉尘 防治粉尘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立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配足防尘专业技术人员; (2)按规定制定综合防尘措施,建立防尘供水系统,完善综合防尘设
施; (3)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规
工作,并记录齐全;对于高危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监护管理,并安排专人
进行现场监督管理。
9、设备设施
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综合管理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设备设施管理;
安全生产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
二、安全质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化煤矿基本要求
10、工程质量
各项工程应制定质量标准和要求,按照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
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
查验收。
11、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空气质量、温度、噪声、辐射及照明等符合相关规定;物料分
类摆放整齐,环境整治,各类图牌板齐全,安设合理;管线吊挂整齐;按
照GB2894—2008及企业规定设置标志。
12、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控
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开展风险预控工作,采取信
息化手段对隐患分级、分类建立档案,限期整改,闭环管理。
13、变化管理
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建立预防机制及应急反应机制。通过
预防机制尽量减少突发性的变化;通过急反应机制,按预案对突发性的变
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14、教育培训
建立完善全员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机构,制定培训计划,保证资金 投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后持证上岗。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基本要求
5、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
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
6、法律法规执行及制度完善
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从业 人员,结合法定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执行情 况检查,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
局部通风
二、局部通风:
装置和措施
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最低风速符合《规程》规定,不发
生循环风;2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必须同时与
工作面电源联锁,当任一台发生故障停运时必须立即切断工作面电源
。两台应放在进风巷道中,距回侧大于10m。
2.瓦斯喷出区域和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人式;局部
通风部分
基本条件 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 (1)瓦斯超限作业; (2)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