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发展及其特点对我国家具设计的借鉴意义院系:环境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艺术设计四班姓名:黄雅麟学号:20061444摘要:设计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和著名品牌公司的形成与发展,是意大利家具的发展主线,也是西方现代家具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核心因素。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正在从"模仿"转向"设计",从"追风" 转向"创新", "现代中式"或"新中式"的家具设计风格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现代家具企业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品牌。
意大利家具的发展中形成了设计学派与家具品牌互为支撑、共存发展的良好机制,这是西方现代家具高速发展宝贵的成功经验。
这非常值得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家具业学习和借鉴。
1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发展1945年以来,就像二战后的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需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一个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新社会。
这个过程到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成果,这被称为"意大利奇迹",这个"复苏"标志着意大利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力量重返欧洲和西方世界。
当时,斯堪的那维亚的功能主义设计风格和美国有机设计风格是二战刚结束后当时世界设计潮流的主要领导者。
意大利人借鉴他们的模式来重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业,这两种模式帮助意大利确定了二战后的工业设计政策。
意大利家具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崛起,成为活跃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的两大设计学派之一,与北欧设计学派平分秋色。
20世纪60和70年代的意大利家具设计遥遥领先,著名设计大师索特萨斯领导的"激进设计"在跨入80年代后,震惊了世界设计界。
第四第五代意大利设计师将意大利的设计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1世纪。
1.1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是植根于意大利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土壤中,一步一步地积累起来的。
意大利是欧洲艺术的摇篮,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艺术流派诞生的温床。
在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中,意大利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设计风格发源地。
二次大战后迅速崛起与腾飞的意大利设计学派以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引领着全球的设计时尚与潮流。
1.2意大利设计品牌的形成1.2.1战后的发展战后,意大利几乎同时出现了两家很重要的家具公司,一家是Arflex,也在1949年,“卡特尔”(Kartell)也成立了,这是一家采用塑料作为原材料生产民用家具的企业,后来逐步转向生产塑料灯饰和其他饰品。
这两个公司现在都是顶级意大利家居产品集团,它们的产品不但是时尚的同义词,还成为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品。
1.2.2二十世纪50年代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推出新款家具,在设计中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在新设计潮流的影响下,人们原有的“衣、食、住、行”概念也在改变。
20世纪70年代初期,意大利各大厂家不断对具有开发价值的塑料物质和施于木料、钢铁表面的油漆或涂料进行了试验。
其中乔·科伦博(Joe Colombo)运用了人体工学原理,追寻着不同的设计风格,而卡斯提格里奥尼兄弟(Castiglioni)的设计方法则有所不同,经他们设计的家具和灯饰,去除了复杂累赘的多余部分,体现了“真实”的本质。
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影响是通过50年代诸如尼佐里(Marcello Nizzolil)、庞蒂(Gio Ponti)和科隆博(Colombo)这样的产品设计大师,奥利维蒂和卡西纳这类著名品牌公司,《多姆斯》(Domus)这样的设计类杂志、米兰三年展和米兰家具博览会这样的国际性展览会,以及各种出版物的传播树立起来的。
2意大利家具设计的特点意大利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奠定了意大利设计起飞的坚实基础。
"善于斡旋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意大利设计师们懂得如何来继承发扬祖先的遗产,如何恰当地处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为潮流所左右,也不为传统所束缚。
由于他们能将实用主义和技术知识与坚实的古典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他们的设计从战后至今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表达了一种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设计文化,富于人性和诗意的价值。
尽管意大利人步入现代工业国家的愿望是那么急切和强烈,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谁。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他们一方面引进现代批量生产方式,一方面又尊重传统工艺。
正是由于他们能坚持民族特色,才使意大利成为首屈一指的设计力量。
设计无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意大利设计不仅表现在善于处理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还表现在能赶上技术进步、新材料发现和新机器发明的步伐。
意大利设计师引以自豪的是他们能与工业界保持密切的关系,并能将革新融人他们的设计。
设计师的职业化,高度的审美敏感性,超常的空间层次感,对材料价值的重视,环境形象的连贯知觉,以及杰出悠久的工艺和技术传统,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意大利设计。
3意大利设计与中国家具设计的联系3.1中国家具设计的现状作为日常耐用消费品,家具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同时还扮演着一种设计文化载体的角色。
