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及综合管桥系统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由于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和装修同步进行的工程,且必须由装修提供一定的条件(如配管等),故本项目实施的进度将保持与装修进度同步,由于用户的场地是尚未开始装修的办公楼或厂房,固此我们建议六类水平双绞线走天花吊顶经桥架或以地埋管道方式按需分配至各个房间。
缆线布放工艺要求: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对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 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缆线受到挤压。
对于六类屏蔽线缆,出于安全保密要求采取独立的金属桥架敷设。
在整个设计和工程过程中均按照标准实施。
在信息插座、线缆和配线架上均有标明位置和号码的标签,以供用户方便地查询、跟踪和维护。
整个工程的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使整个系统得以完整的保护。
具体的安装操作规范应遵循以下的施工规范:铜缆干线大对数电缆与配线架色标对应压接,每25对为一组,外围以色带以示分辨,50对为2组25对,100对为4组等等。
穿线时必须谨慎操作,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扯断。
线缆不得出现折、扭、锐器划伤、破裂等现象;压接时槽内部分应与压接部分成一定孤度,槽内部分需顺平,压接与剪断需一次成功,垂直及水平线缆至配线架时需成人字纵向左右分配,不得杂乱无章。
水平电缆水平电缆在拉线时,一定要先查管线或线槽,然后拉线。
拉线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坏绞距,配线架上按蓝、橙、绿、棕顺序压接,压接的水平电缆应规范整齐,井然有序,不互相挤压。
光纤类光纤类施工须参见光纤施工手册,由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工程师安装。
插座类插座是布线工程最基本的元件,通过它实现终端设备和水平线缆的连接功能,插座的压接方式按插座上的色标一一对应;白色在前,配对双绞的另一根在后,压于插座本身的标号1、2、3、4、5、6、7、8,所有信息插座均以地标30cm安装或按照用户的具体要求安装,要求横平竖直,保证统一性。
1.8.1.1综合布线线路敷设顺序铁构件制作平直、划线、下料、钻孔、组对、核对、焊接及刷防绣漆。
配管敷设测位、划线、开沟打孔;固定吊架、锯管、套丝、垠弯。
配管安装、固定暗盒。
桥架敷设测位、划线、测定吊架构件、铁构件制作、组装安装桥架、调正垂直、横平距离、固定整体。
配线箱安装开箱、检查、定位划线、打自定螺栓、进出线管划线开孔、固定箱体、连接进出管线。
金属软管敷设检查软管规格与所穿入线数能否穿过、测量长度、下料、两端加软管接头、固定两端软管接头。
1.8.1.2综合布线桥架敷设依据施工图及现场情况,确定每段桥架长度过墙点,转角点的走向。
按每段桥架走向划线并标出支持件打孔位置,确定过墙、穿过搂板后、再进行打洞固定支持件,吊装桥体,调整定位。
桥架敷设技术要求A. 水平敷设桥架支持件之间连接头尽量设置在跨距1/4左右。
B. 水平敷设桥架每二米左右加一支持件,垂直敷设时两个支持点为1.5米。
C. 水平转角、垂直三通、上拐角、下拐角,均应按施工图的型号规格配装。
D. 桥架水平及垂直度在任何两米内偏差3毫米。
E. 桥架敷设时桥架与支路管线结合的开孔,应使用开孔器开孔,不准用电气焊开孔。
F. 桥梁与支路管线连接处、应采用管套用螺线固定。
G. 管径外在桥架内不大于5毫米,如使用金属软管连接时两端必须用金属软管接头固定。
H. 桥架装置应有可靠的接地,桥架内应放置一根不小于16平方毫米铜钱与保护接地网路相接,并要与各支路线管接地点连接,桥架在30米应做一次接地。
1.8.1.3综合布线管内和桥架内配线管内穿线必须在土建抹灰工程完毕进行。
穿线前必须检查接线箱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不合格应修整后再进行穿线。
穿引线、清理管内异物,如有水份,需要干燥的抹布牢结在铁丝上,带入管内来回擦干。
穿线前应确定线缆长度,以配线箱到暗盒两点穿入引线的长度、加两端所需连接长度再加所需长度的预留量截断线缆,(一般连接长度可取箱、盒高加宽预留)作好预留记录。
穿线前管口必须套护口圈,不允许将护口圈劈开嵌入管口。
线缆穿入管内前在削去绝缘层时,应作好统一记号,以免穿好后接头搞错,穿线前对占用超过管面积30%的应涂滑石粉。
穿线时应顺线的方向放开,防止弄乱,削去线缆保护层与引线(铁丝)接牢,把线合在一起接入管内。
线缆的总面积(连外保护层)不得超过管内面积的35%(按话音、数据线路)。
垂直管中的线缆,入截面较大,穿线时应自上向下拉引,为防止大的下垂力,较大的截面积长度不超过30米,中间应设拉线箱。
穿线完毕后,又不能近期上插座,应在暗盒封堵相应盒体的胶盒板盖,接线箱端应对线缆采取保护。
根据线缆条数、型号、规格,核实后,分别测量出长度及预留量(作好预留量记录备报公司)拉好线再截断、编号,顺缆进入桥架,顺直、固定线缆,舒直部分应每2米固定绑卡,应随顺直小弯,在可见处不许有绞股出现,力求整齐、美观、有序的布缆要求。
在架桥内预敷一条不小于16平方毫米铜导线或不小于4*25u/m扁铁做保护接地网用,桥架每30米与接地线连接。
凡与桥架结合的支路管线均应与桥架内连接,配线箱接地线的连接用 2.5平方毫米以上的铜导线与桥架地线做连接,(如甲方委托其它施工单位敷设的管,桥架已做接地的,不再重复接地)。
1.8.1.4综合布线设备安装开箱检查,定位划线,打固定螺栓,进出电缆管线开孔,固定本体,连接进出线管。
箱体位置正确横平竖直,竖直偏差3毫米;管子与箱体连接用线管套丝螺母紧固。
箱体连接的进出线管箱内长度不大于5毫米。
箱体内开孔应使用专用开孔器,不准用电气焊开孔,管与箱孔配合偏差1.5~3毫米。
综合布线线架及跳线架安装检查固架完好情况。
线架与箱体固定位置校对。
检查螺丝螺母吻合情况。
固定线架调整横平竖直技术要求:线架中心与常人视高等齐。
综合布线箱配线要保持箱体内外清洁,结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正确,线缆不得出现绞股,并要分段用卡头绑扎,电缆的保护层不应剥太多,一般第一个接点的长度离线缆外层的距离30毫米左右。
其它系统均需按相应规范严格施工,此处不予详细,具体可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及工艺进行。
