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业与食品学学院调研报告题目:浙江部分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调研姓名:袁琳何诗瑾谢丹薇李捷吴悠然所在系: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日期:2012年4月12日目录1、浙江省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1.1 基本情况1.2 呈现的问题2、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2.1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2.2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2.3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2.4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2.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3、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3.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完善3.2 从国家政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3.3从经济发展来看,物价飞涨导致子女供养能力越来越受限制3.4 从家庭来看,劳动力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空巢现象日趋严重3.5 从思想观念,传统养老习惯根深蒂固致使村民对养老保障制度认识淡薄4、对当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4.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5、其他方面的建议5.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5.2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5.3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 5.4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5.5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5.6居家养老环境5.7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5.8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5.9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5.10积极发展老龄产业5.11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 5.12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5.13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6、附件附件1: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16附件2: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18附表3: “八大银发工程”简介关于浙江省部分人口老龄化问题调研报告【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农村经济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对浙江省绍兴市、嘉兴市、临安市、桐乡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挖掘各地区人口老龄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浙江省人口老龄化调查研究【Abstract】 With the population aging in our count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nomy caused by certain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of Jiaxing city Linan Tongxiang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ituation, mining region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an ageing popula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in th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Aging Research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口总体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

1、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1.1 基本情况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6.9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65.71万人,增长16.37%,年平均增加76.57万人,增长1.53%。

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72%。

二、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18.92万人,占13.21%;15-59岁人口为3967.91万人,占72.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5.86万人,占13.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8.17万人,占9.3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0个百分点。

浙江省与全国人口比较浙江省年龄构成中国年龄构成65岁及以上9.34%65岁及以上9.34%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0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13.26%65岁及以上8.87%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近日,省政府发布《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医疗健康需求,增强老龄服务供给能力等提出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人,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即每5人中至少有1人是老年人,年均增长4.5%;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57万人,年均增长5.3%。

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交织,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1.2 呈现的问题1、来自出生率的影响——少子化严重1980年,我国提出到2000年,人口数量控制在12亿以内,之后更为13亿以内,最后改为13亿左右。

而在浙江周边的省份,如上海、安徽、福建、江苏,现已实行农村一方独生子女家庭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但浙江依旧没改动过。

同一时间,浙江为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严格的“政策加计划”的双轨控制:即符合政策,但没有计划指标也不准生育。

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近八成群众要求生两个孩子“现在的80后已陆续进入了婚育期,上有老,下有小,生存和发展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尤其是浙北等计划生育实施严格的地区,独生子女概率更高。

人口数控制了,老龄化现象也加剧了,紧接着,独生子女们的养老压力也更大。

”据2005年《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全省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由现在的15%,猛增到2030年前后的33%,2040年后长期处于40%以上。

老少比由目前的1:1上升到2030年的3:1,甚至更高,明显偏离了已完成人口自然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数据。

2、来自死亡率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升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村保存较好的自然环境等,均有助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与长寿。

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迅速延长。

据资料显示,2006 年,浙江省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岁73.65、78.32岁,而到目前为止,绍兴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7.22岁。

死亡率下降的作用是复杂的,死亡率的降低增加了农村各年龄组人口比重,但对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这两端的作用更为明显。

死亡率的下降使少儿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都有所增长,因此,随着死亡率的降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升高。

3、来自人口迁移率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剧全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6.9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65.71万人,增长16.37%,年平均增加76.57万人,增长1.53%。

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72%。

其中 16-40 岁是迁移人口的主体,有户籍迁移、自发迁移,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发展机会多,农村人口迁移率高,农村则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2、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2.1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绝大多数临安的老年人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并与自己的子女同居或互为邻居。

在国家实行人口计生政策后,他们习惯看到男孩比女孩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传统优势,而且女孩出嫁后基本上不承担养老责任,更确切的说,他们的养老问题主要落在了男孩的肩上,加之“养儿防老”、“母以子贵”等观念,导致重男轻女的现象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数据显示:在临安与老人同住在一起的占81.9%,其中住在同一套房子里的占52.1%,住在同一个村的占29.8%,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的占18.1%。

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现状下,临安的男女比列失调。

此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

虽然放宽计生政策可以减缓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但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还不发达等客观情况,是不适宜放宽人口计生政策的。

2.2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要供自身支配,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分配给老年群体。

让现有的劳动者来赡养多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群体,这无疑在代际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社会资源占有使用的博弈。

根据上侧图标显示的数据分析可知:展坪乡的老人有您是否与老人同住 3.20%14.90%29.80%52.10%00.10.20.30.40.50.652.10%29.80%14.90% 3.20%A是,住同一套房子B是,住同一个村子C不是,一个农村一个城市 D不是,老人住养老院69.80%的平均年零花钱水准是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这对于生活水准本来就不高的农村劳动者就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的加快,社会资源必然要倾向于老年群体的消耗,给社会劳动者增添生活的负担。

事实上,农村较低水平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现状,一方面造成农村劳动人口就业机会,特别是高薪就业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代际冲突时有发生,使农村老年人养老无法得到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