因此,设计在家具品牌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正在从"模仿"转向"设计",从"追风" 转向"创新", "现代中式"或"新中式"的家具设计风格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现代家具企业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品牌。
但是与西方现代家具产业相比较,离创立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风格与学派,形成中国现代家具的著名品牌为期尚很远。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西方从19世纪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西方现代设计学派与家具著名品牌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探讨。
3.2意大利设计飞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原因意大利设计的发展历史并不悠久,上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设计还完全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功能来设计。
进入50年代,意大利设计开始实施“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
1951年,意大利已经开始自己的设计运动,“艺术的生产”成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新口号。
70年代名为“意大利:家用产品新风貌”的展览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从而确立了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地位。
由于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意大利甚至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
这种生产方式既肯定了设计师的才能,也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生活质量。
意大利设计师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
在以往对意大利现代家具发展历史的研究中,一直把重点放在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运动和设计风格的研究上,而对设计学派和著名品牌的研究较少。
但是,如果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视点剖析西方现代家具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两条西方现代家具发展主线:第一条是设计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条是著名品牌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设计学派与著名品牌成为意大利现代家具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核心因素。
3.3意大利设计对中国家具设计的影响时至今日,从人们穿戴的服装、皮具到居家的家具、建材等等,意大利的设计已经成为“顶尖设计”的代名词。
而长期以来,国内的许多行业都是在模仿意大利设计而获取发展的,包括产值巨大的中国家具业。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家具更多在考虑品牌的立足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而模仿意大利设计却成为获取更大发展的绊脚石。
中国家具必须重视原创才能获取持久的发展。
如何尊重原创作品、尊重设计人才,并以此推动产业的进步,才是中国真正需要向意大利学习的核心知识。
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学派的形成,汇集了一批具有共同设计理想和设计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和设计团体;在设计风格上会形成一个在某一历史时期占主流趋势的潮流,并且会形成与此相呼应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文化;在设计人才的教育方面会有设计大学作支撑;在设计媒体上会有一批设计杂志作宣传与传播;在设计作品的展览与收藏方面会有艺术设计博物馆作支持。
而且设计学派与著名品牌的形成又是互为支撑和共存发展的,每一个设计学派的形成和繁荣又与一批著名品牌公司的支持密不可分。
在19世纪工业革命后,一大批现代家具品牌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并逐步成长为国际著名品牌的现代家具公司;同时,设计学派也与家具品牌的发展同步,家具企业家为设计师搭建了职业设计的舞台,而职业设计师的创造活动和产品设计又极大地推动品牌家具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二者呼应,形成了设计学派与家具品牌互为支撑、共存发展的良好机制,这是西方现代家具高速发展宝贵的成功经验。
在这点上,非常值得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家具业学习和借鉴。
结论:(1)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正在从"模仿"转向"设计",从"追风" 转向"创新",应该学习意大利设计师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和强调发挥个人才能。
(2)设计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和著名品牌公司的形成与发展是意大利现代家具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核心因素。
所以中国家具设计的发展应借鉴这两条发展路线。
(3)设计学派与家具品牌互为支撑、共存发展的良好机制, 非常值得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家具业学习和借鉴。
(4)中国家具必须重视原创才能获取持久的发展。
如何尊重原创作品、尊重设计人才,并以此推动产业的进步,才是中国真正需要向意大利学习的核心知识。
参考文献:[1]钱运录.意大利名家设计 [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2]梁梅.意大利设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连线意大利设计追寻中国家具设计的原创力量. /newsshop/news_call/news_03/2006513/200651385239.php.2006-05-13[4]彭亮. 现代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学派与品牌的形成机制. /data/cns_1/article_31/essay_312/eind_3121/2004-02/10771997 09.html.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