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放射生物学:急性放射病
精品课件
入院50d内较平稳地度过了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 复期,整个病程未发热、无明显感染和出血,从宏 观上看不出有极期表现,这样顺利的经过在国内外同 类患者病史上是罕见的
“权”于1992年2月因乏力、低热入院治疗,查体发 现肝大、胸骨压痛,外周血白细胞高达328×109/L, 幼稚细胞97%,经组化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L-Ⅱ),经数次化疗后病情缓解。1993年7月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于事故后12年10个月颅内白血 病细胞浸润致颅内出血死亡。
(一)初期阶段
急性放射病的初期阶段是在受照射后 数分钟至1或2日开始,可持续1至数日。主要表现为 神经和胃肠功能改变,照射后淋巴组织迅速破坏,数 小时内,病人出现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 呕吐等症状。
精品课件
(二)假愈期阶段
初期的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但机体内部病理 过程在继续发展。假愈期的有无或长短是判断急性放射 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十三章 外照射急性及亚急性放射病
精品课件
外照射:
辐射源在人体外对人体形成的照射。 急性放射病:
机体在短时间(数秒-数天)内受到大剂 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
精品课件
一、病因
异常事故 医疗照射 核武器爆炸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
初期阶段
假愈期阶段
极期阶 段
精品课件
恢复期阶段
精品课件
(四)恢复期阶段
出现在受照后30-50d,随着造血功能的恢复 ,病人自觉症状也逐渐减轻或消失,出血停止, 体温渐正常。照后2个月毛发开始生长,逐渐恢复 正常。性腺恢复最慢,6Gy以上照射可造成绝育。
精品课件
急性放射病分型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按病人受照 射剂量的大小、主要症状、病程特点和 严重程度一般分为3型,如果将心血管型 急性放射病也划入,也可分为4型。
恶心,食欲下降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呕吐
腹泻
无
无
偶有
无
多次 可有
上吐下泻
频吐,血水样便
频吐,血水样便
精品课件
CNS症状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轻度D>1Gy 中度D>2Gy 重度D>4Gy 极重度D>6Gy
肠型 脑型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分型(度)
骨 轻度 髓 中度 型 重度
极重度 肠型和脑型
精品课件
雌激素(E): 特点:抗放剂量范围宽,作用时间长 既可预防用药,也可治疗用药 重复给药,可延长作用时间 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
氨基丙胺基乙基硫代磷酸单钠盐(WR-2721):目 前临床上用得最多,能保护PIT。
精品课件
3.极期抗感染、抗出血
抗感染:在战时注意霉菌和病毒的感染
抗菌素:使用原则:有指针的预防使用抗菌素
精品课件
4.刺激造血机能
中重度骨髓型ARS:胎肝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
极重度骨髓型ARS: 骨髓移植
外周造血
精品课件
骨髓移植:
适应症:致死剂量和超致死剂量照射的病人即极
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 移植时间:照后1~5d为宜 移植方式: 自体移植(最好)
异体移植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人体在较长时间内(数周至数月)连续或间 断遭受到较大剂量外照射,其累积剂量大于1.0Gy,照 射量率小于急性放射病而明显大于慢性放射病,并以 造血功能再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外照射亚急性 放射病。
*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苷、三磷酸腺苷、COA 、氢化可的松、6一氨基己 酸、对羧基苄胺。
*抗放药:预防用药
机理:自由基竞争学说 混合二硫键学说 缺氧学说
精品课件
几个常用抗放药:
半胱氨酸(CSH):SH-OH2-CHCOOH 特点:照前短时间给药有效 药效与纯度有关 静注优于皮下注射,口服无效
半胱氨(MEA):SH-CH2-CH2-NH2 特点:药效是CSH的五倍 有效防护期短,在空气中极不稳定 制备方便,但毒性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四、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病程的各期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 对症综合治疗。
关键
抗感染、抗出血、减轻造血功能的损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注血细胞悬液,加强 营养,改善微循环,必要时采用同种骨髓移植等 。
精品课件
治疗措施
1 消毒隔离、周密护理; 2 早期使用抗放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
精品课件
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轻重及临床特点运用以下各项原则: 1 脱离射线接触,禁用不利于造血的药物。 2 保护并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可联合应用男性激素或
蛋白同化激素与改善微循环功能的药物,如654-2等 。 3 纠正贫血,补充各种血液有形成分以防治造血功能障 碍所引起的并发症。
精品课件
