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山西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关于山西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关于山西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的公示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山西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晋人社厅函〔2018〕1313号)要求,通过所在单位民主推荐、公示,经各县(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推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拟推荐国网晋城供电公司等6家单位和王振堂等15人申报“山西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现将申报人选公示如下:一、全省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推荐对象: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帮扶阳城县河北村为河北村新增、改造4台400千伏安变压器及电力配套设施,率先完成村集体1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每年增收10余万元;协调河北村107户贫困户安装1050千瓦太阳能光伏,每户年均收益1.4万元;筹资80余万元为河北村建设8栋食用菌大棚及冷库;帮助村集体建设40余亩有机蔬菜基地,帮助管理销售,每年增收3万余元;开展入户走访,送去慰问品、慰问金9.93万元;开展“文明共建”活动,投资8.11万余元为贫困村实施贫困村容美化、党员活动室完善等项目;投资3.1万元和党员捐赠,为河北村建成了“爱心超市”;开展“最美河北人”评选活动,捐赠了价值3.2万元的奖品;实施“爱心助学”,向河北村捐赠爱心助学资金3.5万元;利用电商平台、职工食堂等渠道,帮助销售农副产品7.5万元。

晋城市交通运输局帮扶陵川县古郊乡马圈村累计投资300万元改造出村公路,建设里程6.7公里。

同时,村里还进行了水网改造,建起了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场所、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室,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发展连翘种植产业,建起了270亩的规范化连翘种植区。

发展光伏项目。

建起100KW光伏电站。

易地扶贫搬迁33户87口人。

沁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帮扶沁水县樊村河乡樊村村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安装LED太阳能路灯40盏;整修硬化了村大众文化舞台院落;为村里的五保户集中修建安置房,易地搬迁17户51人,危房改造62户,投资4万元开展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在产业扶持方面,投入投资5万元用于村集体产业大象肉鸡养殖“三通一平”建设项目启动资金,种植油用牡丹326.55亩,2017年39户贫困户入股大象肉鸡养殖年分红7500元;村集体入股大象养殖,共受益贫困户53户85人;持续开展帮扶送温暖活动,捐赠衣服210套,帮助办理慢性病17人。

中共泽州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帮扶泽州县犁川镇坡东村严格落实包村单位扶贫责任,采取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精准扶贫脱贫。

一是出资30万元光伏扶贫,由村集体和贫困户按1:9进行分配增加村集体收入。

每户贫困户可增收6000余元,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协调维修资金25万元进行道路改造。

对变压器更换、扩容,低压线路改造。

村内环境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个人(工作队长、队员)推荐对象王振堂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人大常委会驻阳城县蟒河镇辉泉村工作队队长。

一是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制定了辉泉村脱贫攻坚规划。

二是以党建统领脱贫攻坚,建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委班子。

三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60万元,改造了村里水、电、路,新建了光伏发电、安装了通讯设备。

四是争取上级和社会资金400余万元打牢脱贫致富根基:辉泉至花园坪2.8公里乡村旅游景观公路顺利通车;国新能源和村里结对帮扶的山茱萸加工厂正式运营;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红色旅游纪念碑即将峻工;帮助辉泉贫困户和部分村民成立了华之缘山茱萸专业合作社,并为贫困户配备了山茱萸采摘机。

侯智超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规划局驻陵川县六泉乡小番底村工作队队长。

他按照五天四夜要求,白天入户走访摸底、晚上学习研究,协调帮扶单位为村编制《小番底乡村振兴规划》,协调帮扶单位和社会企业,以较高于市场价格销售土豆五万余斤,邀请医疗机构入村现场进行义诊和健康体检。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培训。

开展一系列文明帮扶活动,设置文化墙;特邀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名师生利用暑期实践驻村开展主题墙体彩绘活动。

李明利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委统战部驻沁水县龙港镇固镇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逐户走访了解百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产业带动,协调140余万元建成了中等规模养牛场,投资180余万元建设了2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集体收入突破20余万元。

投资360余万元建设了380千瓦农户屋顶分布式小型发电站,安装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投资15万元建设春秋蔬菜大棚正在进行中。

投资30万余元进行环境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李章成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中小企业局驻泽州县犁川镇八良掌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

三年多来累计争取基建扶持资金17余万元,完成村内1处道路维修拓宽,改造1处办公阵地,新建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村民文化广场、3个公厕,安装1组运动器材,新建1个信号塔,储备和发展4项经济产业带动富民强村,重点解决群众的问题诉求,同时创新建立了泽州县范围内第一家“爱心扶贫超市”,实现了办公有阵地、治村有制度、群众增收入、活动有场所、手机有信号、厕所更干净、生活更美好的“四有一增两更”的目标,赢得了镇、村两级干群的高度肯定和普遍好评。

闫卫东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高平市财政局驻高平市北诗镇野沟村工作队员,一是大力加强扶贫政策宣传。

