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功法肩功:主要是增进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转环能力。
主要有:压肩、绕环、抡臂。
腿功:主要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
主要有:压腿(正压、侧压、后压、仆步压、弓步压);搬腿(正搬腿、侧搬腿、后搬腿);劈腿(竖叉、横叉);踢腿(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腿、蹬腿、侧踹、前扫、后扫)。
腰功:是贯痛上下肢体的枢纽,是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
主要有:俯腰、甩腰、涮腰和下腰。
武术基本功作者:佚名转贴自: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点击数:57486 文章录入:lshb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七)竖叉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
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八)劈横叉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
两臂立掌侧平举。
学练要点:髋关节完全打开,立腰挺胸。
二、腰功(一)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触地。
再两手松开,用两手绕过双腿,抱住两脚跟部,尽量使自己的上体、脸部贴紧双腿。
学练要点:两腿挺膝伸直,上体前俯时,挺胸、塌腰、收髋。
I二)甩腰开步站立,两臂伸直前举,以腰为轴,上体做前后屈和甩腰动作,两臂也随之甩动。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腰部放松,后甩时抬头挺胸,甩腰动作紧凑而有弹性。
(三)涮腰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上体前俯,以髋关节为轴,两臂向左前下方伸出。
然后挥动两臂,随上体向前、向右、向后、再向左做翻转绕环。
左右涮腰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以腰为轴,翻转绕环圆活、和顺。
(四)下腰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伸直上举;腰向后弯,抬头,挺腰,双手撑地身体呈桥形。
学练要点:两脚支撑站稳,膝关节尽量挺直,腰部后弯上顶,脚跟不能离地。
三、肩功(一)压肩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俯,两手抓住横杆,抬头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压。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肩部松沉,用力震压,力点集中于肩部。
(二)单臂绕环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以肩为轴做直臂的顺、逆时针绕环。
两臂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臂伸直,肩放松,绕立圆。
(三)双臂绕环开步站立,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分别向前和向后做直臂绕环。
顺、逆时针绕环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身体正直,臂伸直,肩放松,绕环协调和顺。
(四)两臂交叉绕环开步站立,两臂直臂上举,左臂以左肩关节为轴,向前下做顺时针绕环;同时,右臂以右肩关节为轴,向后下做逆时针绕环。
两臂顺、逆时针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身体正直,两臂伸直,绕环协调和顺。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诀(动作提示)作者:老料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1570 文章录入:lshb一、起势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
(重复三次)七、左揽雀尾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
(注:重复两次)十一、单鞭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于,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⑨弓步推架。
十九、左玉女穿梭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二十、海底针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⑦虚步插掌二十一、闪通臂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二、搬拦捶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三、如封似闭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四、十字手、收势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手型、手法作者:佚名转贴自: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点击数:7477 文章录入:lshb (一)手型1.拳:四指并拢握紧,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学练要点:拳握紧,拳面平,腕平直。
2.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学练要点:掌面直立后翘,四指并紧。
3.勾:屈腕,五指的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
学练要点:五指捏紧,腕关节用力回屈。
(二)手法1.冲拳:开步站立,拳心向上,两拳抱于腰间。
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右拳向前内旋冲出,力达拳面。
拳心向下称为平冲拳,拳眼向上称为立冲拳。
两拳交替练习。
学练要点: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和前臂内旋动作。
2.推掌:开步站立,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
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力达掌根。
两掌交替进行。
先屈肘,掌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学练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掌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沉腕动作。
3.亮掌:开步站立,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
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举至头部右前方时,抖腕亮掌,臂成弧形,掌心朝上。
眼睛始终随右手动作转动,抖腕亮掌时,转头注视左方。
两掌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动作要同时完成。
4.架拳:开步站立,两拳拳心朝上,抱于腰间。
右拳沿下、左、上的顺序方向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架起,拳眼向下,转头双眼注视左方。
两拳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
长拳的源流、技法作者:彬彬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542 文章录入:lshb长拳源流、技法一. 长拳源流长拳是根据传统的查拳、华拳长拳源流、炮拳、洪拳、弹腿、少林等拳种的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的。
它主要有各种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它即适合基础武术训练,又适合于进行竞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共同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多起伏转折。
在技术上强调长击快打,主动出击,以快制慢,以刚为主。
“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
”长拳内容包括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
其中,对练套路又分为:(一)规定套路:国家体委统一制定,分为甲组、乙组。
每组均有刀、枪、剑、棍、拳五种套路,每个套路是由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规定动作组成。
(二)自选套路:为了适应竞赛和提高的需要,武术竞赛规则规定对自选套路的动作数量、组别、规格、完成时间等都有统一要求。
如:内容至少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步)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不同组别的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完成套路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
长拳套路运动在动作结构、布局和难度、速度、腾空跳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长拳类的套路(包括器械)都成了武术竞赛的主要内容。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对长拳运动的训练又做了明确规定,强调动作规格化、注重功力和加强攻防意识,提出了“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
使长拳运动成为人民喜爱的一个拳种,并逐步走向国际体坛。
二.基本技法(一)手要快捷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快速、敏捷、有力。
它不仅要求在拳、臂挥舞时如此,也要求在掌、腕的细小动作中如此。
上肢动作要达到“拳如流星”这种要求,在练习时就要松肩活肘,使关节运动力求松活顺畅,这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声夺人。
(二)眼要明锐长拳的眼法,须“眼似电”,要明快,锐利。
在长拳运动中,讲究“眼随手动,目随势注”。
所以眼法在长拳运动中不是单独活动的。
这种眼到手到的眼法变化,不仅和手法有密切的关系,也和颈部的活动有关。
随着眼法的左顾右盼,上瞻下视,颈部的灵活及转头变脸的快速运动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