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地艺术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具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体认识和改造社会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科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学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物质与意识)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能——可知论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不能——不可知论唯物主义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基本形态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二.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
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对对子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批判功能)(2)哲学能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进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塑造引导功能)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条件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特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重大理论成果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运动是有规律的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变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固有规律方法论:1)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必受惩罚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与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世界统一于物质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唯心主义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精神使人悲观③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又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1)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④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的思想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人类基本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根基),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要求我们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地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不断的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丰富人的认识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②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的,就是实践③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在实践中追求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真理与谬论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论往往相伴而行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第三单元思想文化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联系是客观的,并非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①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方法论: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原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注:整体的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认识是发展的二.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系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克服困难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