逐户逐人梳理可享受的政策;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各项技能培训。

三是筹措资金70余万元建成连片食用大棚10栋,确定了”经营主体+贫困村+贫困户+资产收益”模式。

投资40余万元实施食用菌温室大棚二期工程建设。

争取扶贫资金22万元,对村级文化广场舞台进行维修。

组织村民对村内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

修建围墙800米,疏通河道1000米,清理垃圾600方,栽种绿化树木2000余株,粉刷墙壁3700平方米,使野沟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李鹏飞男,汉族,中共党员,晋煤集团驻陵川县马圪当乡塔题掌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

一是村三基建设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是脱贫攻坚有了极大的进展。

2017年马圪当乡塔题掌村贫困户54户131口人实现整体脱贫,投资20万入户万丰合作社每年分红1.8万元,村集体经济破零,种植88亩连翘,127亩核桃,15户办理了异地搬迁,4户入住集中安置房,31户贫困户享受低保,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三是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2017年投资60多万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彻底解决了无安全饮水的历史问题,修建了花墙,美化了墙面,硬化了道路。

李友士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国土资源局驻陵川县潞城镇郊底村工作队员。

一是狠抓三基工作。

二是因户情况不同,精准帮扶。

帮助解决了2户特困危房户,时刻关注关爱因车祸致男主人成植物人的家庭。

三是扎实帮扶。

争取资金42万元,修建了道路护坡帮助村里修缮村委办公场地,维修了村周围的围墙,更换了办公设备,更换了变压器,改造高低压线路,安装高音喇叭,争取到文化下乡戏曲;清运了多年累积下来的垃圾;他帮助村里建起了文化墙,刷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脱贫攻坚等标语12条。

三、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个人(第一书记)推荐对象崔俊男,汉族,中共党员,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驻阳城县北留镇安岭村第一书记。

首先是狠抓党建凝共识,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要想奔富先修路,帮助修建了“东河-安岭”六米宽左右的旅游公路,三是培育项目建载体,新建了全村股份制入股的食品加工厂,组织筹建了杂粮加工厂、精品采摘园等项目。

四是精神扶贫提信心,先后为安岭村更换了党徽、橱窗、板报等,围墙、灯杆等载体。

五是消费扶贫增收入,协调阳城电厂党委的力量,购买了乡亲们的小米3255斤,葵花油400斤,解决了贫困群众卖难问题,增加了收入。

程凯漫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派驻泽州县柳树口镇圪针掌村第一书记。

从单位争取了15万元资金翻修活动场所,与市区大型超市洽谈,签订了蔬菜长期收购协议,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建立光伏发电站将30KW。

从派出单位申请资金15万元,建成了规模上百箱的蜜蜂养殖基地。

他借助“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让更多的人来走进圪针掌,认识圪针掌。

贾光辉男,汉族,中共党员,晋城市纪委监委驻沁水县张村乡芦坡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一是深入了解群众,入户走访听民声。

二是心里装着群众,为民办事显真情。

猪场被淹,去帮助疏通水道;大棚被冲,去查看灾情;村民屋里进水,去了解情况;预警雨夜有危房独居群众,及时组织转移;共为芦坡村协调落实帮扶资金约200多万元。

他坚持芦坡村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众智成城。

推动建立了村两委“晨会”制度,加强了班子建设。

促成将晋城新时代讲习快车“监察号”、“沁水号”开进芦坡村活动合二为一,力求精简务实。

王文勇男,汉族,中共党员。

晋城市陵川县教育局驻陵川县西河底镇现岭村第一书记。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

二是发展优质谷子项目,户均增收300元;安装28.08KW村集体屋顶光伏,实现村集体破零破万目标;栽植荒山连翘200亩,户均可增收1800元。

三是新建科技文化平台,四是帮助村民办理残疾证、申请临时救助、销售小米、申请人身意外伤害赔偿金、清理房前墙体倒塌垃圾和粉刷屋内墙壁等。

五是落实各项政策。

13户贫困户与太行制药签订协议,每年增收3000元;52户贫困户健康扶贫签约;3人享受“雨露计划”,1人享受省外交通补助;低保户7人,五保户5人享受社会保障兜底;5户危房改造,3人入住西河底特困移民敬老院。

六是发展旅游。

四、全省扶贫开发系统先进集体推荐对象沁水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是当好脱贫攻坚的指挥部。

两年来,先后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70余次,组织协调各部门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座谈会51次。

二是当好脱贫攻坚参谋部。

两年来,先后制定扶贫政策和文件100余件,开展专项检查50余次。

三是当好脱贫攻坚信息部。

两年来,累计对1万余条信息进行了核实修正,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数据精准。

完成扶贫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了电视、手机、电脑三屏同步。

四是当好脱贫攻坚作战部。

完成了1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易地搬迁任务;总投资达1.5亿元的40个产业项目带动了150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29个贫困大学生享受了“雨露计划”,250名高中生得到贫困生资助;为贫困户累计发放1800余万元小额信贷,完成今年任务的107%。

五是当好县委脱贫攻坚宣传部。

积极宣传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

两年来,累计编发简报111期,其中被国家级媒体采用3篇,省级采用15篇,市级采用29篇。

陵川县附城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附城镇辖46个行政村、9847户、31377口人,有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个贫困人口集中的低收入村,贫困人口994户2858人,贫困发生率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