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介绍.
它是直径为2.5mm或1.25mm的陶瓷圆柱体, 其轴心有孔径为125~126μm ,125.3~126.3μm或 125.5~126.5μm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1.2陶瓷套筒:
1)为不封闭的陶瓷圆筒; 常用内径有 2.5 mm或1.25mm
2)开口结构使陶瓷插针在 其内径过盈配合 3)除陶瓷套管外,还有筒 套管,镍套管。
广泛应用于长途干线网、城域网、接入网、光 纤CATV网、光纤数据网、DWDM系统等光通信、 光传感器以及其它光纤应用领域 ,是目前使用数 量最多的光无源器件。
FTTH工程应用清单
1.1使用范围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1 、基本结构
光纤连接器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某种机械和 光学结构,利用适配器将光纤的两个端面 精密对接起来,实现光纤端面物理接触。 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 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 关键部件:陶瓷插芯Ferrule 陶瓷套筒Sleeve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2.2机械性能 光纤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包括轴向保持强度、端接保持力、 连接和分离力(力矩)、撞击、扭转、光缆保持力、抗挤压、 外部弯曲力矩、振动、冲击、静态负荷等,对于各种光纤 连接器使用情况的不同,要求的重点不同。 机械耐久性是指光纤连接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插拔次数, 目前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l000 次以上。 2.3环境性能 环境性能主要有:高温、温度冲击、潮湿、砂尘、臭氧暴 露、腐蚀(盐雾)、易燃性等
p out IL = -10Log p in
其中 —输出端光功率 pin —输入端光功率 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3dB。对于多模 光纤连接器来讲,注入的光功率应经过稳模器,滤去高次 模,使光纤中的模式为稳态分布,测试的损耗比较准确。
pout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2.1.2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又称为后向反射损耗。它是指在光纤连接 处,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其表达式为
使用光纤的优點
高頻寬 -- (T Hz) 低色散 -- 單模光纖在1300nm時為零 低損耗 -- 單模光纖每公里損耗0.21dB 電磁屏障 --不受電磁波或無線電波干擾 重量輕 -- 同軸纜線的重量是光纜的9倍以上 尺寸小 -- 裸光纖為125 μm ,加披覆為900 μm 安全性 -- 不帶電、不產生火花 隱密驗性 -- 良好絕緣, 避免電波輻射外漏
一.产品概述
1.光纤活动连接器 俗称活接头,一般称为光纤连接器,跳线, 尾纤,是光纤线路与设备之间的 可拆卸连接。 2.光纤适配器 俗称法兰盘,是实现光纤端面精密对接的器 件,是连接器连接的桥梁。
一.产品概述
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的功能 (1)可形成连续光路 (2)可重复装卸 (3)可与有源或无源器件进行活动连接 (4)可与系统和仪表进行活动连接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以FC/PC型光纤连接器和FC/PC为例,如下图所示: 连接器按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 1).陶瓷插芯 2).连接结构(组成散件) 3).光纤光缆 适配器按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 1).组成散件 (含壳体,内轴套,防尘帽) 2).陶瓷套筒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1.1陶瓷插芯
多模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光频谱宽、光波不 纯净、光传输色散大、传输距离小。1000M bit/s带宽传输, 可靠距离为255米(m)。100M bit/s带宽传输,可靠距离为 2公里(km)。 ②、因多模发光器件固有的局限性和多模光 纤已有的光学特性限制,多模光纤通信的带宽最大为 1000M bit/s。 单模光纤通信突破了多模光纤通信的局限: ①单模光纤通信的带宽大,通常可传100G bit/s以上。实 际使用一般分为155M bit/s、1.25G bit/s、2.5G bit/s、 10G bit/s。 ②、 单模发光器件为激光器,光频谱窄、 光波纯净、光传输色散小,传输距离远。单模激光器又激 光器又激光器又激光器又分为分为分为分为FP、DFB、 CWDM三种。FP激光器通常可传输60公里(km),DFB和 CWDM激光器通常可传输100公里(km)。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1.4光纤端面结构 光纤连接器依端面形状分为 PC (Physical Contact) APC (Angled Physical Contact) 两种,其中 APC 连接器的端面 一般研磨成8°倾角。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2、技术指标 2.1光学指标 2.1.1插入损耗 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连接器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 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其表达式为:
RL=
-10Log
pr pi
—— 输入光功率 回波损耗越大越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 的影响。实际应用的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了专门的抛光 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PC不低于45dB,APC不 低于60dB。
pr —— 后向反射光功率 p0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2.1.3重复性 是指光纤(缆)活动连接器多次插拔后插入损耗的变化, 用dB表示。 2.1.4互换性 是指连接器各部件互换时插入损耗的变化,也用dB表示。 这两项指标可以考核连接器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合理性, 也是表明连接器实用化的重要指标。
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
主要内容
一、光纤发展史&特点 二、产品概述 三、基本原理和特性 四、产品形态与分类; 五、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史
1.1 光纤通信发展概况 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简 称光纤)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是由光通信逐步发展演变而来。 1.1.1 光通信发展史 烽火台火光—光电话—半导体激光器—玻 璃制光导纤维—石英光纤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1.3 光纤光缆
连接器所用的光缆由 四个部分组成: (1)外护皮 (2)开普勒(纺纶) (3)紧套层 (4)光纤
二.基本原理和特性
光纤由四个部分 组成: (1)纤芯 (2)包层 (3)涂覆层
2.1光纤的基本电磁 场分布形式)。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