1.8.2网络设备系统及系统集成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8.2.1网络设备及安装质量检查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指网络机房中的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管工作站、E-Mail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设备。
对网络设备质量检查时,首先根据合同要求,对设备和材料进行验收记录进行复核和按产品技术资料,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质量进行复查。
网络布线质量主要是复核综合布线的系统验收记录表,重点检查机柜(或机架)上的配线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直观检查,重点复核水平跳线长度;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检查所连接的网段及节点数量;复核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记录表;检查电缆测试仪(配光纤测试的FTP附件)的实测数据。
数据内容应包括对从工作区信息点到设备间配线架(或设备间配线架到设备间配线架)一段的被测链路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数据,以及所有信息点的接线图、长度、串扰、衰减量(或不同光源的衰减量)、光纤在不同光源的衰减值等指标。
这些数据均符合设计要求。
并在系统安装完成后,用电缆测试仪按20%抽样检测,并打印输出检测结果。
1.8.2.2网络连通性测试网络连通性包括网管工作站和网络设备的连通性;各个子网之间的连通性;局域网和公网(如因特网)的连通性。
(1)网络连通性检测技术要求1)网管工作站和网络设备的连通:网管工作站应能与网络内任一设备进行通信。
2)各子网之间的连通:根据网络配置方案要求,各子网(虚拟专网)内允许通信的用户之间应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不允许通信的用户之间应无法通信;并保证网络节点符合设计规定的通信协议和适用标准。
3)局域网和公网的连通:局域网内用户与公网的通信应符合配置方案要求。
(2)网络连通性质量检测要求1)采用测试命令进行检测:在DOS命令窗口输入ping命令,“ping x.x.x.x”,其中“x.x.x.x”为网络中设备的网络地址。
如返回住处为“Rrply from x.x.x.x:bytes=m,time<n,TTL=y”,则表明网络设备间可以连通,并进一步检查返回信息中的响应时间和丢包率等信息;若返回信息为“Request time out”或其他信息,则表明无法连通。
2)条件许可时可采用专用的网络协议分析仪和网络流量分析仪进行检测。
3)检测局域网连通中的响应时间和丢包率,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丢包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4)检测与公网连通的响应时间和丢包率,其数值不应高于设计规定值。
1.8.2.3网络系统设备参数配置网络系统设备参数配置,按施工图设计文件检查网络系统设备参数配置,包括检查路由器、交换机参数配置检测;检查服务器及相关设备的序列号和MAC 地址、IP地址等;检查防火墙(含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参数配置。
1.8.2.4网络管理功能在网管工作站上搜索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和网络设备连接图;在网络系统中某台网络设备或线路采用模拟故障方法,在网管工作站上检查自诊断功能,是否能及时报警和定位故障点;检查是否能对网络进行远程配置和网络性能检测,提供网络节点的流量、广播率和错误率等参数。
1.8.3安防系统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8.3.1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查1)安装环境的检查:监控室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监控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摄像机的安装要求周边无干扰源、震动等。
2)设备的检查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3)线缆的检查线缆的布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线缆的通断检查线缆的短路检查线缆的标识应正确4)防护目标的自身特点及放置情况5)设防部位建筑物结构、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况。
如:建筑物楼层、内外楼道、非正常通道、通风管道、暖气管道、家具陈设、各种供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等6)建设单位设防区域的周边环境。
如:四边交通和房屋状态、地形、地物等7)了解设防部位电磁波敷设强度8)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雾雪、雷电和最底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9)勘测各种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实验,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来探测器及出线口的位置10)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11)设备安装区域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并具备必要的保安措施1.8.3.2视频安防监控及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管线桥架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穿线及设备安装工作。
对工程中使用的线缆规格、型号核对,应符合设计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对线缆特性进行测试,并应有产品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