4 增强机体抵抗力,肌注丙种球蛋白,较重病例有免疫 功能低下者,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或应用增强剂 。
精品课件
5 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 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 性组织细胞病等。
6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精品课件
7. 可伴有下列检查的异常:
a.微循环障碍; b.免疫功能低下; c.凝血机制障碍; d.生殖功能低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南京肿瘤医院事故
1985年南京江苏省肿瘤医院 一技术员给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时,误将加速器档开
关 搞 错 , 把 病 人 每 日 每 次 照 射 剂 量 2 0 0 cGy 照 射 了 200Gy,致使32例病人患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并有 严重局部放射性烧伤,其中3例病人直接死亡原因为 急性放射病。
照后1-2d(x109) 1.2 0.9 0.6 0.3 <0.3
照后3d 1
0.75 0.50 0.25
精品课件
临床诊断
明确受照剂量:
*物理剂量测定:人体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个人剂 量仪上读取;从患者佩带的金属或药品测量……。
*生物剂量测定:世界上公认淋巴细胞畸变率是合适
的生物剂量剂,因为:1 在0.25--5Gy,存在明显的 线性关系;2 可以长期稳定存在。
(一)物理剂量估算是关键
(二)生物剂量估算是补充
(三)临床判断供参考
精品课件
三、诊断
两部分: 早期分类诊断 临床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尤其是照射史; 初期症状和体症; 实验室检查。
精品课件
早期分类诊断
病史:主要是照射史,诊断的重要依据,对剂量仅做粗 略估算。
初期症状:指照后1-2d的症状,尤其是胃肠道症状。
的细胞个数。
轻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中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重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骨髓分裂指数(照后4天,‰)
>1.8 1.8-0.9 0.8-0.2
0
精品课件
WBC数量的变化
精品课件
1980年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事故
1980.9.1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用5.3万Ci60Co辐照加工聚四氟乙烯 ,由于防护门安全联锁装置失灵和违章操作,致使25岁的男性工 作人员“权”两次误入辐照室内工作约40秒,出钴源室即感面 部发热、头晕、口唇麻木肿胀,他人见到患者结合膜及耳廓充 血。半小时后开始恶心,1小时后开始呕吐,至13:00共呕吐8 次。
; 3 极期抗感染、抗出血; 4 刺激造血机能
精品课件
1.消毒隔离,周密护理
*目的:尽量减少病人受到内、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措施: 给病人创造消毒隔离的条件,防止外源性感染及
交叉感染; 保持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注意T、P、R、BP、出血情 况和血象变化。
精品课件
2.早期使用抗放药,改善微循环的药
5 白细胞1.0×109L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6 其他抗感染、抗出血等对症治疗。 7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注意心理护理。
精品课件
分度标准
轻度
1 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较轻。血象下降较慢, 骨髓有一定程度损伤。
2 血象:血红蛋白 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计数 4×109L,血小板计数80×109L。早期可能仅出现其中1 ~2项异常。
使用指针:1、WBC降到3000/mm3以下,或
无
/mm3;
菌条件下降到1000
2、出现明显的脱发 ;
3、皮肤黏膜出血;
精品课件
4、出现感染灶
抗菌素的选择:1、 应用广普抗菌素或联合用药;
,一般静脉
2、多途径给药,建立有效浓度
注射为主,合并口服等措施;
抗菌素,避
3、周期性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
免长期使用一种抗菌素;
精品课件
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分度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受照
轻度1-2
剂量 1-10
中度2-4 重度4-6
Gy
极重度6-10
肠型急性放射病 >10
脑型急性放射病 >50
二、临床表现
1)骨髓型 (1-10Gy):
最为多见,主要引起骨髓等造血系统损 伤。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 床表现。具有典型阶段性病程。按其病情严重 程度又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
精品课件
肠型放射病致死的根本原因
肠道的严重损伤
体液和蛋白质 电解质紊乱
感染、中毒、出血
肠上皮失去再生能力
死亡!
精品课件
3)脑型 (>50Gy): 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
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 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精品课件
三、诊断
准确地估算患者接受的剂量的大小,如能 确定剂量的大小,放射病的诊断即可成立,并可对 预后进行评估。